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安山地处房山区与门头沟区的接壤地带,是太行山分支。支峰有百花山、白草畔,山中有一块开阔平坦、四面环山之地,即素称的"北大梁"。[1]
简介
大安山乡属深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山势陡峻,西高东低,境内海拔最高点为1438米,最低点为270米,相对高差1168米,无霜期180天左右,常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1℃。全乡有耕地面积224.2公顷、基本农田187公顷、林地4500公顷。红大公路穿乡而过,大安山乡境内长度为11公里,另有村级公路8条,总长度28公里。大安山乡内已开通948长途公交车,每小时一次。8个村全部装了闭路电视,电话全部实现程控。
地理位置
大安山乡位于房山区西北部深山区,属太行山余脉,位于百花山中山地带,大石河流域,距区府良乡50公里,距市区90公里。全乡总面积70平方公里(含大安山矿18平方公里)。辖大安山、西苑、赵亩地、寺上、中山、水峪、瞧煤涧、宝地洼8个行政村和大安山矿社区,乡政府所在地在大安山村。北面老龙窝、寺上梁、大寒岭与门头沟区交界,西有大塌梁与史家营乡接壤,南、东两面与佛子庄乡为邻。大安山乡辖区(含大安山矿)总户数3501户,总人口9934人,其中,农业户数1783户,农业人口4463人,劳动力2640人。本乡属深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山势陡峻,西高东低,境内海拔最高点老龙窝1645.8米,最低海拔点274.6米,相对高差1371.2米,无霜期180天左右,常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1摄氏度。 全乡有耕地面积224.2公顷、基本农田187公顷、林地4500公顷、其中人工林 公顷、自然林公顷、草地面积300公顷、水资源较缺乏,机井4个、平均每小时出水 平方米,全乡电力充足。[2]
交通
乡内主要公路是红大公路 ,乡政府距108国道为15公里。现有村级公路8条,总长度28公里。2004年,西苑和瞧煤涧两个村铺上了柏油路面,赵亩地、寺上、中山、水峪、宝地洼五个村铺设了水泥路面。2004年11月,全乡八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路面硬化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山区人民的出行条件。乡内开通了948长途公交车,一小时一个班次。2005年7月28日,大安山乡把"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适应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环境,率先实现有线广播、视频、宽带 "村村通",有线电视"户户通"。 四位一体"的开通,实现了山乡人民对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事业梦寐以求的愿望,也结束了山区信息闭塞,百姓看电视难的历史,这是继大安山乡公路"村村通"改造工程实现后的又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拓宽了全乡百姓致富、就业的知识视野和信息渠道。
发展历史
大安山历史悠久。据考证,11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大安山,自古为京畿之地,唐末宋初并入辽邦,历金元到明代重归汉族统治国家之中。大安山居通往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的重要通道侧翼,属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统治者曾在这里屯兵,并建有行宫。对西汉、南北朝、辽时期的制陶、造币、屯兵等都有传说和印记。
文化
大安山文化灿烂,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安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宋代白话为主要词汇,且与河北的唐山话极为相近的语言。这种独特的语言像是北京古代的"语言化石"。类似山西梆子和河北梆子的剧种,俗称"山梆子,为大安山乡及附近几个乡镇所独有,被人称之为北京古代的"戏曲化石"。形成了淳朴而独特的乡风民俗。辽代石碑为大安山提供了历史见证。坐落在大安山村内的戏楼和石拱桥体现了大安山乡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早在五代时刘仁恭曾在大安山乡元港村修建行宫,作为离宫别墅(今遗迹尚存)。1944年成为解放区,原属房山县管辖,1952年划归京西矿区,1958年并入周口店区,同年成立百花山人民公社设大安山管理区,1961年称大安山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称乡。1993年又划归房山区至今。
经济
煤炭工业是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全乡经济收入的94.8%。2005年9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和《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市、区政府的要求,年底前关闭全乡所有国矿范围内的17家主井和76个生产段队,其中乡办煤矿3家、村办煤矿14家。经乡党委、乡政府研究决定,结合本乡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依法整顿关闭煤矿,制定了大安山乡关于依法整顿关闭煤矿的实施方案,2005年12月31日完成乡村两级煤矿企业的全部关闭工作。 为实现大安山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乡党委、政府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大安山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建设三大主导产业、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发展二个龙头农业加工企业"替代产业转型工程项目。
推广巷道种植蘑菇技术和建设加工厂。利用本地废弃巷道,积极申请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推广巷道种植蘑菇技术。新建了"北京安山绿苑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今年已有大安山、寺尚、西苑、宝地洼、水峪5个村种植了10条巷道,生产蘑菇60吨。全乡计划发展巷道蘑菇36条,年生产蘑菇300吨。
组建绿鑫工程公司。为确保煤矿关闭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乡办永红矿为基础,组建北京大安山绿鑫工程公司。主要职能是对全乡19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清理煤矸石和废弃物,处理地质灾害,进行地貌及植被修复。
发展民俗旅游村。充分利用现有的房屋、场地,发展民俗旅游。全乡计划投资780万元,发展6个民俗旅游文化村,分别是西苑、寺尚、水峪、中山、宝地洼、大安山,发展民俗旅游户180个。
鼓励农民发展特种特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型。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被关闭煤矿的巷道,发展食用菌巷道蘑菇。二是发展中药材300亩。三是大力发展柴鸡养殖。计划发展万只柴鸡厂一座,5000只柴鸡厂2个。
建设北京安山绿苑食品基地。计划投资1430万元,发展特新薄皮核桃1000亩,优质酸枣1000亩,在水峪村建绿色食品加工厂一座,成立了绿色食品产销协会,主要是对全乡生产的绿色果品、蔬菜、蘑菇等进行深加工,进入市场,创"绿苑"食品品牌。本乡群众文化体育工作有良好的基础,年年举办五月鲜花歌咏大赛、节日文艺汇演等。从2002年起,年年举办秋季全民运动会,设篮球、拔河、乒乓球、羽毛球、军旗、象棋、接力跑等13个比赛项目。
2004年大安山村投资120万元兴建了文化体育中心广场。现在,8个村全都建设了文化广场,为山区人民提供了集文化、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好去处;8个村组建了秧歌队或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已成为全乡人民健康向上的新时尚。乡卫生院大楼、派出所、供电所的改造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改善了山乡百姓就医难、办事难的问题。 2003年、2005年大安山乡党委被评为房山区六好乡镇党委、房山区文明之乡。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5年还被评为北京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06年大安山乡确立 "旅游之乡、林果之乡、文明之乡"的发展战略,以建设"旅游之乡、林果之乡、文明之乡"为发展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