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夏日忆扇(陈胜利)

夏日忆扇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夏日忆扇》中国当代作家陈胜利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夏日忆扇

七月骄阳似火。水泥路被烤得几乎要冒烟,偶尔吹来一阵风,也是热浪炽人!出门在外,整个人像是蒸了桑拿浴。回到房间,电扇无济于事,只有空调吹出的冷风,才能让躁动的情绪清凉下来。

此时此刻,我倏然想到年轻时在乡下,夏天闷热的如同一个蒸笼,蜻蜓在屋檐下盘旋,狗爬在墙根下一直伸着舌头,只有知了躲在一旁的树枝上,可着劲儿地鼓噪:“热啊一一!热啊一一”!

热又怎么样?没电扇、更没空调,白天照样要干活,田里要薅秧、地里要锄草,全指望太阳晒死杂草,让庄稼有个好收成。这样的日子,不也是一个伏天、又一个伏天的过来了吗?人往往就是这样,只有享不起的福,哪有吃不了的苦?那时候引风散热,全凭一把蒲扇,每家都要备上几把,从商店里买回来再用布条缝上一圈,让其耐用、不破边,家里来了客人,都是先递扇子,再送茶水。

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每逢有月亮的晚上,门前宽大的晒谷场上,一家人吃罢晚饭,摇着蒲扇、坐在板凳上纳凉,远处燃一堆艾蒿熏蚊子,不时有左邻右舍的男女摇着扇子、拉着孩子来窜门,大人们吸着旱烟袋,围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家长里短扯闲篇、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月光像一泓清辉,荡漾在门前的小河里,水流淙淙、波光潋滟;房屋后面,树影婆娑、竹林摇曳;田野里青蛙在高歌、蛐蛐在低唱,“呱呱”声、“唧唧”声、伴着蒲扇的“呼呼”声、大人的“哈哈”声、幼儿的“呜呜”声,还有偶尔传来的狗吠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我们几个小孩不怕热,忙着逮萤火虫,然后放在小玻璃瓶里,拿在手上像一个小灯泡。偶尔,我也会从大人的手里夺过蒲扇,对着别人使劲地搧起来,若是有人故意说:“哎呀,你别搧我了,我怕冷呀!”我听了搧得更带劲了,人家装作跑几步,我却在后面追着搧,岂料把自己搧的满头大汗,还以为是占了便宜,却不知是人家在算计小孩,无偿享受了一阵凉风,如今,这个温馨热闹、亲和、有趣的场景,再也找不回了。只能在思绪的小径上,去俯拾几片记忆的花瓣,却没了往日的芬芳

从慬事时起,每逢夏天,我总能看见那些穿戴整齐、有模有样的男人,都喜欢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扇面是纸质的、骨架是竹子做的,有的还用毛笔在扇面上题了字,记得都有这样的内容:“小扇小扇,年年见面,只要有风,不要好看”、或者是“炎天五六月,扇子借不得,虽然好朋友,你热我也热”。于是,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也悄悄地去小商店里买了一把,回到家,想用毛笔写几个字,却怎么也写不上,原来我买的虽是纸质折扇,但两面都涂上了一层桐油,阳光下还散发出一股味道……

如果说小时候有一把好看的折扇,就等同今天拥有智能手机一样。整个夏天也是扇不离手,手不离扇的。平时出门,将扇子往裤腰里一插,感觉人就要飘起来了,格外精神。好比那个年代有人头上戴一顶黄军帽、裤带前面挂上一串钥匙一样时髦、吸引人,别小看这些装扮,人前一晃,派头十足、挺有范儿,同那些拿着草帽搧风的庄稼人有区别。一把小折扇,堪称是我小时候的一个“面子工程”。

上中学时,我从语文老师那里,知道了扇子是一种文化。在中国存在了3000多年,当初并不是用来纳凉的,是凸显身份和地位的,古代皇帝、大臣出行时,都有专人举着仪仗扇、来表示自己的权威和高贵。这从后来的影视剧里也得到了佐证。

史书上记载,扇子文化源自农耕时期,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人们用植物树叶或动物羽毛,简单编织后,用来搧风遮日。后来 随着时代的更迭,扇子才逐步走进平民百姓的手中,又被人赋予了另一种含义。因为在中国的汉字里,扇与“善”谐音,善良、善行,善念、善心,都寄寓了无限的美好。过去有人盖房子,曾专门设计带扇形的门窗,意在追求善心,乞求吉祥。扇子也是“散子”的谐音,乡下小伙结婚,床头上都要摆上长辈送的扇子,意在“多子多福”。上个世纪金寨老家有个风俗,每年端午节,婆婆要接未过门的儿媳妇来家里作客,临走时除了送几件花布料、还不忘搭上一把蒲扇。虽说价廉物美,但毕竟蒲扇形如满月,圆就是“团圆”,所以,也称作“团扇”。“端午送扇”,送来清凉、祈福纳祥,也属珍贵的礼物。那时候乡下人用的蒲扇,大多以蒲叶制成,因为菖蒲在民间有防病去毒的功效,所以又叫“避瘟扇”。于是,蒲扇便被视为一种吉祥物了。

