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日登車蓋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夏日登車蓋亭》是北宋詩人蔡確創作的的一首七言絕句。

詩中描寫作者被貶安州官冷身閒,得以放情山水的逸興,並化用《楚辭·漁父》句意,隱約地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隱遁生活的嚮往,閒靜的基調中含沉鬱之致,委婉深切。


夏日登車蓋亭⑴

紙屏石枕竹方床⑵,手倦拋書午夢長⑶。

睡起莞然成獨笑⑷,數聲漁笛在滄浪⑸。

詞句注釋

⑴車蓋亭:在湖北安陸西北。

⑵書:蔡確詩有"臥展柴桑處士詩"之句,或以為"書"即指陶淵明詩集。解為一般書史亦可。

⑶莞(wǎn)然成獨笑:《楚辭·漁父》:"漁父莞爾(猶'莞然')而笑,鼓枻(槳)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屈原)言。"王逸《楚辭章句》注云:"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濁,喻世昏暗,宜隱遁也。"莞然,微笑貌。

⑷滄浪(láng):即漢水,為長江最大支流。《書·禹貢》:"嶓冢導漾(水),東流為漢(水),又東為滄浪之水。"漢水東南流經陝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

白話譯文

紙圍屏風石作枕頭,臥在竹床多麼清涼,久舉書卷手已疲累,拋書一旁漸入悠長夢鄉。

醒來後不覺獨自微笑,把世事細細思量,忽聽幾聲清亮的漁笛迴旋在滄浪水上。

創作背景

蔡確積極支持王安石變法,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繼位。元佑元年(1086年),罷知陳州。元佑二年(1087年)因為"軍器監之獄"受其弟蔡碩牽連,被貶知安州(湖北安陸),夏日登車蓋亭,作了十首詩,此其第二首。《堯山堂外記》載:"時吳處厚箋注以聞,其略云:五篇涉譏諷。'何處機心驚白馬,誰人怒劍逐青蠅'--以譏讒譖之人;'葉底出巢黃口鬧,波間逐隊小魚忙'--譏新進用事之臣;'睡起莞然成獨笑'--方今朝廷清明,不知確笑何事。"

作品鑑賞

這首詩,着意刻畫了作者貶官後的閒散之態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這兩句說:游亭之後,便躺在紙屏遮擋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會兒陶淵明的詩("臥展柴桑處士詩"),感到有些倦怠,便隨手拋書,美美地睡了一覺。詩人是"夏日登車蓋亭"的,因而,讀了"紙屏、石枕、方竹床",寫得氣清意爽;讀了"手倦拋書、午夢長",表現了詩人閒散之態;並且從"午夢長"中,還透出一點半隱半露的消息,這要聯繫下文來理解。

"睡覺莞然成獨笑",夢醒之後,詩人"莞然獨笑",是在"午夢長"中有所妙悟,從而領略到人生如夢,富貴如雲煙。。詩人所讀的書,是"柴桑處士詩";詩人所作的夢,也是耕樵處士之夢;夢中是處士,醒來是謫官,他想想昔為布衣平民("持正年二十許歲時,家苦貧,衣服稍敝。"事見《懶真子》),鴻運一來,金榜題名,仕途廿載,官至丞相,後來天翻地覆,謫居此地,如同大夢一場。由此,他想到了歸隱;想到歸隱,馬上便有隱者的呼喚--"數聲漁笛在滄浪"。而聽到了"數聲漁笛",他的歸隱之情就表現得更加強烈了。

唐代詩人王維寫過一首《酬張少府》:"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首詩一方面明示作者"萬事不關心",一方面又描摹了他聆聽"漁歌入浦深"的情狀,所以歸隱的題旨比較明顯。而蔡確這首詩,卻僅以"莞然獨笑"、"數聲漁笛"揭示主旨,這就比王維之詩更形委婉;更具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王逸《楚辭章句》註:"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濁,喻世昏暗,宜隱遁也。"描寫閒散生活,委婉抒發歸隱之志,便是這首詩的主旨。

名家評價

陳伯海:"閒適安逸的心情和一種悠閒自樂讀書心態溢於言表。"

作者簡介

蔡確(1037—1093),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宋臣。舉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調州司理參軍。韓絳宣撫陝西時,見其有文才,薦於其弟開封府尹韓維屬下為管幹右廂公事。[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