夏開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夏開儒1917年11月3日生於江蘇阜寧,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夏先生正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地理系。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夏開儒
出生地:江蘇阜寧
出生日期:1917.11.3
逝世日期: 1978.6.1
畢業院校:南京國立中央大學
職 稱: 教授
人物經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夏先生正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地理系讀書。
「八一三」日軍進攻上海,夏先生隨校於10月遷往重慶,11月初在重慶沙坪壩新校址繼續上課。
1939年夏開儒畢業,留校任教。1943年轉入由上海遷到重慶的復旦大學,任史地系講師,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1947年赴美國路易安那大學地質研究院地理系攻讀研究生兼任助教。1949年獲碩士學位。
1956年回國到西安,歷任西北大學教授、地理系地貌學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兼《地理學報》編委,是中國地理學會地貌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畢生致力於地理地貌學的教學與研究。
抗日戰爭期間,雖戰亂頻仍,收入菲薄,但仍寫出了《實業計劃鐵路篇》《海港與開港計劃》等專著和《世界茶葉地理》《德國的重工業》《抗戰期間桐油運銷路線圖及茶葉運銷路線圖》等論文。
留學美國期間,曾於1948年參加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實地考察,為後來開展河流地貌的研究從理論上與方法上奠定了基礎。回國後參加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組織的黃河考察隊,發表了《豫東賈魯河流域黃泛沉積》一文,把黃泛區沉積物的研究推向新的水平。[1]
人物成就
後又參加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高山冰雪利用研究,完成了《野馬山及黨河南山現代冰川作用與冰緣地貌特徵的初步觀察》等論文,在國內首次肯定祁連山有兩次冰期。
20世紀60年代初,針對三門峽水庫淤積過速對渭河下游的影響,對渭河下游的河谷地貌、沖積形態和曲流的成因等進行了全面考察,先後發表了《渭河下遊河谷地貌》《渭河下游沖積形態的研究》和《從沉積物的質地初步探討渭河下游曲流的成因》等論文,為防治渭河下游水患提供了依據。
1978年6月1日逝世。並葬於西安烈士陵園。其夫人為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王榮棣女士,現年82歲。目前居住於陝西師範大學家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