我对扇子有种敬畏与膜拜之心。正如很多人家的客厅和书房里,都要挂上一把特制的、风物适宜的、檀香形大折扇一样,有人说是追求善心善行,有人说是彰显身份品味。毕竟几千年来,扇子与历史、诗词、文学、戏曲、传说等结缘颇深。一旦从文人骚客的嘴里脱颖而出、就会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唐诗》的读本里,我知道了王昌龄的诗句:“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杜牧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二位诗人以扇入诗,抒写了宫女们的惆怅和凄楚。还有斑婕妤写的:“新制齐纨素,胶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桃叶写的“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耽暑,相忆莫相忘”,诗句里都是借扇抒发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眷念。至于李白的诗句:“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是他对夏日生活里一种放任和潇洒。武侠小说里,塑造的男主角,总是摇着一把扇子登场,吟诗作赋、尽显风流,而女主角的定情物不外乎是玉簪,就是团扇。一把精巧的团扇便是女子必备的配饰,因而,才有人说:女人与扇皆是花。比如戏台上的女子,轻移莲步、娉娉袅袅,手执一把小团扇,半遮半掩,秋波盈盈,一回眸、一扬眉、一扭腰,就布置了一个让男人视死如归的陷阱……

年轻时生活在乡下,没有文化娱乐,只好四处借书、有幸忙里偷闲、粗略地看完了四大名著,对扇子的印象便多了一层认识一一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手持羽毛扇,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定军山、空城计等等,尽显运筹帷幄、游刃有余之神态。

《西游记》里,孙悟空巧借芭蕉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连搧四十九下,让八佰里火焰山成为虚名。

《红楼梦》里林黛玉虽然寄人篱下,身边照样有丫环侍候打扇;宝玉为搏晴雯一笑,不惜让她撕扇,嘴里还说:“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水浒传》里那首“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荡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诗句,通过大旱之年,揭示了农民及贵族子弟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

清代文学家、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写的戏曲《桃花扇》,描写了爱国名士候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以诗扇为信物的爱情故事,终因李香君因候方域到扬州避祸,不在身边时,遭人陷害、被逼改嫁他人,香君以死相抗,撞头倒地,血溅定情诗扇,染成朵朵桃花。那首最著名的两句诗:“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至今读来令人扼腕叹息,不尽伤悲。传统越剧《沉香扇》里,男女主角徐文秀和蔡兰英,也以沉香扇为信物,相见倾心、私订终身,虽经一番曲折和抗争,但最终喜结良缘,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圆满结局、皆大欢喜。

影视剧里,乾隆皇帝上朝理政、退朝游玩,一把“御扇”,一开一收、一举一放,始终不离其身;济公和尚的那把破蒲扇,被称作“静慈扇”,平时插在后脑勺的衣领里,一旦拿出来搧几下、口念咒语,就能降妖伏魔、点石成金……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鲜活人物,故事各异,情节不同,都是以扇子为衬托,写尽了高贵和低贱、圣洁和污秽、虔诚和亵渎、真挚和欺诈。那沉淀久远的意境、那纵横千古的言语,永远萦绕在读者的心中。借助扇子表现其身份和心理状态,真是物有所用,妙趣无穷。

古人对扇子一直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的说法”,如果单纯是为了纳凉送风,那就不解风情了。由此可见,扇子是文化人的标志、是文化人的风骨,是风度翩翩的体现、是品味高雅的象征,一切美好都在扇子里。前些年的电视访谈栏目,如谈国学的、聊养生的、说家教的、下围棋的,侃收藏的、甚至是预测股票涨跌的,如果手中不握一把折扇,就难以心安气定,挟风掠云;就不显书卷气味、才子气质,就不会妙语连珠、舌灿莲花。所以,对于文化人来说,扇子虽能引风纳凉,更是一种时尚、风雅的“玩物”,不仅能品味岁月积沉的文化底蕴,也能让人在燥热的夏天里多了几分内敛,不愧被人称为“凉友”。成语词典里,那句“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的意思,就是一把竹扇、随手拿来,一摇生风、清凉舒爽。这里的“凉友”便是扇子的雅称,“净君”也是扇子的一个别名。

