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大隅良典

增加 11,50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Good article}}
{{Infobox person
| name = 大隅良典 <br/> 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
| 研究領域 = [[细胞生物学]]
| alma_mater = [[東京大學]]
| 机构 = [[洛克菲勒大學]] <br> [[東京大學]] <br> [[基礎生物學研究所]] <br> [[綜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br> [[東京工業大學]]| known_for = [[ 细胞[[ 自噬]]的分子機制研究| awards = [[日本学士院獎]](2006)<br> [[朝日獎]](2008)<br> [[京都獎]]基礎科学部門(2012)<br> [[蓋爾德納國際獎]](2015)<br> ;[[文化功勞者]](2015);[[威利獎]](2016)<br>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br> ;[[文化勳章]](2016);[[生命科學突破獎]](2017)
}}
'''大隅良典'''(英語:Yoshinori Osumi,{{bd|1945年|2月9日|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学]]家。現任[[東京工業大学]]前沿研究機構特聘[[教授]]、第6位[[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ref name="Yoshinori-01">[https://www.u-tokyo.ac.jp/focus/ja/articles/t_z1402_00004.html 大隅良典先生に「東京大学特別栄誉教授」の称号を授与 ]</ref>等職。
2016年[[File: 大隅良 典_fig_v1.jpg |缩略图|right|310px|典]] 因「對[[細胞自噬]]機制的發現」成為21世紀第2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單人得主<ref name="Yoshinori-02">[https://pansciwww.asiacna.com.tw/archivesnews/106692 firstnews/201610035017.aspx 圖片 諾貝爾醫學獎 日本學者大隅良典獨得,中央社]</ref>,他是歷年 自:2016 [[ 諾貝爾生 理學或 :細胞自噬和 ]]第39位單人得主,也是繼2015年獲獎的[[大村智]]後,第4位拿下諾貝爾醫學獎的日本科學家。那時,他71歲的年紀,也遠高於歷年來得主的平均年齡58歲,相當不容易。<ref name="Yoshinori-03">[https://www.storm.mg/article/173404 大隅良典 :科學工作不一定能成功,勇於挑戰 酵母菌] ]精神很重要 ] </ref>
* '''大隅 良典的研究經歷坎坷,曾因成績不合格無法畢業''' (日語: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英語:Yoshinori Ōsumi,{{bd|1945年|2月9日|||catIdx=Osumi}}),[[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学家。現任[[東京工業大学]]前沿研究機構特聘教授、第6位[[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ref>http://www.u-tokyo.ac.jp/ja/news/topics/topics_z1402_00004.html</ref>等職。[[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
2016年[[大隅良典]] 因 * '''他被日本人稱作 對細胞[[自噬]]機制 搞科學 發現 宮崎駿 成為21世紀第2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單人得主<ref name="CNA1">[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0035017-1.aspx 諾貝爾醫學獎 日本學者大隅良典獨得] 中央社,2016年10月3日</ref><ref name="CNA2">[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0030378-1.aspx 大隅良典解析細胞自噬 創癌症治療契機] 一頭栽進冷門研究 中央社,2016年10月3日</ref><ref name="CNA3">[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0030436-1.aspx 大隅良典 最終 諾貝爾獎:做沒人做的事很快樂],中央社,2016年10月3日</ref><ref name="Nobel_Med_2016_En">[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6/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6]</ref><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1">[https://pansci.asia/archives/106692 2016諾貝爾生醫獎:細胞自噬和大隅良典的酵母菌]</ref><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2">[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6/11/blog-post_72.html 諾貝爾生醫獎大隅良典與細胞自噬]</ref><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3">[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74380 【201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特別報導】發現自噬作用機制]</ref>。肯定'''
==* '''[[ 大隅良典]] 為何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青睞? 與 [[細胞自噬]]'''<ref name="Nobel_Med_2016_En"/><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1"/><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2"/><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3"/>==* 細胞的「自噬作用」(以下或稱「[[細胞自噬]]」)是細胞對於自己的胞器進行分解、回收的機制。「[[自噬作用]]」機制:** 它能移除存活時間長的[[蛋白質]]、[[巨分子複合體]]、以及已退化或受損的胞器;** 它能調控飢餓狀態下細胞內非重要成分的消化及再利用,以及參與移除細胞某些成分以提供空間給新成分的各種生理過程;** 它是清除入侵[[微生物]]及毒性[[蛋白質]][[聚合物]]的重要[[細胞]]機制,因此在[[感染]]、[[老化]]、及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 [[ ''' 大隅 良典]]在1988年開始經營實驗室後,專注在研究[[酵母菌]]中負責降解[[蛋白質]]的[[液泡]],而這個機制就相當於人體中 [[溶酶體]]。** 1992年, [[大隅良典]]的實驗成功證明了[[酵母菌]]內存在[[細胞 自噬]] ,並在1992年發表了這個重大的突破。** 在[[酵母菌]]中分析了[[細胞 自噬]]的機制後,仍有個問題存在。其他的生物體是否也有類似的機制去調控呢?其實,在我們的細胞中存在著幾乎一致的機制。」讓人更長壽!'''
