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场镇小辛庄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场镇小辛庄村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大场镇,镇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处,北接大村镇,东接藏南镇,村域东西2公里,南北1.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6亩,村东有小(二)型水库一座。该村东1公里是泊里至六汪公路,南距同三高速出入口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1]

中文名称:小辛庄村

行政区类别:村

所属地区:山东省青岛市

电话区号:0532

气候条件: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政区人口

该村有不足百年的历史,居住此村的全是从别处逃荒来的穷苦农民,以租种人家土地为主。据说,该村土地原系藏南镇于家管庄大户人家所有,辛亥革命后,取村名小辛庄。该村现有居民98户,人口316人,以李、毕、杜三大姓为主,还有丁、王、程、刘、张姓居民。

经济建设

该村历史上以农为主,因地处丘陵,农产品产量很低,居民不能解决温饱,近几年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林业、畜牧业、养殖等多种产业,每年人均种植经济作物花生2亩以上,畜牧养殖规模大户20多户。2004年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该村其它事业的发展。

文化教育

在教育方面,一个不足百户的小山村,自恢复高考以来,有4人考上研究生,16人考上本科生,12人升入其它专科院校。

该村自然风光优美,南有塔山山脉,登高可远眺大海风光,村东水库碧波荡漾,空气新鲜,环境幽静,民风淳朴,是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好地方。

历史沿革

据村碑记载:元朝刘姓居此,始建村无考。明嘉靖年间名新庄,后演化为辛庄。据张氏谱记载,该村原与大辛庄为一村,原名辛庄。1993年分为两村,改称小辛庄。刘姓居此200多年,后逐渐衰弱,不知所终。现小辛庄以张姓独居。据张氏祖谱碑所记载:“始祖原籍枣强,明初迁莱,矿坑立庄,传世十二,孙枝满堂,惟我栋祖,寄居辛庄,人茧于此……”现已传世二十三世,由此可见,小辛庄人是明初由河北枣强迁聚于此的。

民国初年,取消了乡、保建制,全县划为十个区,小辛庄属第十区。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小辛庄属新甫县;1944年10月,三县合并,全县划为13个区,小辛庄属鲁西区;1951年3月,莱芜县各区由按地名称呼,改为数字称呼,小辛庄属第四区;1955年10月,区名改用地名称呼,第四区复称鲁西区;1958年3月,为适应农村合作化的新形势,县委撤区并乡,撤销鲁西区,同时建立鲁西乡,小辛庄属该乡管辖。

1958年10月成立鲁西人民公社;1959年3月,方下人民公社、鲁西公社合并,统称方下人民公社。之后方下公社改为办事处、镇,小辛庄归属方下镇至今。

从明朝以来,小辛庄人因村庄狭小一直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直到1953年,村中由张传英、张希善等6户村民成立了第一个生产互助小组,后又成立了初级社。1956年,小辛庄、大辛庄、卢家庄、冶河、柳行沟5个初级社联合,成立了高级社,由乔德昌任社长,张传英任副社长。1957年,先后并入鲁西公社和方下公社。1962年,各自成为行政村。

文化教育

小辛庄重视文化教育,但受条件所限,村中一直和大辛庄共用一所小学。村中适龄儿童在大辛庄上学。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生毕业率100%,人均教育投入高于镇平均水平。连续几年,有几十人走进高等学府。村委也多次被评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民间传说

据说,在唐朝时,辛庄西南北处建一寺,取名“大圣寺”,香火很旺。在其后西北处建一土地庙,不知何时住进了一白姓落魄道士,在庙中用石灰蛋杀死了一条剧毒的蛇,以其做药引子,专治恶疮,后被人称为“疮大夫”。称其所在的土地庙为白师父庙。自此,香火也曾盛极一时,1947年此庙毁于战火,今已荡然无存了。

白师父的药方也失传。据说,辛庄一带的治烫伤的偏方,可能源于治疮之药方。

视频

兴隆镇小辛庄广场舞。——老板难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