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庾岭
|
|
|
大庾岭( Dà yǔ lǐng ),即庾岭要塞,为南岭中的“五岭”之一。有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台的要塞和唐代张九龄在梅岭建立的梅关。《南康记》说横浦关离“南野县大庾岭三十里”就是称要塞部分。后来以之称呼大山和山脉。
大庾岭山脉:五岭之一的大庾岭是中国南部以庾岭(梅岭、东峤山)为代表性段落的大型山脉,位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跨越赣州市—韶关市的重要地带,为五岭之一。腹地在江西省大庾县(后改称大余县)——广东省南雄市。
狭义大庾岭山脉:即庾岭山脉,大余县网站介绍县城在庾岭北麓,梅关要塞在江西赣州大庾县县城——广东韶关南雄市之间,因此它的主体在大庾县——南雄县之间,不包括崇义县—大余县之间的山脉。
广义大庾岭山脉:包括由崇义县—大余县之间、在湘粤边与诸广山斜交的一个山脉 ,作为大庾岭山脉的北支,把传统所定的范围扩大了一倍。其北方是诸广山脉(在罗霄山脉的南段)。
它为花岗岩断块山,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公尺左右。是珠江水系的浈水与赣江水系的章水的分水岭。
区分层次
区分不同层次:第一,大庾岭有两个含义:早期指要塞:即庾岭要塞,有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台的要塞庾岭和唐代张九龄在梅岭劈山开道修建新的方便型关隘--梅关。《南康记》说横浦关离“南野县大庾岭三十里”就是称要塞部分。后来以之称呼大山和山脉。
第二,大庾岭山脉的腹地部分为庾岭,庾岭(大山即广义庾岭)的要地部分有汉代庾岭和梅岭。庾岭分为要塞和大山两种所指:早期是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台于此驻守;后也称呼所在大山。
第三,广义庾岭的一个重要段落为梅岭(梅岭在江西省大余县梅关镇——广东省南雄市区之间的),唐代宰相张九龄奉诏在梅岭劈山开道,建立一个关隘--梅关,有梅岭古道。——不要混淆不同的岭,又如越城岭山脉有很多地名称岭,其腹地就有八步岭、金字岭等。庾岭与梅岭大小不同,梅岭及梅关是唐代张九龄在劈山开道新建的地方。
第四,区分大庾岭山脉与庾岭山脉:后者是狭义的大庾岭山脉。大余县网站介绍大余县城在庾岭北麓,因此它的主体在大庾县——南雄县之间,不包括崇义县—大余县之间的山脉,而包括它的是广义大庾岭山脉,是当代人的扩大名称了。
位置境域
大庾岭为南岭中的“五岭”之一,其中的代表性段落即庾岭(只是大庾岭的一段),因岭中多梅花,亦称梅岭,有梅岭古道。介于江西赣州市的大余、信丰、崇义、全南和广东韶关市的仁化、南雄等地之间。主体在江西省大庾县(后改称大余县)。其北方是诸广山脉(是罗霄山脉的南段) 。
山体大致呈北东一南西走向,并分两支展布:
南支就是庾岭山脉,即传统所说的大庾岭山脉或狭义大庾岭山脉。大余县网站介绍大余县城在庾岭北麓,而且梅关要塞在江西赣州大庾县县城——广东韶关南雄市之间,因此它的主体在大庾县——南雄县之间,不包括崇义县—大余县之间的山脉。
它沿大余县南的赣粤边境绵亘,经信丰后折向东南行,到全南县境内与九连山衔接。
北方支由崇义县(在大余县之北)、大余向西南延伸,在湘粤边与诸广山斜交。这种说法是一些当代人的创作,把大庾岭山脉的范围扩大了一倍。
地质地貌