* [[細胞自噬]]利用清除和回收細胞內 =='''坎坷 物質機制 研究經歷 去調控重要的生理功能。大器晚成'''==[[ 細胞自噬]]若受到干擾,可能會導致[File: Yoshinori_GoChiJun_v2.jpg |缩略图|right|340px|[ 帕金森氏症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4031994 (圖片來源一)]]、[[第 https://kknews.cc/zh-tw/news/vqxv82.html (圖片來源 型糖尿病)<br> 合成圖:大隅良典(左)和宮崎駿(右))] ]] 和 其他 鏡頭下,大隅良典看上去遠比實際要 好發的疾病 [[細胞 他那 噬]]二十多歲在[[ 基因美國]] 留學時就保有 突變亦可能會造成[[遺傳疾病]]。而不正常 「專屬"鬍鬚"標誌」,在日本,有人叫他「搞科學 的[[ 細胞自噬宮崎駿]] 機制也與[[癌症]]有關。如今有許多研究正在研發以[[細胞自噬]]為標的的藥物以對抗許多的疾病。」!
=='''大器晚成 諾貝爾獎得主都有一段精彩 [[ 人生故事, 大隅良典]]'''<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2"/>==70多歲 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不同於那些順風順水 [[ 天之驕子, 大隅良典]]教授 的研究之路, 並非一帆風順 相對之下就顯得坎坷許多 * [<ref name="Yoshinori-11">[ https://kknews.cc/zh-tw/news/vqxv82.html 坎坷的研究經歷!諾獎得主 大隅良典]]出生於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終戰前的1945年2月9日 從小受到父兄的影響而啟發了對[[科學曾因成績不合格無法畢業 ]]的興趣。</ref>
* 1967 ==='''早 受父兄影響,啓發他對科學的興趣'''===[[File: Yoshinori_infant.jpg |缩略图|right|200px|[ 東京 https://kknews.cc/zh-tw/news/vqxv82.html 圖片來源:嬰兒時的 學]隅良典 ][[基礎科學]] 科畢業,1974 年獲大隅良典在二次大戰[[ 東京大學太平洋]] 理學博士學位。1974~1977 年間 戰爭終戰前的1945年2月9日 在恩師出生於日本[[ 今堀和友福岡縣]] ,他是家中四兄弟 引介下,老小。他的父親[[大隅 良典芳雄]] 遠渡美國,進入1972 年[[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九州]] 得主[[ 洛克菲勒 帝國 大學]]的工科教授。小時候,他的哥哥常常買科普書籍給他看,例如,[[ 艾德曼八杉龙一]] (Gerald Maurice Edelman) 研究室,擔任《生物的历史》、[[ 博士後研究員三宅泰雄]]3年。在美國的3年的《空氣的發現》以及[[ 博士後研究法拉第]] 並沒有好成績,也許是在摸索自己 研究方向,慶幸 《蠟燭的化學史》。除了從小受到父兄 影響 與此同時找到 那些科普書籍更啟發 日後奠定 研究基礎 對科學 材料 —— 興趣。<ref name="Yoshinori-11"></ref><ref name="Yoshinori-12">[[酵母菌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6/11/blog-post_72.html 諾貝爾生醫獎大隅良典與細胞自噬 ]]。</ref>
* ==='''從化學轉念生物 -- 返國後回到母校仍然是個坑'''===[[ File: Yoshinori_young.jpg |缩略图|right|200px|[http://china.caixin.com/2016-12-11/101025642.html 圖片來源:念 東京大 学時的大隅良典 ] ]] 長期以來 按照日本 學的制度,從1977擔任隅一直都很想當一位[[ 研究助理化學家]] 開始,1986 年升任。當他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如願以償進入[[ 講師東京大學]] ,1988 年轉至[[教養 部]](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生物 ]]擔任[[助理教授]] 的時候 成立自己的研究室 儘管他對化學充滿熱情 '''這年 已43歲''' 卻冷靜了下來思 。他 曾自嘲那是個「 認為現代基礎學科之一的化學體系已經發展 小的研究室 成熟了 只有3個人」 他不太可能幹出什麼大成就或大突破 於是, 在那裡蹲了4 年,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 決定轉去學生物
