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刚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金刚藤 |
中文名称:大金刚藤 拉丁学名:Dalbergia dyeriana 别称:大金刚藤黄檀 科:豆科 属:黄檀属 |
大金刚藤(学名:Dalbergia dyeriana ),是豆科、黄檀属的大藤本。小枝纤细,无毛。总花梗、分枝与花梗均略被短柔毛,花萼钟状,略被短柔毛,渐变无毛,萼齿三角形,花冠黄白色,各瓣均具稍长的瓣柄,旗瓣长圆形。荚果长圆形或带状,扁平,干时淡褐色,种子长圆状肾形。花期5月。产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生于山坡灌丛或山谷密林中,海拔700-1500米。
信息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命名者及年代:Prain ex Harms ,1900
形态特征
大藤本。小枝纤细,无毛。
羽状复叶长7-13厘米;小叶(3-)4-7对,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2.5-4 (-5)厘米,宽1-2 (-2.5)厘米,基部楔形,有时阔楔形,先端圆或钝,有时稍凹缺,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疏被紧贴柔毛,细脉纤细而密,两面明显隆起;小叶柄长2-2.5毫米。
圆锥花序腋生,长3-5厘米,径约3厘米;总花梗、分枝与花梗均略被短柔毛,花梗长1.5-3毫米;基生小苞片与副萼状小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脱落;花萼钟状,略被短柔毛,渐变无毛,萼齿三角形,先端钝,上面2枚较阔,下方1枚最长,先端近急尖;花冠黄白色,各瓣均具稍长的瓣柄,旗瓣长圆形,先端微缺,翼瓣倒卵状长圆形,无耳,龙骨瓣狭长圆形,内侧有短耳;雄蕊9,单体,花丝上部1/4离生;子房具短柄,被短柔毛或近无毛,有胚珠1-3粒,花柱短,无毛,柱头小,尖状。
荚果长圆形或带状,扁平,长5-6(-9)厘米,宽1.2-2厘米,顶端圆、钝或急尖,有细尖头,基部楔形,具果颈,果瓣薄革质,干时淡褐色,对种子部分有细而清晰网纹,有种子1(-2)粒;种子长圆状肾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花期5月。[1]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灌丛或山谷密林中,海拔700-1500米。
分布范围
产于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有毒植物
《本草纲目》中记载相思子、云实、黧豆、肥皂荚等有毒,如相思子食之可令人呕吐,云实花多食令人狂走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食用经加工处理去毒后的某些毒性不大的植物部分,或利用其营养成分作为牲畜饲料,但往往可因食用前处理不当而致中毒。这类中毒事故在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每年都有发生,如菜豆、海刀豆、狗爪豆和猪屎豆等种子造成人、畜食用中毒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它们作为一类既可食用又具一定潜在危害的特定有毒植物是值得注意的。在华北、西北等牧区,豆科植物是一类普遍分布的植物或引种种植并有价值的放牧饲料。但应指出的是其中也有一些含有毒成分,在牲畜大量或长期食用时可能产生危害,出现各种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例如疯马豆、小花棘豆、甘肃棘豆、黄香草木樨、杂种车轴草和救荒野豌豆等均有一定的危害,其程度除了牲畜自身对毒物的吸收、解毒和排泄等因素外,还与植物的地理分布、季节和其他饲料的补充等多种因素有关,往往发现不及时或处治不当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豆科有毒植物中,还有一类对鱼类和昆虫有高毒性的植物,如毛鱼藤是早已熟知的毒鱼和杀虫植物,所含有毒成分只为本科所特有。此外,还有许多豆科有毒植物一般不为人、畜所食用,只偶尔有误食中毒发生,但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证实其含有新的重要有毒成分或其他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如相思于是目前已知最毒的植物之一,一粒种子即可使人迅速死亡,对其有毒成分及作用机制均正进行深入研究。又如决明属(CassiaL.)、野百合属(CrotalariaL.)、金雀花属(CytisusL.)、刺桐属(ErythrinaL.)和羽扇豆属(LupinusL.)等属的部分种,因含有多种具生理活性的生物碱而表现出具有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的毒性,对这类植物的有毒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