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翼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7月11日 (日) 14:53 由 Ma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翼豆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大翼豆

學 名:Macroptilium

lathyroides (Linn.) Urban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 目:薔薇亞目

科:豆科

亞 科:蝶形花亞科

族:菜豆族

亞 族:菜豆亞族

屬:大翼豆屬

種:大翼豆

命名者及年代:(Linn.) Urban,1928

大翼豆(dà yì dòu),學名:Macroptilium lathyroides (Linn.) Urban,異名:Phaseolus lathyroides Phaseolus semierectus Phaseolus lathyroides var. semierectus Macroptilium lathyroides var. semierectum ,是豆科大翼豆屬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莖密被短柔毛。羽狀複葉;托葉披針形,脈紋顯露;小葉片狹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無毛,花成對稀疏地生於花序軸的上部;萼齒短三角形;花冠紫紅色,旗瓣近圓形,翼瓣白色瓣柄,莢果線形,密被短柔毛,種子斜長圓形,7月開花,9-11月結果。 原產熱帶美洲中國廣東福建有栽培。廣泛栽培於熱帶、亞熱帶地區。適宜於年雨量750-2000毫米的地區種植,耐瘦瘠的酸性土。 大翼豆可作覆蓋作物,可作混合飼料。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1]

大翼豆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0.6-1.5米,有時蔓生或纏繞,莖密被短柔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披針形,長5-10毫米,脈紋顯露;小葉狹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厘米,寬1-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短柔毛或薄被長柔毛,無裂片或微具裂片;葉柄長1.5厘米。

花序長3.5-15厘米,總花梗長15-40厘米;花成對稀疏地生於花序軸的上部;花萼管狀鐘形;萼齒短三角形;花冠紫紅色,旗瓣近圓形,長1.5厘米,有時染綠,翼瓣長約2厘米,具白色瓣柄,龍骨瓣先端旋卷。莢果線形,長5.5-10厘米,寬2-3毫米,密被短柔毛,內含種子18-30顆;種子斜長圓形,棕色或具棕色及黑色斑,長約3毫米,具凹痕。花期7月,果期9-11月。

大翼豆產地生境

大翼豆 分布於中國廣東、福建有栽培。原產熱帶美洲,已廣泛栽培於熱帶、亞熱帶地區。

喜歡強光照,但與高杆牧草混生也能生長良好。晝夜氣溫25-30℃時營養生長茂盛,晝夜溫差達10-12℃時籽粒飽滿,千粒重提高10。盛夏性能良好。在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的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生長最好,少於500毫米或大於3000毫米則生長不良。耐酸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pH為4.6-8.0的各種類型土壤上均能生長,但以肥沃土壤有利生長。耐旱性良好,耐鹽鹼性能差。

不耐寒,但能耐輕霜。莖葉受霜凍後凋萎,但翌年春季仍可從莖基部長出新枝,正常生長,氣溫降至-9℃時,仍有60-83的植株存活。在-3℃的氣溫下葉片枯黃,嫩枝受凍害,但老莖蔓不死。耐踐踏,適宜與禾本科牧草混播放牧利用,也可單播。

大翼豆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大翼豆種子硬實率占40-70,不進行任何處理的種子發芽率只有26.6%。清水浸泡24小時後發芽率為38.2,機械磨擦劃傷種皮發芽率59.8,濃硫酸處理3分鐘發芽率65.4,濃硫酸處理15分鐘,發芽率由18上升到94。在草地上,經過燒草處理後的大翼豆種子,發芽率比不燒草處理的提高20倍。處理後的種子,建議接種豇豆屬的根瘤菌後播種。盆栽接種根瘤菌試驗獲得過於物質增產40,植株含氮量提高29的結果。常用的接種方法是泥炭菌劑與種子混合均勻,用1的甲基纖維素膠液粘着劑,用鈣鎂磷肥作丸衣材料種子球化後播種。可以提高結瘤率,增加固氮能力,早定植,形成優勢群落。接種根瘤菌的大翼豆,每年所固定的氮為100-170千克/公頃。3周齡植株生長所需要的氮素,43-50從土壤中獲得。15周齡後從土壤中吸收2-4的氮素。

