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陈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陈岛,行政上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位于椒江区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

大陈岛由“上大陈岛”(面积7平方公里)和“下大陈岛”(面积4.89平方公里)组成,同属台州列岛。下大陈岛是大陈镇的驻在地。岛上森林覆盖率达50-60%,为省级海上森林公园。

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大陈岛只是一个普通的海岛,二战期间曾被日本占领。二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大挫国民政府,于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政府则迁至台北,但仍实际控治着大陈岛在内的大陆沿海诸多岛屿。

1950年代初的台海对峙中,大陈岛处于对峙的最前沿,军事地位相对提升,国民政府基于战备需求,开始在大陈岛上修建硬件设施,成果比较显著的是教育和卫生方面。1951年开始推展基础教育,开办了许多学校,并成立第一所中学中正中学。1953年卫生所成立,医疗资源和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岛上卫生环境和居民卫生习惯明显改善。

1955年2月,中华民国方面施行了大陈岛撤退,毁坏岛内设施,向台湾撤离[1],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大陈岛。

1956年1月,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向温州青年发出“组成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大陈岛”的号召。当年1月31日,首批227名青年登上大陈岛开始了垦荒生活,至1960年共有467名垦荒队员上岛垦荒。2013年1月6日,胡耀邦铜像在大陈岛揭幕。

地理环境

大陈岛为台州列岛106个岛礁中的主岛,分上、下大陈,二岛仅相隔2.5公里水道,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上大陈岛,又名上台,面积 6.6平方公里,丘峦起伏,主要种植甘薯、豆类,西南部有避风港湾。大陈镇驻地下大陈岛,距海门港52公里,又名下台,面积5.2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形为主,渔业发达,多渔船停泊,避风港湾设有台州渔业指挥部。最高峰凤尾山坐落岛西部,海拔228.6米。岛上岗峦起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独特,适宜度假、休闲观光和寻访史迹旅游

大陈岛是国家级中心渔港、省级森林公园和省海钓基地,岛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三大渔场,鱼汛期,岛四周千帆云集,桅樯如林,入夜,渔火万千,蔚为大观。素有“东海明珠”之美称。

大陈岛气候宜人,景观奇绝、海产丰盈、自然条件优越,尤适游客“游海岛、观海景、钓海鱼、吃海鲜、玩海水”,是人们观光、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夏秋季为登岛旅游的黄金季节。从1991年起,已多次举办“海钓节”。

岛上森林覆盖率达56%,年平均气温16.7°,具有典型的冬暖夏凉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环境。由于潮汐、洋流、风流和海洋生物的长期作用,形成了号称“东海第一大盆景”的甲午岩[2]、碧水细沙的帽羽沙、乌沙头海滨浴场和风景如画的屏风山、浪通门、高梨、下屿龙洞等众多海上奇观。

大陈岛历史神奇。大陈岛碉堡、水牢、战壕、坑道等战争遗址是一江山战役战场的历史见证,大陈岛青年垦荒队传奇及胡耀邦总书记亲临考察使该岛扬名中外。

大陈岛岛礁四周栖息着众多的石斑鱼、黑鲷、梭子蟹七星鳗、虎头鱼等享誉海内外的鱼类生物种群,是我省第二大渔场。其浪通门养殖基地是浙江省目前以大黄鱼、鲈鱼、真鲷等海珍品养殖为主的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大陈岛和一江山岛上还有丰富厚重的人文景观。有1955年一江山岛战役时留下的大量战争遗址,有青年志愿垦荒队员留下的垦荒史迹和纪念碑、胡耀邦纪念馆、宋美龄留下的美龄亭以及风力发电机群等。还有古文化遗址和海神宗教寺观,如天后宫、渔师庙等。

大陈岛旅游设施完善,岛上有数家宾馆,食宿称便。菜肴以小海鲜为特色,著名的有石斑和大陈黄鱼,尝一尝渔民腌制的鱼生、辣螺酱、蟹板等也相当入味。石斑鱼系活动于岛礁海域的定栖性鱼类,称海中珍品。

大黄鱼原为东海声名赫赫的大宗经济鱼类,渔汛旺发持续千年,因酷渔滥捕,80年代后几近绝迹。90年代发展网箱养殖,大陈海域生态环境优良,养殖的大黄鱼品质十分接近野生风味,经鉴定为名牌海产。旅游者如参观海洋养殖场,亲手抓一抓久违的大黄鱼,也是大陈游的一件惬意事。

视频

大陈岛 相关视频

解放大陈岛
大陈一日 台州大陈岛绝美航拍

参考文献

  1. 大陈岛 最后解放的城市,搜狐,2019-01-08
  2. 甲午岩传说,人民网,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