* 一直到1992 1967 ,22歲的大隅良典本科(大學)畢業後 獨立發表 接著又讀 第一篇有關「[[ 細胞自噬碩士]] 」的論文。 研究所, 然後 利用[[ 酵母菌京都大學]] 陸續找到了一系列控制「去讀[[ 細胞自噬博士]] 」的基因 研究所。在這期間,他表現一般,沒做出什麼東西來。1972年,由於論文沒有通過答辯,所以大隅沒有在京都大學拿到博士學位
* 大隅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 隨後在1996 年離開[[ 又回 東京大 學]],轉至位於[[岡崎]]的[[國立基礎生物學研究所]]擔任教授 学讀博士。花了兩年時間 ''' 次他順利畢業了(1974 他51歲了''' 畢業後, 在這完成了許多重要的 發現 ,直到2009 年退休 很難找到工作
* 然後同年(2009)轉至[[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綜合研究院、前沿研究機構擔任特聘教授至今。因 他曾感慨地說 對大隅而言 若當初沒有離開[[東京大 不只化 ]] 是坑 生物 許無法完成這些有關「是坑。<ref name="Yoshinori-11"></ref><ref name="Yoshinori-13">[[細胞自噬http://china.caixin.com/2016-12-11/101025642.html 50岁还是副教授,大隅良典荣膺诺奖之路 ]]」重要的發現。</ref>
===''' 獲得無奈之下,遠渡美國 -- 還是沒好成績'''===[[ 諾貝 File: Yoshinori_Edelman_v2.jpg |缩略图|left|200px|[http://story.kedo.gov.cn/c/2016-10-04/855240.shtml 圖片來源:年輕時的傑拉 生理學或醫學獎德·埃德爾曼 ] ]] 原因'''<ref name="Nobel_Med_2016_En"[[File: Yoshinori_Duve_v2.jpg |缩略图|left|200px|[http://><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1"story.kedo.gov.cn/><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2"c/><ref name="Nobel_Med_2016_Ch3"2016-10-04/>==855240.shtml 圖片來源:克里斯汀·德·迪夫 ] ]]* [[File: Yoshinori_Jazwinski.jpg |缩略图|left|200px|[http://story.kedo.gov.cn/c/2016 -10-04/855240.shtml 圖片來源:麥克·賈溫斯基 ] ]]當時日本的科研環境不太好,可以選擇的研究所職位很少。無奈之下,他拿著東京大學恩師[[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堀和友]] 頒給發現的推薦信,遠渡[[ 自噬作用太平洋]] (autophagy)機制的[[ 日本美國]],進入[[ 細胞生物 洛克菲勒大 ]][[ 大隅良典傑拉爾德·埃德爾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的研究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教授 3年(1974-1977年間)
