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地物语(迟智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地物语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大地物语》中国当代作家迟智勇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大地物语

若山水不可兼得,那我更钟情于水。山是静态的,若无风吹雨飘,它总是那样静静地矗立着,像个打盹的老人,略微有点儿沉闷,如果山中再无水,便少了些灵气;而水是动态的,即是一条小溪,或曲或直,其流或急或缓,也如一首乐曲高低起伏、舒缓张弛,让你的魂魄不知不觉就被它牵了去。因而,水是充满了灵性的。还有个原因是自幼生长于海边,看惯了海的潮起潮落,听惯了海的涛声浪声,闻惯了海的潮润腥咸的气味,于是,对它的一往情深就深刻在了骨子里,并推而及之泛爱于所有的水。正是这种情结,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水,哪怕是一池一塘,必定前往,而且总会有一些触动、灵感和情愫生发出来。

其实,自古以来的文人骚客皆钟情于水,譬如当过杭州“市长”的白居易和苏轼,不仅亲自主导了西湖的治理,更是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西湖诗词。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句,把个西湖春日良辰美景写得鲜活生动;而苏轼更是泛舟湖上,饮酒游赏,恰遇西湖先晴后雨两种不同的迷人景致,欣喜陶醉之际张口而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晴天雨后西湖的湖光山色描写到极致,也把美丽西湖推崇到极致,使西湖得西子之美誉而名扬天下。

如果白居易和苏轼在这里的“乐水”是写景状物,那范仲淹面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八百里洞庭湖所题的《岳阳楼记》,其侧重点就不在把玩景致上了,而是着重揭示同一审美对象由于时间和景象变化不同而对观赏者产生的审美效果和心理触动上的差异,并且借机抒发了一位政治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如此“乐水”,其内涵显然要比单纯的写景状物丰富深刻得多。

我不是诗人,没有诗人的生花妙笔去书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我也不是政治家,没有范老先生那样远大的政治抱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乃一介草民,只能写写一千年后平民百姓的“乐水”和眼里的“云梦泽”。

的确像范老先生所描写的那样,来到洞庭湖,呈现在眼前的真是一片辽阔的水域,如同大海“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其实静心而思,虽然大海给人的印象是浩瀚无边,但人的目力所及终归有限,也就在不远的海天一线处,终究不能真切体会到它到底有多么浩渺无垠;而湖总是有个具体的数字在框着它,限制了人们的想象,无论它再大如洞庭湖者,不身临其境不能知其庐山真面目。眼前的洞庭湖,静静地躺在阳光下,微波粼粼,辽远而深邃,极目远处,同样是水天相连,自然给人的感觉是与海并无二致了,如是便打破了对它先入为主的偏狭印象,慨叹其如海一般浩浩然无际无涯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水面上上演的“舞剧”《天鹅湖》。洞庭湖的鸟类,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是海所无法比拟的。海岸上比较常见的自然是海鸥,虽然它们像一群白衣少女或舞蹈于海面,或逗留于礁石,或在海滩上漫步,给大海增添的美色令人赞不绝口,但鸟的种类毕竟单调了一些,不如这里的蔚为壮观。洞庭湖有几百种鸟类,为它织出了一幅立体的图画。在蓝天绿水之间,太阳射出金色的光柱,一群洁白的天鹅伸长着纤细的勃颈,扑闪着如机翼般的翅膀,一会儿在空中曼舞,一会儿贴着水面飞奔;谢幕下来,挺直着脖颈,像端庄的淑女安详地浮在水面上,静静地等待着下一场演出。为它们伴舞的有灰色的大雁,而各种鸳鸯和鸭子被精彩的演出所感染,一对对浮游在水面卿卿我我地谈情说爱。

看着这些憨态稚气的小精灵神灵活现、悠哉游哉的神气样子,想起了高尔基对海燕的赞美,想起了在乡下乍暖还寒时看到鸭子们在村边小河里嬉戏而想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热爱生命与自由的人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美它们。每每这时便真的好羡慕它们,羡慕它们的无忧无虑、怡然自得,就想摆脱凡世的羁绊,生出一双翅膀,像它们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可是,它们其实也时时面临着危险,而伸向它们的黑手竟然是我的同类。真为有这样的同类感到可耻!这些罪恶的灵魂,何以残酷到竟然加害于如此自由的生灵?如果自然界的生灵灭绝,只剩下两条腿行走的驱壳,我们是否会陷于孤独,是否会陷入同类间的涂炭?因此,我诅咒他们,一千遍一万遍地诅咒他们!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二者之间的完美形态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保障;天人合一,是人的崇高目标和理想境界。这就要求人类克制日益膨胀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自然生态。

大凡秀山丽水都会有一些标志性的景点,它们或是景色独特,或是历史遗迹,或有故事传说。作为形成久远、曾经的华夏第一大淡水湖的洞庭湖,其自然和人文景观更是丰富,如古人描述的自然风光“潇湘八景”、历史名楼岳阳楼、民间传说柳毅的故事等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美的价值,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但相比之下,我则更喜欢大自然的美,它是原始淳朴的、客观真实的和不可再造与复制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而且,它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颗美的心灵和一对审美的眼睛,无论大自然如何变幻无穷,你都会发现或从中体会出其美的所在,用这样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大自然,即是一缕阳光、一泓碧水、一簇草木都蕴藉着活力,都充满着诗情画意

是的,美是发现。八百里洞庭湖一年四季风光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乐水”之时,不一定完全欣赏到古人曾经描述的“洞庭秋月”、“远捕归帆”、“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景致,但我更愿意与它互动,寻找洞庭湖的细节美。湿地的黄昏,鸟披着晚霞飞舞,水面上闪着落日余晖透过云隙映射下来的金光,绿草也镀成了金色,云低水远,风轻草高,天地如此宁静安详,而我却分明听到了一种声音,那是舒柏特的旋律优美、委婉、缠绵的小夜曲在内心里响起;湾汊里荡出一叶小舟,急急地向前方划去,年轻的渔人这是急着要将这动人的小夜曲唱给他美丽的心上人儿吗;一湾碧水边,一只水鸟对着草丛一曲曲地鸣唱,终于盼来了应答,向着回音的方向飞去;稍远处的农田里,一位老农卸下铧犁,赶着牛儿暮日而归,他已闻到了前面飘来的一阵阵香气;我沿着原木搭的桥走进荷塘中央,依亭而望,看荷花仙子有否出来约会......

智者乐水而溶于水,仁者乐山而溶于山,是也。

[1]

作者简介

迟智勇,笔名(网名)崂山道人,男,汉族,1957年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山东青岛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