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紫花针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紫花针茅(学名:Stipa purpurea Griseb.)是禾本科针茅属多年生密丛草本植物。须根较细而坚韧。秆细瘦,高可达45厘米,基部宿存枯叶鞘。叶鞘平滑无毛,长于节间;基生叶舌端钝,秆生叶舌披针形,叶片纵卷如针状,下面微粗糙,圆锥花序较简单,基部常包藏于叶鞘内,长可达15厘米,分枝单生或孪生;小穗呈紫色;颖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外稃背部遍生细毛,顶端与芒相接处具关节,基盘尖锐,密毛柔毛,芒两回膝曲扭转,第一芒柱遍生长柔毛;内稃背面亦具短毛。7-10月开花结果。

大紫花针茅分布于中国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帕米尔东部及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分布。 多生于海拔1900-5150米的山坡草甸、山前洪积扇或河谷阶地上。

草质较硬,但牲畜喜食,由于耐牧性强,产草量高,可收贮青干草,是草原或草甸草原地区优良牧草之一。

大紫花针茅形态特征

紫花针茅多年生密丛草本。 须根较细而坚韧。秆细瘦,高20-45厘米,具1-2节,基部宿存枯叶鞘。叶鞘平滑无毛,长于节间;基生叶舌端钝,长约1毫米,秆生叶舌披针形,长3-6毫米,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结合,均具有极短缘毛;叶片纵卷如针状,下面微粗糙,基生叶长为秆高1/2。

圆锥花序较简单,基部常包藏于叶鞘内,长可达15厘米,分枝单生或孪生;小穗呈紫色;颖披针形,先端长渐尖,长1.3-1.8厘米,具3脉(基部或有短小脉纹);外稃长约1厘米,背部遍生细毛,顶端与芒相接处具关节,基盘尖锐,长约2毫米,密毛柔毛,芒两回膝曲扭转,第一芒柱长1.5-1.8厘米,遍生长约3毫米的柔毛;内稃背面亦具短毛。颖果长约6毫米。花果期7-10月。[1]

大紫花针茅主要变种

大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 var. arenosa Tzvel.)与紫花针茅之主要区别为小穗及花均较长大,颖长1.7-2.5厘米,外稃长1.2-1.4厘米。分布于中国西藏。多生于海拔4500-5000米的砂砾地。

大紫花针茅生长环境

大紫花针茅多生于海拔1900-5150米的山坡草甸、山前洪积扇或河谷阶地上。系寒旱生植物。在中国西藏广泛生长在阿里中部、羌塘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高山地带及藏南高原湖盆区,属寒冷半干旱的高寒草原,生长地区海拔4500-4800米,气候寒冷干燥,为典型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40℃,≥0℃年积温不足1500℃,≥10℃年积温小于650℃,无霜期9-50天,降水量150-300毫米。土壤为高山草原土,pH8.0-8.7。紫花针茅做为建群种组成紫花针茅、紫花针茅一小嵩草、紫花针茅+青藏苔草、紫花针茅一变色锦鸡儿+金露梅、紫花针茅一羊茅等草地型。在西藏阿里南部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西段之间的冰川洪积平原和山地,海拔3500-4900米温凉干旱的山地荒漠草原,年平均气温0-3℃,≥0℃的年积温在200℃左右,无霜期81-123天,年降水量100-170毫米,在以变色锦鸡儿为建群种的群落中,紫花针茅以主要伴生种出现。

大紫花针茅在中国新疆,紫花针茅生长天山南坡的亚高山、高山带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帕米尔高山带的干旱阳坡、半阳坡丘陵平缓的高原剥蚀面、微凹的湖盆和宽坦的阶地。其伴生种有早熟禾、线叶嵩草、寒生羊茅等。在天山北坡,海拔3100-3600米的高寒草原上,可形成单优势种的紫花针茅草地型或紫花针茅+寒生羊茅草地型,群落盖度20%-35%,草层高5-15厘米,产鲜草1200千克/公顷;在昆仑山中段,海拔3500-4000米,紫花针茅与新疆银穗草、窄果嵩草等组成高寒草原类草地。[2]

大紫花针茅分布范围

大紫花针茅分布于中国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帕米尔东部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斯坦地区也有分布。

大紫花针茅生长习性

紫花针茅在中国新疆,紫花针茅5月中、下旬开始萌发长叶,7月生长迅速,8月抽穗开花,9月中、下旬地上部全部干枯。生长期120天左右。

大紫花针茅主要价值

大紫花针茅抽穗开花之前,茎叶柔软,适口性好,含粗蛋白质高,粗纤维少,营养价值比较高,各种家畜都喜采食。青鲜时,牦牛、马、驴最喜食,羊也采食;干枯后,羊、马食其干草。种子成熟后,尖锐的针芒可刺入羊特别是羔羊的皮肤,引起创伤,降低被毛的质量,犊牛食其草籽可引起结膜炎。因此,秋季不宜在紫花针茅为建群种的草场上放牧羔羊牛犊;对马无害,故可先牧马群,踏趟草场后,再放牧其他家畜。大

大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在西藏草地类型中面积最大,产鲜草1500-2250千克/公顷,占西藏天然饲草全年总贮量的18%左右,对西藏的畜牧业有较大的影响,是藏系绵羊的主要放牧草场。[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