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到青岛必看10栋德式建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人人都说来青岛一定要看青岛的德式建筑,
此言不假,那些风情旖旎的德式建筑,
着实赏心悦目,
漂亮的红瓦,粗犷的外墙,精致的雕花,
绚丽的玻璃,都无声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然而更打动人心的,
是这些建筑背后的风云变幻和历史兴衰,
他们赋予建筑以灵魂,
让这些冰冷的砖瓦鲜活起来。
青岛的德国建筑主要位于青岛美丽的老城区,那些满载历史记忆的德国建筑背后的故事,你知道么?[1]
天主教堂
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拟建教堂应高百米,适逢二战爆发,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该教堂不得不修改图纸,即建成现在规模。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天主教堂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堂内大厅高18米,宽敞明亮,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后方设有祭台,配之穹顶的圣像壁画,堪称庄严美观。可容纳教徒千人,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文革时,教堂受到严重破坏,1981年4月恢复使用,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整修一新的天主教堂作为青岛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不仅恢复了宗教活动,而且作为一座优秀的建筑文物对外开放。
圣言会会馆
1897年德占青岛之初,天主教圣言会就派传教士来青岛,总督府在今天的德县路、曲阜路之间拨给了3万平方米土地给天主教圣言会,从1899年-1902年,在这里建成了老天主教堂、圣言会会馆和圣心修道院。天主教神甫白明德设计了这座建筑,该建筑为中西合璧式样,吸纳了很多中国建筑风格,采用黑砖、红瓦,部分墙为清水墙,会馆部分带有尖顶塔楼,小教堂可容纳300人。
1934年圣弥爱尔大教堂建成后,原来的教堂作为明德学校的礼堂,解放后,圣言会会馆曾作为是宗教局、金鲁公寓,现在作为公安局市南交警大队、德县路小学的办公楼。
水师饭店旧址
水师饭店旧址,又名德国海军俱乐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湖北路17号,中山路与湖北路交口处的东北角(原斐迭里街与依列女街口),设计于1899年,1901年5月开始建造,次年完成,是青岛早期德国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建筑属德国新文艺复兴式风格,这一风格主要表现在高耸的塔楼、横跨正门的前里面山墙及木质外廊等方面。
侯爵饭店旧址
西邻浙江路,建于1910年-1911年。该建筑造型具有含蓄与沉稳的城堡格调,突出了自然和乡土化的特点。侯爵庭院饭店开业于1911年7月,建筑的设计者是当时著名的私人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里希特。
至少是在19世纪20年代初,该建筑已经被改作公务用房,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该建筑改为胶澳警察厅第一区警察署办公地。日本占领时期曾作为宪兵队驻地,抗战胜利后,仍作为警察分局驻地。现为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区分局使用。
医药商店旧址
医药商店旧址,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23座建筑之一,2006年在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此处现为红房子餐厅。
胶奥总督府旧址
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观海山南麓的沂水路11号。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于1903年始建其总督府,1906年竣工,建筑面积7132.3平方米,耗资85万马克。该楼是一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采用十九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四角和中间略为突出、中轴线非常明显的特点。
大楼建于1905~1907年,原为德国侵占青岛时期的总督寓所,故名“总督楼”,又因该楼大都用花岗岩砌成,俗称“石头楼”。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第一次侵占青岛后,为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所在地;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辟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办公楼;1925年7月为胶澳商埠局办公地。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和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
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为日伪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后,为青岛市政府所在地。青岛解放后,先后为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地;199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迁新址后,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办公地。
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是青岛著名的宗教建筑,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5号内小山丘上,东邻美丽的信号山公园。教堂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当时作为在青的德国信徒礼拜的会堂,故又称“德国礼拜堂”,又因教堂顶部有高39米的报时钟楼,俗称“钟表楼”。
它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钟楼高39.10米,登楼可观赏岛城的海天秀色。
迎宾馆(龙山路26号)
德国总督官邸旧址(青岛迎宾馆)位于信号山半山腰上,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雅,依山面海,雄伟壮观,它是一座欧式风格建筑精华的荟萃,是当时胶澳战区提督的官邸,最初称为“提督楼”。作为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的最高代表,这幢气势雄伟的建筑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格调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范例,创造性地包容了多种建筑艺术语言和东西方的文化理念。
它记载着历史,同时又超越了自身的历史,成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显赫载体和二十世纪人类建筑艺术的经典象征。这种建筑现在在欧洲本土也极为罕见。
黑式饭店旧址
该建筑始建于1924年,距今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是法国式建筑,据说最初为一家法国的洋行,建筑面积770平方米,高两层,局部三层,对称布局,主立面呈现出"山"字形。入口处突出,高台之上为石柱顶立的门廊,再往上是而楼三面有窗的观景房间,房间顶部为三楼阳台,三楼的山墙上和主立面的东西两端共有五座小小的尖塔,将这座洋房衬托得玲珑可爱。前有庭院与街道相隔,闹中取静。
1932年,黑氏饭店因经营不善倒闭,被一位早年肄业于青岛当地的德华高等学堂的西医姜如心购得,开办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如心医院,专理内科,在青岛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后来这座建筑的内里和外观都有些许改动,但仍保持旧有的基本面貌,现在为青岛市南区幼儿园。
花石楼
八大关景点南端有一处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楼就坐落于此处。花石楼背靠八大关,面临第二海水浴场,风景独特,环境优美。建于1930年,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
还有很多有故事、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静静的坐落在青岛的各个角落,为我们讲述时光的故事:
在青岛,与其说是欣赏青岛旧时光的老建筑,不如说是邂逅建筑在旧时光的老青岛。在老城区随意的行走,洋溢着异域风情的建筑俯拾即是,你大可不必手持地图按图索骥,因为它们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趁着阳光正好,趁着秋景绝美,
有空的时候,我们带着这些故事去走走,
好好欣赏这独绝新奇,
又融入我们生活的德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