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夏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燮(XiaXie)
夏燮0.jpg
出生 1800年~1875
国籍 中国
别名 字季理,别号江上蹇叟、谢山居士
职业 史家
知名作品 曾刊刻《明通鉴》一百卷。

夏燮 (1800年一1875年),谦甫,一字季里,别号谢山居士、江上蹇叟。清安徽当涂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兄弟之间自相师友,学业日进。他谙经书、精通音韵,“兼深史学,留意时务”。主要作品:《明通鉴》一百卷。

人物生平

其父夏赛,长期担任徽州府学训导,训士极严,诲人不倦,成才甚众。夏燮有兄三人即夏析夏炯夏澳,均在学术上造诣颇深,各有建树。夏燮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有,道光辛巳年中举,历任江西永宁、永新、宜黄等县知县。他长于史学,兼善音韵,与其兄名重一时,被称为“当涂四夏”。

人物轶事

曾国藩视他为左右手

夏燮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中举人,道光中叶,夏燮-陈述实行洋务的好处,被荐署安仁知县,不久又到鄱阳任职,在战乱初定的年代恪尽职守,很快使民众恢复生机。浙江巡抚黄宗汉,湘军魁首曾国藩经常邀请他商议军机大事,讨论战乱平定后将要实行的政策,并首倡各省设忠义局,曾国藩视他为左右手。不久,曾国藩奉旨回江西执行长江通商法令,在九江设置租界,夏燮主动请缨,每天同英国领事谈判,刚柔相济,赢得了外国人的敬佩。

辞官后当地士民为他树立“遗爱碑”

夏燮因功又题补永宁。到任后,他极力革除陋习,端正士风,倡议修建学馆,兴办教育。同时亲自调解民事,平定-。辞官后当地士民为他树立“遗爱碑”。夏燮在公务之馀,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写作,一生著述颇丰。

晚年特别注重诸经研究

晚年特别注重诸经研究,在《礼》的研究上造诣尤深,著《五服释例》20卷。又精于音韵学的研究,著述12卷。由于他对时事政务的留心洞察与敏锐剖析,又著有《中西纪事》24卷、《泰西裨闻》10卷、《粤氛纪事》30卷,在史学研究方面著有《汉书八表刊误》8卷、《明通鉴》100卷、《明史纲目考证》12卷。 其中《中西纪事》,是根据当时的奏诰、函札、条约章程等资料,整理自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年的中外关系史事,为揭露英、美、法、俄等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杂著有《谢山堂文集》20卷 。他校勘证明的《陶安学士集》、《吴应箕楼山堂集》、《东林本末留都闻见录》、《两朝剥复录》、《先拔志始》,以及他的老师汪莱《算学遗书》等史料均先后付印。夏燮在书画方面颇有独到,尤善于弹琴。侍郎胡肇智赠给他一首诗,其中有“笔下能为万人敌,案头惟有一琴横”之句,可谓他儒雅一生的写照。刘坤一作文祭之。[1]

宜黄县任内,历年亏空,多达几万金

夏燮在宜黄县任内,历年亏空,多达几万金。此事被江西藩司刘秉璋查觉,历次交代不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七月三十,夏燮在贫病忧愤中去世, 终年76岁。 夏燮死后,官府逼还欠款,其家人只好将夏燮的藏书出售偿债,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刘秉璋曾派人告诉夏家,如果愿将《明通鉴》木版归官书局,可折价一万五千金。由于夏家不肯,于是刘秉璋便报请江西巡抚刘坤一,将夏燮参奏革职、查抄、监追。至光绪七年,欠款尚未还清,其子夏*[上'来'+下'金']也遭受连累。江西巡抚李文敏参奏他“顽抗不缴,实属延玩”。上谕将在外省任职的夏*[上'来'+下'金']暂行革职,由吴元炳委员押解到江西,勒逼追缴。

“岂有亏空公款数万金,而可称为儒林者?”

夏燮所刻的书版,被没入江西官库。光绪九、十年间,两江总督左宗棠,鉴于夏燮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奏请朝廷将他列入儒林传。这时刘秉璋已调升浙江巡抚,见到左宗棠的奏稿后,便旧事重提,将夏燮亏欠公款原案同时上奏。并说:“岂有亏空公款数万金,而可称为儒林者?”因而撤销左宗棠原奏。


民国12年(1923)内务部谘请清史馆将夏燮立传入乡贤祠奉祀。夏燮有三子,长子致瑶从事教育。次子致玙,岁贡。三子,拔贡,曾任江苏知县,迎送琉球国贡使,督修高淳圩堤,接办江宁发审,有勤政的美誉。

著作

著有《明通鉴》、《五服释例》、《校汉书八表》、《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等书,《中西纪事》和《明通鉴》是其代表作。

曾校证明末吴应箕著《楼山堂集》,编撰《忠节吴次尾先生年谱》。又以《明史》简略失实,且不为一些重要人物立传,遂继《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之后,编撰《明通鉴》一百卷。因感慨国事,蒿目时艰,搜集有关上谕、奏稿及史料,编撰《中西纪事》、《粤氛纪事》。尚著有《五服释例》、《述均》;又校勘明《陶安学士集》、《国朝汪莱算学书》、《校汉书八表》等。另有《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谢山堂文集》等,未刊。[2]