大翼豆 播種:大翼豆耐粗放的耕作條件,在同等的播種條件下,可比其它牧草早髮根定植,形成群落優勢,用於打草地或放牧地。用翻耕或重耙處理地表,也可用草甘磷殺滅原生植被後,採用條播、點播或撒播的方式建植草地。

多採用春播或夏播,3-7月份均可播種,但早播有利於生長。條播行距40-50厘米,播種深度1-2厘米,播種量6-7.5千克/公頃。留種地用1米×1.5米的規格點播,播種量25-50克,每穴定植一株。施農家肥15000-22500千克/公頃,過磷酸鈣225千克/公頃作基肥。用播籬攀纏,通風透光良好,可以提高結實率,增加籽粒產量。當年播種的植株,開花結籽與縮根兩年生相比,生長時間雖短,但開花期集中,種子產量比二年生的產量高。一般大翼豆種子產量300-375千克/公頃。種子地應選擇排水良好,土壤肥力偏瘠,特別是全氮肥量偏低(0.08左右),有機質1.5以下的土壤播種。也可撒播。苗期生長慢,注意防除雜草。生長期間施鈣鎂磷肥375-450千克/公頃,氯化鉀75-150千克/公頃,不施氮肥。每年可刈割2-3次,留茬高30厘米以利再生。

大翼豆栽培技術

大翼豆施用氮、磷、鉀的複合肥400千克/公頃,在磷、鉀缺乏的土壤上相應加大用量。有效磷的水平低,直接影響大翼豆的根瘤固氮效能。在pH值很低的地方,施用石灰2000-4000千克/公頃。施用氮素30-50千克/公頃。可以解決混播禾本科牧草早期對氮的需要,但過多地施用氮肥,組合中禾草的競爭能力提高,則抑制大翼豆的生長;施鈣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鋁和鈣可以促使大翼豆節間伸長和氮的含量提高。

大翼豆主要價值

經分析測定,整株不同部位的營養成分不同,整株粗蛋白質含量在16%-21%。花期乾物質中含粗蛋白質19.1%、粗脂肪4.7%、粗纖維26.6%、無氮浸出物35.3%、粗灰分11.3%、鈣1.15%、磷1.04%。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牛、羊、馬等草食動物均喜食。用翻耕或重耙方法處理天然植被後播種大翼豆,無論混播或單播,都可形成群落,覆蓋率達80-90%,高的可達100,當年可刈割1-2次,也可控制放牧利用。第2年以後可刈割4次左右,年產草量一般在15.0噸/公頃左右,高的可達47.0噸/公頃(刈割2次)。在肥沃的地塊上單播,產草量潛力是很大的,產草量達52.5噸/公頃。並且大翼豆葉量豐富,莖葉柔軟,在廣西各地試種利用證明,水牛、黃牛都喜採食。放牧肉牛和奶牛都適宜,在秋冬季節,牛群更愛選擇採食。打草鮮餵和調曬乾草適口性都很好。

大翼豆作為放牧牧草已為人們所認識,但它作為草地利用的同時,自身良好的固氮性能大大地改善草地土壤的氮素供應,改進混生禾草對氮素營養的需要。它具有發達的根系和充足的根瘤,用丸衣化接種根瘤菌後點播,出苗2個月後10株平均結瘤28個,根瘤圓大粉紅色,固氮性能良好。種植過大翼豆1、2、3年後的酸性粘紅壤土,含氮量分別提高13.0%、20.0%、65%,有機質分別提高13.6%、23.0%、73.3%。單播生長3年後的改良地,土壤結構由原來的塊狀或片狀結構變成團粒結構,土壤顏色由磚紅色向黑褐色轉變,保水保肥能力改善。 大翼豆可作覆蓋作物。

參考來源

  1. 大翼豆,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