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埔循道卫理小学

大埔循道卫理小学
图片来自schooland

大埔循道卫理小学(英文全名:Tai Po Methodist School,英文简称:TPMS),由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开办,前身为1972年创校的卫理公会罗爱徒会督小学,于1992年迁至现址并更名。

目录

历史介绍

大埔循道卫理小学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属下首间全日制小学,其前身为卫理公会开办的“卫理公会罗爱徒会督小学”(同为全日制),于1972年开办,至翌年迁入葵盛东邨近第19座的“火柴盒”小学校舍,亦是该教会在区内开设的第二所小学。虽然卫理公会于1975年并入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但校名一直要到1988年,才相应更改为“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罗爱徒会督小学”[1]

在1977年9月,原校曾租借课室予同系的李惠利中学创校,直至该校永久校舍于三个月后落成为止。

由于葵盛东邨有不少楼宇涉及偷工减料,虽然原校校舍未被列为危楼,但仍要按照整体重建计划拆卸,因此罗爱徒会督小学原来需于1992年结校。但是,由于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在大埔第9区获批出土地兴建小学,故原校获准以“留师不留生”及重新办理所有注册[2]的方式,于同年迁往现址继续办学,并第二次更名为“大埔循道卫理小学”。在迁校首年,此校曾一度分拆为上、下午校,至翌年才恢复全日制。

值得一提的是,此校虽然更名已久,但仍有一项奖学金继续冠名为“罗爱徒会督纪念奖学金”[3],某程度上反映了原校与现时学校的承继关系。

校舍

葵盛东邨旧校舍

此校前身的罗爱徒会督小学,为一座按工务司署及徙置事务处共通标准设计的“火柴盒”小学校舍,建于葵盛东邨第19座西侧,不连地下操场共有5层。该校舍于1973年连同屋邨建成启用[4],于1992年停用,1994年1月连同邻近的第19座一并拆卸[5][6][7],而校舍原址已重建为同一屋邨的盛家楼。

大埔校舍

大埔循道卫理小学为一所经扩建的1988年版本小学灵活式校舍,占地约6,000平方米,设有30个课室,另有10间特别室、礼堂、图书馆等设备[8]。此校由忠诚建筑承建,于1991年4月动工[9],1992年迁入。

历任校长

罗爱徒会督小学时代

  • 华梁咏葵女士(约1980年代-1992年,迁入大埔前最后一任校长)

大埔循道卫理小学时代

  • 欧阳美婵女士(1992年-2014年,迁入大埔后首任校长)
  • 李绮琼女士(2014年起,现任校长)

历任校监

罗爱徒会督小学时代

  • 沈冠尧牧师(1972年-1990年)[10]

大埔循道卫理小学时代

  • 李黄冰斯女士(1992年-1993年)
  • 陈崇一医生(1994年-2002年)
  • 李炳光牧师(2003年-2008年)
  • 吴曾婉梨女士(2009年-2018年)
  • 何景亮先生(2018年至今,现任校监)

校歌

1992年前

曲、词:佚名

罗爱徒会督小学,开心智,启童蒙,手握真理的锁钥,步入学术之宫。

致知格物,推敲探索,相切磋,乐无穷。

立己助人,诚信笃行,好品德,好校风。

心存仁爱,充满热情,除憎恨,尚和平。

1992年后

目前的校歌改以重新填词后的《华英中学校歌》取代(与部分同系学校相若),一直沿用至今。

曲:魏非比和 词:李连枝

(第一段):

巍峨瑰丽黉舍耸立,循道卫理雄姿其声。

其誉我乐颂扬,其名系我维思。

(第二段):

切磋琢磨为学孜孜,藏修息游于斯建业。

立德奠我根基,前路扬镳分驰。

(第三段):

虽则分驰我心靡离,挚爱互为连系亲切。

友谊作我羁縻,直至永世无既。

(副歌):

循道卫理其名芬菲,我众乐歌不疲。

精诚爱护协力保持,但愿永世昌丕。

著名校友

参考文献

  1. 学校中文全名
  2. 学校搜寻-大埔循道卫理小学
  3. 大埔循道卫理小学-2015/16奖学金
  4. 配合荃湾区卫星城市发展 葵盛邨两大厦落成 青山道路面扩阔六线行车. 《华侨日报》,1973-03-09.
  5. 《香港宪报》1994年第8期第683号公告:房屋署于1994年1月获准签订的合约及商业租约
  6. 1993年11月葵盛邨航空照片
  7. 1994年5月葵盛邨航空照片
  8. 小学概览2020-大埔循道卫理小学
  9. 《香港宪报》1991年第22期第1887号公告:建筑署于1991年4月批出的合约
  10. 沈冠尧牧师信心之旅 启发教会社关服务先河
  11. 2004 – 2005 年度大埔区小学分会 校际羽毛球比赛成绩,2004年/2005年 (PDF).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