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狼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狼毒 |
中文学名:大狼毒 拉丁学名:Monotropa uniflora L. 别称:格枝糯、乌吐、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属:大戟属 |
大狼毒,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Mazz.的根。分布于云南。具有化瘀止血,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创伤出血,跌打肿痛,瘰疬,疥癣。[1]
形态特征
大狼毒:又名搜山虎、土瓜狼毒。多年生草本,高35-55cm。全株含白色乳汁。根圆锥状或圆柱状,直径1-3cm,外皮淡褐色,无侧根或有少数侧根。茎簇生或单一,圆柱形,绿白色,红色或下部绿白而上部有紫红晕,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单叶互生;无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椭圆状长圆形、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8cm,宽0.7-1.9cm,先端短尖而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有时带红晕。花浅黄色,花序顶生或近顶腋生;顶生花序具5-9枚花梗排列成伞形,基部具5-9枚叶状苞片,成两轮;腋生花梗单一,花梗顶端着生一杯状花序或再作2-4伞状分枝;总苞淡绿黄色,具纵棱,先端5裂,裂片倒卵形,先端微凹或全缘;外侧腺体4-5枚,长圆形,橘红色或杏黄色,内面具白丝毛;雄花多数,通常1-3雄蕊伸出腺体之上,花丝顶端分叉成2个花药;中间雌花1朵,花梗较花丝长,伸出总苞外,子房近球形,密被刺毛,花柱3枚,柱头2叉。蒴果三棱状球形,具小疣状突起及红色刺毛;种子卵形,赭红色,长约5mm,一端具明显白色种阜。花期夏季。
生长环境
生于原野、山坡路旁或向阳草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分布范围
产广西、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根长圆柱状,圆锥状至纺锤状,直径1-8cm,外皮黄褐色,具纵皱纹。粉质,断面黄白色,具凹凸相间的同心环纹。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搽疥癞疮。”
2、《云南中草药》:“止血,消炎,消肿。治外伤出血。”
3、《全国中草药汇编》:“泻下逐水,外用止血止痒。主治创伤出血,淋巴结核,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癣疥。”
毒性
我国《本草纲目》载巴豆有毒,并将狼毒、大戟、泽漆、甘遂、续随子、蓖麻列入“毒草”卷,油桐、麻疯树等也有较强毒性,木薯、乌桕等的中毒也较常见。这些有毒植物在我国均有较广泛地分布,多有长期药用历史。我国对大戟、狼毒、乌桕、泽漆等也进行过研究。大戟科植物有多方面的毒性作用,最引入注意的是巴豆种子的油和大戟属植物多有白色的乳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红肿、发炎,并且有促癌作用,即能促长已发生诱发的细胞组织发生癌变。巴豆可引起强烈呕吐、腹泻、以致虚脱;蓖麻毒性更大,少量即可致死。蓖麻毒素(ricin)是其中毒性最强的物质。
参考来源
- ↑ 警惕:中药大狼毒有毒,不可内服!, 中医中药网,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