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夜之声(周其伦)

​​ 夜之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夜之声》中国当代作家周其伦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夜之声

女儿出生的那天夜里我跑了。我惊恐万分地想起远在黑龙江红村一个叫边大的人,其他任何时候,我将他彻底遗忘。我只看了女儿一眼,左脸的肌肉便猛然向上跳动起来,那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在后来的生活中,我过于激动的时刻总是这样。虽然,现实中让人激动的时刻寥寥无几

我逃离医院回到家中,翻遍了所有能隐藏或者专放弃物的地方,比如橱柜的死角或者昏黑的地下室。我在寻找一副嘎拉哈,大红色的,现在应该已经脱了色,也许会变成粉咧咧的,也可能残破不堪,它的两侧被穿了孔,系着大红色的毛线编织绳。从我一出生,这四个嘎拉哈就轮番戴在了我的手脖上,成人后,常被人耻笑那是野蛮行径或者懦弱的表现。结婚后,妻子亲手把它摘了下来,她说你以后只能带着我,当然,将来还有我们的孩子,我亲眼看着嘎拉哈被妻子摘下来数次扔掉,都被我像今天这样失魂落魄地翻找回来。

“你这个当爸的还真是个奇葩!”父亲卷个小花褥子进门,“你女儿是妖还是怪?”

父亲靠在门框上看我钻得满身灰尘,一堆杂物从卧室流到客厅,连门口的卫生间也未能幸免。“你出生的时候,我两只眼盯着你的眯缝眼,一直把你盯到睁开。”父亲转身把小花褥子放到客厅的沙发上,又蹦跳着回来,“你知道的,你看到的第一个人是我,可不是你母亲。”

“嘎拉哈找不到了!”

父亲重复了两遍,“嘎拉哈找不到了,找不到了?”他立在门口两眼茫然地看了我几秒钟,那几秒钟父亲的眼前被恐慌覆盖,他的两只垂吊的胳膊抖动了一下,一切才回归到现实里。父亲走进卧室,帮着我把床板抬开,在床底的木匣子里继续翻找。

“这小家伙一出生就快九斤了!”

“爸,你还记得有个叫边大的人吗?”

“你那时候生下来太弱小,我才给你戴嘎拉哈壮壮士气。”

“我觉得我女儿更需要它!”

“有你的时候我都四十岁了。”

“我今年四十一岁了。”

我和父亲各说各的,仿佛我们的思想从未在一条线上交汇过。我的成人之路基本由我母亲的一句话重复构成,她说:“你有当年你父亲的三分之一也好!”当然,我明白她说的是一种骨气,这些话以血液的形式嵌入我的骨髓里却未起到分毫作用。我依然时常被巨大的现实砸昏了头脑,而充塞着无望和厌倦。我是一个报社的小记者,一直是,似乎想一辈子都是。

[1]

作者简介

周其伦,品诗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