《中西纪事》

全书二十四卷,《中西纪事》是中国近代系统论述中外关系史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凡二十四卷,从时间上讲,上起明末下迄晚请同治年间,长达两个多世纪,从空间上说,涉及的国家有英、法、俄、荷、丹、德、葡、西等国。夏燮撰写此书,正是外国资木主义入侵,中国社会激剧变化的时期。因此他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厉史记叙尤其详尽,观点也相当明确。 例如,对于英国侵略者用炮舰政策,打开中国大门,强行通商的经过,以及西方教士来华传教的始末等,记载甚为详细。特别可贵的是他搜集了抗击外国侵略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事迹,列为《海疆殉难》一目,加以记录。 《中西纪事》的编撰,采用纪事本末体裁,将中外关系的有关史事,分类记载,列成二十四个题目,每个题目为书一卷,按时间先后,叙明原委,眉目清楚,叙事详明。 夏燮自叙编书的目的是抗御外国的侵略和不满清政府的腐败,因而怀著“蒿目增伤,裂眦怀愤”的心情,“搜辑邸钞文报,旁及新闻纸之可据者,录而存之”。但又考虑到清政府文字狱的馀威,“窃怀挟书之惧”,因而署名“江上蹇叟”。 书中贯串著强烈的爱国思想,揭露英、法、美、俄等国的侵略罪行,颂扬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西纪事》初稿成于道光三十年,后经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的修改,定为十六卷。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今增订为本24卷。出版以后,因触犯了洋人,受到腐败的清政府的查禁,曾被毁版。到公元1871年,才又重新刊刻印行。

《明通鉴》

《明通鉴》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结晶。他不满记载颇失其真的官修《明史》,决意从事明史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参证群书,考其异同”,乃写成此书。全书共一百卷,二百万字,记载明朝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历史。在《明通鉴》中,夏燮把明代历史分为三个部分来撰写:《明前纪》,起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迄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用元朝的年号,记叙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参加农民起义军到建立明朝的历史。《明纪》,起自洪武元年,迄于崇祯十七年,记叙朱元璋称帝后到崇祯缢死煤山、清兵入关的历史。《附编》,起自清顺治元年,迄于康熙三年,用清朝的年号,记叙南明政权的历史,特别是抗清斗争的历史。《附编》这种形式,是夏燮在编撰《明通鉴》中的一个独创,是与清政府作合法斗争的产物。因为清统治者害怕激起汉族人民的反抗情绪,对南明的历史讳莫如深,不使编入官修的《明史》,因而这段历史缺乏记载。夏燮找出乾隆《附唐桂两王本末》于《通鉴辑览》后的诏令作护身符,巧妙地将南明历史收入作为《附编》,纳入明史体系,这不仅保存大量南明史料,而且使明史首尾相连,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著作。 《明通鉴》一书,还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 材料丰富,考订详实。夏燮仿照司马光《通鉴考异》的办法,另撰“考异”,并按照胡三省注《通鉴》的办法,收“考异”分注于正文之下。他在《明通鉴》和“考异”中所引用的资料,有的已经散佚了,但在此书中却保存著,为我们研究明史提供了较多的资料。[3]

夏燮《明通鉴》论赞研究

夏燮是晚清的一位史学家,在史学界有重要的影响。他著有很多作品,《明通鉴》、《中西纪事》、《粤氛纪事》是他的三部历史著作代表,也是中国史学名著。在这三部历史著作中,夏燮除了叙述历史事件的原委之外,还在大量的论赞中阐明自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观点,《明通鉴》论赞在这方面是比较典型的。《明通鉴》论赞有其具体的形式特点和鲜明的论述风格,议论频繁、篇幅较长、引经据典多、议论范围广是其形式特点;表达生动,论述博赡,字句凝练,言辞简洁是其论述风格;原委史实的秩序思维和人物评论的辩证思维可以说是夏燮历史评论的基本原则。论赞的内容涉及面很宽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政治方面的内容占有重要的分量。论赞集中体现了夏燮卓越的历史思想,主要表现为夏燮的正统观。在《明通鉴》中,通过论述朝代更替的正闰和朝廷内部的统嗣等问题,夏燮阐明了自己的正统观。继承明朗、统嗣明晰、称谓明确、夷夏明辨这四个方面的阐发,对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正统问题是很有帮助的。论赞还体现了夏燮对历史记载的看法与史家评论的认识等史学思想,同时反映了夏燮史才、史学、史识、史德等厚重的史家素养。夏燮史著丰富、史论博洽,卓然成为晚清史界之一家。[4]

《粤氛纪事》

《粤氛纪事》主要记载了太平天国与清朝统治阶级之间的军事斗争,记事时限自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拜上帝会在广西的活动始,至咸丰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年6月2日)太平军攻占苏州时止。书中的许多记载都是在官方档案中很难见到的,因而该书的史料价值在许多方面远远超出了清方档案之上,大部分记载均足以补官书之阙、纠史乘之失。《粤氛纪事》全书按太平军活动的省区分为13卷,每卷基本上包括综论、叙事、阵亡或“殉难”官绅名录三个部分,亦有少数卷尾又复加以馀论者。记事内容偏重于清朝统治阶级一方,对太平军活动的记载尚占有一定篇幅,同时兼及捻军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与广西天地会、湖南征义堂等秘密结社的活动,书中对于贪官污吏“掊克虐民”,地方官员“养痈讳疾”,清朝军队武备废弛,营伍涣散等腐败现象,两江总督陆建瀛置沿江防务于不顾,清军将帅对九江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等战略失误,清军将帅临阵脱逃、畏葸不前、巧于趋避等贪生怕死的丑态,钦差大臣李星沅与署理广西巡抚周天爵、钦差大臣徐广缙与湖南提督向荣以及江南大营诸帅之间的矛盾都有比较真实的记载,而这些恰恰是封建统治阶级讳莫如深、在官方档案中很难见到的,也可以说是《粤氛纪事》一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该书列入“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中,系首次点校出版。[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