大庾岭发源于雩山一九连山隆起西南端,山体主要由震旦系的变余砂岩、变余沉凝灰岩、板岩、粉砂岩、硅质岩,寒武系的变余砂岩、板岩、条带状板岩、炭质板岩、黑色硅质岩,奥陶系的变余砂岩、板岩夹炭泥质灰岩、灰岩以及泥盆系的石英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白云岩等组成。并有二叠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晚侏罗纪二云二长花岗岩、黑云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等大量岩类侵人。
大庾岭盛产钨等有色金属,尤以岭中西华山钨矿驰名中外,被誉称为“钨都”。
大庾岭山体较为破碎,地势也不太高,多数地区海拔在60()一800米之间,尤其是山间的小盆地、谷地、隘口,地势更低。如小梅关、池江谷地等,就是现今沟通赣粤省际公路所经之地,成为岭南与岭北的交通要道。有些山峰海拔达千米。
主要山峰
主要山峰有:江西崇义与广东仁化、湖南汝城之间的范水山,海拔为1560米;大余、崇义之交的天华山,海拔1384米;大余和仁化间的南山,海拔1302米;大余、崇义间的云山,海拔1276米;大余境内的月光背、斋庵岭、山牛塘、海螺岗和帽子峰,海拔分别为1202米、1191米、1133米、1120米与1058米;崇义与大余间的油山,海拔1072米。
地理位置
Ta-yu Mountains亦作Dayu Ling。又称梅岭(Meiling)。原古道经庾岭之山脊筑有一雄关,今谓之大梅关。大梅关现尚存有数里的石板古驿道,道旁多梅树,亦称“梅岭”,为著名的风景区。后开通的粤赣公路,经过庾岭之地,谓之小梅关,小梅关高约400公尺,为江西、广东间主要通道。
庾岭山脉为著名钨矿产地,储量占中国的1/2以上,仅大余县境就有国有四大钨矿,大余因之也被称为“世界钨都”。
人文历史
大庾岭以庾岭为代表性段落,二者是不同范围。庾岭古称梅岭、东峤、台岭。相传汉武帝时,有庾胜将军筑于此,因名庾岭。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以谪徒五十万征岭南,横浦关为第一塞之岭。秦使屠雎将兵十万守南楚之峤。秦末赵陀欲据越,移檄告横浦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者也。
汉武帝时,南越丞相吕嘉反,函封汉节至大庾,使杨仆讨之,出豫章,下横浦。盖逾岭而南也。
晋义熙六年(410),始兴相徐道覆以刘裕方北伐南燕,劝广州刺史卢循乘虚袭建康,曰:若裕平齐之后,自将屯豫章,遣诸将帅锐师过岭,恐君不能当也。
南朝梁太清末年(549),陈霸先为始兴太守,起兵讨侯景,遣其主帅杜僧明顿于岭上,霸先旋发始兴,至大庾。
隋开皇十年(590),番禺黎帅王仲宣反,围广州,遣其党据大庾,立九栅,诏裴矩巡抚岭南,矩至岭,击破之。
唐开元四载冬,左拾遗张九龄监督开凿新路,命道旁多植梅树,故又名梅岭。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白居易云:大庾多梅,南枝既落,北枝始开。是也。僖宗时,黄巢入广南,高骈请帅重兵繇大庾击贼于广州。 五代间驿路荒废。宋元祐间重修,蔡挺复命夹道植松,在岭上立关,名梅关。
景炎元年,叛将吕师夔等导蒙古兵度梅岭,败宋军于南雄。二年,蒙古将塔出等复以步卒入大庾,追二王,既而广州复为宋有。蒙古将李恒复以步骑由梅岭袭广州,至清远(今广东广州府属县),败宋兵,遂入广州。
明初,陆仲亨以赣州之师逾大庾,破韶州。
所谓五岭,史书记载互有出入,综合《广州记》《南康记》《舆:地志》《水经注》诸家所说,五岭的具体位置是:大庾岭,在今江西省西南角的大余县南境,与广东省南雄市接壤,为粤赣交通要道,秦时的横浦关即在此岭之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