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媽媽(李海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外婆媽媽》是中國當代作家李海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外婆媽媽
原創:李海榮
這還是十七年前的往事了。在東北丹東鐵路候車廳,我看到一個不停穿梭於眾多旅客之間兜售小日用品的阿媽妮,伊匆忙之中一隻電子表遺忘在座椅上,我就急忙上前去提醒她。但是她誤會我是要調換一隻電子表了,又從兜里再拿出一隻,嘴裡講:「要麼你換一塊吧?」我跟阿媽妮說明了情況,她接過我遞上的手錶,連聲謝謝。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一幕給坐在旁邊的一頭銀髮老婆婆看到了,她用手指指我,對旁邊的小伙子連聲說:「他是個好人,他是個好人。」由丹東開往朝鮮的列車開始檢票了。我排在他們老幼一家後面,按次序檢票上車。沒有想到居然會這麼巧,我跟她坐在對面座位。
朝鮮的電氣列車開開停停,在旅途中我好幾次聽到小伙子稱呼老婆婆:「外婆媽媽」,令我這個旁觀者一頭霧水,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從來沒有聽到同時稱呼一個人的奇怪稱呼。隨着交談逐漸熟悉,我實在摒不住了,就脫口而出問老婆婆:「阿婆,我感覺小伙子明明是您的孫輩,那麼他為什麼既稱您外婆,又稱您媽媽呢?」,看着談笑風生的老婆婆的神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她沉思了老半日天,才慢慢跟我道出這個非同尋常的原由。
其實這個小伙子是她嫡親的外孫,還在小囡三歲的時候,老婆婆年富力強的女兒跟女婿就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從大上海結伴參加支滇醫療隊,為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看病送藥。不料在一次救助重危病人途中,突發泥石流,賢伉儷雙雙不幸罹難。對阿婆和年幼的外孫都是根本不能承受的噩耗。面對現實,阿婆沒有被晴天霹靂的噩運徹底擊倒,雖然她失去了唯一的女兒,外孫失去了慈愛的父母,厄運令她痛澈心扉,但老婆婆仍毅然決然擔負起外婆和媽媽的雙重擔子,面對着還在喃喃學語的外孫,關懷和愛護更加體貼入微了。外孫上幼兒園的時候非常內向、怯場,她就一直鼓勵小外孫多和小朋友交流,在幼兒園積極舉手發言,使外孫的性格逐步轉向開朗合群了,和幼兒園的小朋友相處得非常融洽。到了上小學、中學的時候,她深感別人家的小孩都有爸爸媽媽疼愛,就怕外孫會有孤獨感,她也總是不顧自己已經步入老年,像人家家長一樣,經常帶外孫到公園、電影院和遊樂場去玩,只要人家家長能給小孩的快樂,她都一樣也不少的給外孫快樂。雖然沒有了爸爸媽媽的愛撫,但在外婆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外孫和同學們一樣,享受到了一點也不打折的母愛。
隨着時間的推移,外孫大學畢業,也找到了心怡的工作。外婆心裏面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由於長期的辛苦勞頓、積勞成疾,老婆婆的慢性病發作,突發腦梗。外孫不顧新崗位工作的緊張、艱辛,只要一下班,就始終和正常上班一樣陪伴着老外婆的病榻旁邊。端水端尿,照顧外婆就像幾十年前外婆照顧自己一樣。到了深夜裡,外孫冷丁回想起外婆這二十多年來對自己體貼入微的關懷,他情不自禁的在睏勢懵懂的外婆耳朵邊,第一次深情的叫了一句:「外婆媽媽!」只看見外婆微微的睜開了眼睛,他又深情地叫了一聲:「外婆媽媽!」不再需要任何詮釋,外婆洞察了外孫的心聲,痛哭失聲,一切的一切盡在不言之中。魁梧的外孫和嬌小的外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從此,「外婆媽媽」就成了外孫對外婆永遠的愛稱。我也觀察到他們這次還是三人同行,另外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外婆饒有興趣的跟我揭秘說:「她是這個病房裡的護士小姐,正是由於外婆數十年如一日對外孫的無私奉獻,換來了外孫在伊病重期間體貼入微的回饋;也正是由於小伙子這樣耐心細緻的孝心和感恩,深深打動了好姑娘的芳心。
唉,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吉人自有天相」,列車在拉隆隆前行,「外婆媽媽」這個獨特的稱呼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全然忘卻了對旅行目的地的嚮往。…… [1]
作者簡介
李海榮 ,上海人,上海市朗誦協會會員(退休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