有一年夏天,报社组织去杭州西湖旅游,在二泉咉月的景点旁边,有一个很小的商店,里面卖的全是扇子,店主是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他不厌其烦、慢条斯理地向顾客介绍各种产地的扇子,什么檀香扇、牛骨扇、舞蹈扇、芭蕉扇、羽毛扇、纱布扇、纸质扇、绫罗扇、丝绸扇、蒲叶扇、丝竹扇、塑料扇等等,形状各异,五花八门。尤其那些各式折叠纸质扇。都是他现场挥毫泼墨的作品,尽显诗书画的风韵。古今仕女、梅兰竹菊,还有太公垂钓、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等历史典故,均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还有花草、鸟兽、山水、木石等画面,用真、草、隶、篆等不同字体,题上朗朗上口的精美诗句、再盖上印章,集诗书画为一体,构思巧妙、情趣横生,真是咫尺之间可容大千世界,一撒一收展示精美艺术。

我当即买了一把,请老先生题诗作画。只见他眼神专注,手指灵活而熟练,提笔就画出了一个牧童牵着一头毛驴,一位老翁骑在毛驴身上,手摇蒲扇,轻松悠闲的素描,旁边再用草书题写了一首诗,是白居易写的:“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诗里不见“扇子”二字,却写出了扇子的作用和情怀。我自然是爱不释手,非常喜欢。后来有一天老乡聚餐,大家争相抢看,把扇子撕成了两半,虽然用浆糊和白纸将其粘在一起,但毕竟是好好的东西,添了个补丁,让人几天都没有好心情。

记得当年在老家时,夏天一直用扇子引风纳凉,感觉也挺好。一朝通电后,家家户户都买了电风扇。如今,城乡早已电价同步,尽管山村的房子早晚凉爽,但人们为了图一时的清凉和享受,还是装上了空调。如此看来,扇子在当今科技时代,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失去了原有的价值,离我们惭行惭远。生活的快节奏,让大街小巷、如过江之鲫的帅男靓女们,无需再用扇子作饰物了,只有在小区的广场上,早晚还能看见一群老太婆们、跳一种以健身为主的扇子舞,据说这种扇子舞能修心养性,对老年人失眠、忧郁、烦躁都有一定的理疗作用,是一种喜闻乐见的锻炼方式。从未想到,扇子居然在夏天里“冬眠”了!真是久违了那炙热里的一袭清风。

其实,我一直认为:扇子是有灵魂和禅意的,更有一种神奇的、勃勃向上的生机,让人解读不尽,又无法释怀,对过往是一种启迪,对未知是一种熏陶。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是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也好比所有的物质有其生命一样,从出现到消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看来,再好的扇子也挡不住空调、电扇的冲击,一年一年的变幻、一世一世的走过,难道扇子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谢幕于几千年的舞台?就这么风吹云散、流水无痕吗?

我不愿相信。果不其然,就在前几天,我从外面散步回来,见楼上邻居的老大姐手里、正握着两把崭新的蒲扇,不等我问她,她马上告诉我:这蒲扇特意让人从乡下小镇上买回来的,原来她和老伴最近经常感冒,反复去医院,总不见好,医生说是患上了“空调病”。开空调怕着凉,吹电扇又担心闹肚子,看来这个夏天只好用扇子借凉风了!老大姐怨自己没福气,享受不了高科技。她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用扇子、也会落下“扇子病”的!我听了哑然失笑,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扇”归来“。

一把小扇、轻摇生风,承载着古往今来多少记忆、多少情趣,几分诗情、几分画意,伴着几千年的雅韵,吹进人们的心里,毕竟扇与“善”才是扇文化的精髓,静水流深、生生不息。古人有“凡人持扇、君子持重”之说,扇执于手中,“善”源自内心,持扇“持善”,念念向“善”。“君子持重”、负重前行,只有手里拿个东西,才能身心不空、脚踏实地,让烦闷的日子澄澈起来、让无眠的心田扬一片帆,一叶扁舟去,偷得半日闲。其实,这不就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吗?

光阴如白驹过隙。遥相当年,我从不谙世故的孩提时期,走过少年、青年和中年,稍不留心,便迈入了花甲之年。虽然内心没有更多的奢求,却还是希望手上有一把精致的扇子,在炎热的季节里,轻摇慢撒、怡然自得,只为装点我的生活和未来的日子。在夕阳下、在月光中、在清风里,走亲会友、户外蹓弯,一扇在手,其乐融融,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于是,我想好了。明天去买一把扇子![1]

作者简介

陈胜利,男,媒体釆编,安徽金寨人,现居合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