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佛风景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佛风景区

图片来自travel

大佛风景区台湾旅游景点之一,位于彰化县东北方八卦山半山腰,为国家级风景区-八卦山风景区内风景据点之一,故亦称“八卦山大佛风景区”。八卦山为彰化八景之首。“卦山春晓”为“彰化八景”之一。八卦山大佛为台湾历史建筑百景之一。

风景区

大佛风景区中大佛周边(大佛、大佛殿等)现在为财团法人彰化县八卦山大佛风景协会经管,周边景点(银桥飞瀑、天空步道等等)为彰化县政府经营管理,交通部观光局参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在大佛风景区设有全国第一座以“灰面𫛭鹰”为主题的八卦山脉生态游客中心-“灰面𫛭鹰主题馆”,馆内除介绍八卦山脉生态及参山处(狮头山、梨山、八卦山)景点外,更以春分的过客-“灰面𫛭鹰”为主角,做一系列详尽的介绍。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八卦山大佛、国军忠灵塔、抗日烈士纪念碑公园、健康步道、八卦山脉生态游客中心及天空步道。

八卦山大佛

八卦山大佛位于八卦山半山腰约莫海拔74公尺处,为一尊盘坐于4公尺高莲花座上的释迦牟尼佛,彷日本镰仓大佛造形,总体高约23公尺,底座约694平方公尺。是彰化人的守护神[1]

现在的八卦山大佛,原址为毁于陈周全事件战火中的“镇番亭”。在嘉庆年间,官府在此地又盖了“定军寨”做为守城要地,历经戴潮春事件后曾整修过一次。在乙未战争中,传说日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死于炮击,之后日本人在1914年拆除定军寨,仅留下一面墙,并于此地建“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殿下纪念碑”。而二战结束之后,国民政府又拆除了能久亲王纪念碑。之后在善化堂堂主世溪松等人的推动、获县府核准之下,在1956年由林庆尧设计并监督兴建大佛。一开始成立了“八卦山大佛建造促进委员会”,申请公有土地之使用权,并向民间各方信徒募款,在1956年3月4日于能久亲王纪念碑之原址动土开工。然而好景不常,1959年8月,因彰化地区遭受到八七水灾的肆虐而暂时停工。直到1960年5月才又成立了“财团法人彰化八卦山风景协建会”,继续兴建。

在历经了10年的工程后,1961年大佛竣工。另外在1963年建造九龙池和二只石狮、一对莲花灯。1966年至1969年进行大佛两侧休息所的修建。1972年1月兴建大佛寺,楼高四楼,上达25公尺(8丈2尺),采宫殿式建筑,于1976年2月12日安座开光落成。八卦塔、八卦亭、大佛前牌楼等周边附属建筑于1977年全面完工。

大佛以钢筋水泥塑建而成,佛前有双狮鼎立,底座占地7亩,由莲花座到佛顶共分六层,底层为小佛堂,二至五层设有塑像及文字解说关于佛陀一生事迹。拾级盘旋而上可达顶层。大佛西南侧新辟精致庭园区,包含草坪、花架、奇石、坐椅等设施,提供一宁静的休憩场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