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象山」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
[[File:大象山.jpg | thumb | 300px | 右 |大象山 <br>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A4%A7%E8%B1%A1%E5%B1%B1&step_word=&hs=0&pn=7&spn=0&di=1386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514396112%2C266135530&os=249055041%2C1704698388&simid=3329018145%2C65550608&adpicid=0&lpn=0&ln=1484&fr=&fmq=161098316747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8018050%2F0b015e7107a94e04b80342006027c28e.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ODAxODA1MC8wYjAxNWU3MTA3YTk0ZTA0YjgwMzQyMDA2MDI3YzI4ZS5qcGc%3D%2Fsign%2F04767bc235aa9cc6f419632%26refer%3Dhttp%3A%2F%2Fss2.meipian.me%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13575264%26t%3D7b75171805763428e6ade30d182d3368&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4jtrtwg_z%26e3BvgAzdH3F8g6isboh&gsm=8&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圖鏈接]  ]]
  
  

於 2021年1月18日 (一) 23:23 的修訂

大象山
原圖鏈接


大象山甘谷大象山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城郊五華里處。山巒正看如旗,橫看如龍,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有一石胎泥塑大佛而聞名。甘谷大佛石窟造像可遠溯至北魏,具體年代無從稽考。 為國家4A級重點名勝保護區。

中文名甘谷大象山地 址天水市甘谷縣城郊五華里處級 別國家4A級重點名勝保護區名 勝大象山石窟成型時間北魏(公元386-577年)完善時間盛唐(公元8世紀上半葉)

目錄

1 景區風貌 2 附近旅遊景點

景區風貌

© 2021 Baidu - GS(2019)5218號 - 甲測資字1100930 - 京ICP證030173號 - Data © 長地萬方

甘谷大象山

大佛洞窟兩旁,依山附勢修有長廊,如同一條腰帶。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 現存二十二個窟龕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和設高壇基,並有僧人修行的禪窟,這是大象山窟龕特殊之處,在全國也很罕見。 甘谷大象山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境內距縣城五華里處,那裡有一座正看如旗,橫看似龍的山巒拔地而起,舊名文旗,現名大象山。 山上松檜叢生,丁香溢彩,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據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三百多年。 大佛洞窟兩旁,依山附勢修有長長的走廊,如同一條腰帶。 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現存二十二個窟龕,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和設高壇基,並有僧人修行的禪窟,這是大象山窟龕特殊之處,在全國也很罕見。 甘谷大佛為釋迦牟尼佛。大象山自從以大佛聞世更名後,世人一直沿稱大像山。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歷史、典故後,根據釋迦牟尼「乘象入胎」的傳說,認為起名大象山更為確切。雖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義深遠。從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為大象山了。 大象山正看如旗,橫看似龍,舊名文旗 。山上松檜叢生,丁香溢彩,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一洞窟,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為釋迦牟尼佛,大佛身高二十三米三,腰寬十米四,和顏善目,儀容莊重,臉型豐頤,雙耳垂肩,螺發肉髻,體魄雄偉,斜披袈裟,唇旁短須呈蝌蚪狀,結跏趺坐於蓮座之上, 安詳而寧靜迎接來往遊客。大佛石窟開鑿確切年代無從稽孝。據有關資料和出土文物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甘肅省博物館石窟藝術專家曾對大佛詳細觀測認定,系盛唐文物。 由此可風,甘谷大象山石窟始鑿於北魏,一直到盛唐才更趨完美,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三百多年。

附近旅遊景點

伏羲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天水 大地灣遺址 甘谷大像山石窟 麥積山 麥積山森林公園 仙人崖 炎帝陵 馬跑泉 秦安興國寺 卦台山 曲溪 淨土寺 天水師範學院 天水南郭寺 石門山 千佛洞 水簾洞

相關視頻

貴州大山裡的石頭自然形成的大象山


標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