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人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天人菊 |
中文学名:大天人菊 拉丁学名:Gaillardia aristata Pursh 别 称: 宿根天人菊、车轮菊、虎皮菊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目: 桔梗目 Campanulales 科: 菊科 Compositae 亚 科: 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族: 堆心菊族 Trib. Helenieae 属 :天人菊属 Gaillardia 种: 宿根天人菊 分布区域:北美西部和中国 |
大天人菊学名宿根天人菊(Gaillardia aristata Pursh.),又名车轮菊和虎皮菊,菊科天人菊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基生叶和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匙形,头状花序径5-7厘米,舌状花黄色,瘦果长2毫米,被毛,花果期7-8月。宿根天人菊喜光照充足、温暖,耐热、耐寒,耐干旱,忌积水。大天人菊原产北美西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有种植。大天人菊生长迅速,花朵繁茂整齐,花色鲜艳,花量大,花期长,是园林绿化和盆栽的优良品种。[1]
形态特点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粗节毛。茎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匙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全缘或羽状缺裂,两面被尖状柔毛,叶有长叶柄;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匙形,长4-8厘米,基部无柄或心形抱茎。头状花序径5-7厘米;总苞片披针形,长约1厘米,外面有腺点及密柔毛。舌状花黄色;管状花外面有腺点,裂片长三角形,顶端芒状渐尖,被节毛。瘦果长2毫米,被毛。冠毛长2毫米。花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大天人菊性强健,耐热,耐旱,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潮湿和肥沃的土壤中,花少叶多易死苗。
分布范围
原产北美西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华北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等也有种植,人工也可以引种栽培。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大天人菊多采用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生产上以播种繁殖为主。
播种繁殖:适合用于大量繁殖,春播或秋播均可,播种基质可选用泥炭或蛭石。大天人菊种子较大,千粒重2.326g,将种子撒播于苗床中,覆盖细沙2~3mm,保持基质湿润,发芽适宜温度22℃~25℃,播种后10~14天即可发芽。种子播种发芽率很高,可达95% 以上。 分株繁殖:多在春秋季节进行,挖取健壮的2~3 年生植株,去除枯叶和死根,从基部将株丛分成数丛带有须根的小丛,栽植到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壤土中,适当遮阴,注意排水,5~10 天即可成活。
扦插繁殖:采用枝插繁殖,枝插在旺盛生长期选取植株中上部生长健壮较嫩茎段,在节间处剪断,插条长8~10cm,去除基部的叶片,适当摘除上部叶片,蘸取稀释1000 倍液的生根粉约10 秒,插入湿润的沙土或蛭石基质中,插入深度3cm 左右,扦插后遮阴保湿,7~10 天即可生根。
栽培方法 土壤:大天人菊栽培管理相对简单,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种植于全光照、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当植株长至高5~8cm 时可移栽至口部8~10cm 直径的种植钵中或露天栽培,移栽前对土壤进行深翻。在北方地区春秋干旱季节可予以灌溉。
施肥:大天人菊喜肥,盆栽上盆后10~15 天即可施浇薄肥,以后15天左右施1 次。露天栽植前在土壤内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追肥,生长季结合灌水施用缓释肥2~3 次,花期追施磷钾肥1~2 次。为防止镁和铁缺失,可喷施1~2 次硫化镁及铁螯合物。
修剪:大天人菊不需要打顶即可形成圆整丰满的株形。花期较一致,在8~9月末花期,减除枯萎的花枝能够有效延长观赏期。
病虫害防治 大天人菊病虫害少,常见虫害有粉虱、蚜虫、蛞蝓等。防治粉虱和蚜虫可用600~800 倍液蓟虱净、5%啶虫脒800 倍液或25% 阿克泰(噻虫嗪)2500~5000 倍液进行防治。防治蛞蝓可用3.3% 蜗牛敌或3% 砷酸钙混合剂撒粉以每平方米用药1g防治。
主要价值
大天人菊生长迅速,花朵繁茂整齐,花色鲜艳,花量大,花期长,是园林绿化和盆栽的优良品种。可用于花坛、花海、庭院栽培,也可用于野花组合、草地或盆花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