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屿山 (选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离岛区议会

图片来自news

大屿山(Lantau,代号:T01),是香港离岛区议会属下的选区,1982年设立,1994年采用现名,现任区议员为离岛区议会主席兼新界社团联会成员余汉坤

沿革

大屿山选区于1982年成立,是香港最早期的选区之一,当时名为大屿山及邻岛。由于成立初期机场核心计划尚未构思,东涌大澳赤鱲角都是人口稀疏,尚未开发的乡村社区,当时大屿山选区除青洲仔半岛之外,涵盖全大屿山,以及北部的赤鱲角榄洲和南部除长洲坪洲以外的周边海岛。

1985年区议会选举,大屿山选区分拆成南北两区,其中南部名为梅窝及离岛,北部则名为东涌及大澳,参考1986年中期人口普查报告所记载的区议会分界地图,两区大约以石壁附近划分、经凤凰山大东山二东山至莲花山附近的山径向北拉直线作分界[1]

1988年区议会选举,随著愉景湾发展区大致完成,于该处设有投票站,至1991年区议会选举原属梅窝及离岛的愉景湾自此划出并独立成愉景湾选区至今,而南边部份再更名为梅窝、大屿南及邻岛

1994年区议会选举,因东涌赤鱲角受机场核心计划建设影响而令多村清拆和搬迁,东涌和大澳选区选民数目大幅下降;当局把南北大屿山统一成现今的大屿山选区,当届选举由周转香当选。

1999年区议会选举,随著机场核心计划大致发展完成,外来人口迁入东涌新市镇,东涌和赤鱲角两地再度划出大屿山选区,另立为东涌新市镇选区。当届周转香转战东涌新市镇选区,本区则有两人参选,分别是前东涌及大澳的区议员张志荣,以及前区议员袁哲之的老婆崔佩文,最后崔佩文以百多票之差胜过张志荣当选。

2003年区议会选举,邻近东涌乡郊一带的逸东邨划为逸东选区,形成现有的大屿山选区主要版图,范围有所减少。崔佩文因为年初的村代表选举失利,放弃连任,改为支持朱昌熙出选。[2]今次的对手是有新社联支持的黄福根,黄刚刚在村代表选举击败崔的老公袁哲之。最后黄福根再下一城,成功当选。

2007年区议会选举,崔佩文再次参选,结果黄福根以过六成得票当选。2007年区议会选举,无党派马雪芬参选挑战黄福根,结果以黄近过七成六得票当选。

2015年区议会选举,原委任议员余汉坤转战直选,接棒退休的黄福根。余本身既是大澳原居民,又是乡议局前主席刘皇发的女婿,最后余以超过一半票数力压其他3人当选。

2019年区议会选举,邻近东涌乡郊一带的满东邨一带划入逸东邨所属的满逸选区,本区范围再次减少。余击败来自民主派的主要对手冯小燕(而另一名候选人何恩清则是冯的“Plan B”),成功连任。当中余在大澳的得票占优,而冯在梅窝得票较多,另外三个位于东涌、塘福及贝澳的点票站则由余氏在东涌和塘福领先,冯氏在贝澳领先。

范围

大屿山选区是离岛区内面积最大的,亦是全港最大的选区,东至小蚝湾梅窝,西至大澳石壁分流,另同时包括长洲以西的数个无人岛屿(索罟群岛石鼓洲)。与其相连的选区有东涌五区(东涌南东涌中东涌北满逸逸东邨北)、愉景湾坪洲及喜灵洲以及跨区(荃湾区)的马湾选区;并可隔海与长洲南丫及蒲台以及屯门区三圣选区和跨境(广东省珠海市)的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投票地点

由于大屿山选区幅员过于广阔,为顾及区内各乡需要,在主权移交前后时间均设立九个投票站,分布于大澳中华基督教会大澳小学大澳䃟头村村公所)、沙螺湾沙螺湾乡公所)、东涌乡郊(医疗辅助队东涌训练中心)、小蚝湾牛牯塱三乡合作社)、昂坪宝莲禅寺大澳厅)、梅窝梅窝体育馆)、塘福塘福乡公所)和贝澳杯澳公立学校)八个乡镇。2019年区议会选举,该区新增长洲海傍街体育馆的域外票站(基于澄碧邨石鼓洲以街渡连接长洲),令票站数目增至十个。

参考文献

  1. Hong Kong 1986 by-census District Board district tabulations..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2. [2003-11-10] 民建联乡事派力抗政党抢攻. 文汇报. 2003-11-10 [202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