== '''軼事:[[大隅良典]] 那時的埃德爾曼不僅長得帥,還道行高深,有很高的科研成就。他是1972年 的 [[ 鬍鬚]]''' ==* [[鬍鬚]]是[[大隅良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得主,獲獎 「註冊商標」 時候才34歲 始於他 是名副其實 美國博士後生涯<ref>[http://brh.co.jp/s_library/interview/62/ 自分を食べて生き残る細胞に魅せられて]</ref> 青年才俊
* 與水島家族的關係:** [[ 大隅 良典]] 來到美國 博士導師[[今堀和友]]師從[[水島三 郎]](1962 、1964 ,1974 [[ 諾貝爾 生理學或醫 學獎]]候選人)<ref>[http://www.nobelprize.org/nomination/archive/show_people.php?id=6339 San-ichiro Mizushima - Nomination Database]</ref>,故 頒給洛克菲勒 隅也是學、[[ 水島三一郎比利時]] 後裔 再傳弟子。此外,科學家[[ 水島三一郎克里斯汀·德·迪夫]] 的孫子(Christian de Duve)。他是[[ 水島昇溶酶體]] 曾是大隅 學生 發現者 並與大隅 也是第 同入選2013年個提出「[[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自噬]] 」這個概念的人
在美國的3年,看似前途大好的大隅並沒有好成績,也許是還在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大隅回憶自己在美國的日子是「我這輩子最艱難的時光」。語言並不是他主要的障礙,最大的問題是,他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大腸桿菌]],而埃德爾曼實驗室主要研究[[發育學]],對此他一竅不通,只能從頭學起。他抑鬱又苦悶地幹了一年半,這時候,實驗室裡來了一個名叫[[麥克·賈溫斯基]](Mike Jazwinski)的新同學。大隅打聽到他的研究方向是酵母細胞內的DNA複製,於是決定加入他的研究。 從那之後,大隅就和[[酵母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当时更没想到,他後來的研究竟会用酵母菌來研究細胞自噬。<ref name="Yoshinori-11"></ref><ref name="Yoshinori-12"></ref><ref name="Yoshinori-13"></ref> === ''' 升遷之路相當緩慢'''===大隅返國後回到母校[[東京大學]],按照日本大學的制度,從1977擔任[[研究助理]]開始,花了將近9年的時間,才在1986年升上[[講師]]。1988 年轉至[[教養學部]](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生物系]]擔任[[助理教授]],成立自己的研究室,他曾自嘲那是個「很小的研究室,只有3個人(他和他的兩個學生)」,他在那裡蹲了4 年,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這年他已43歲了''' -- 在那個年紀,很多學者已升任正教授職位了,而他才升至最基屬的職位。 一直到1992年,獨立發表了第一篇有關「細胞自噬」的論文。然後利用「酵母菌」陸續找到了一系列控制「細胞自噬」的基因。 隨後,他在1996年離開東京大學,轉至位於[[岡崎]]的[[國立基礎生物學研究所]]擔任教授,'''這年他巳51歲了'''。他在那裡完成了許多重要的 現,直到2009年退休。 到50歲時候的大隅,還只是個副教授 -- 可以說,50歲之前的大隅,其人生算不上成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必須尋求新的領域做研究,哪怕是很冷門的領域。」 然後,同年(2009年)轉至[[東京工業大學]]綜合研究院、前沿研究機構擔任特聘教授至今。因此,他曾感慨地說,當初若沒有離開[[東京大學]],也許無法完成這些有關「[[細胞自噬]]」重要的發現。<ref name="Yoshinori-12"></ref><ref name="Yoshinori-13"></ref><ref name="Yoshinori-21">[https://kknews.cc/zh-tw/science/ma9j6oz.html 大隅良典:大器晚成者 ]</ref> =='''做冷門研究,竟是劃時代的「細胞自噬」'''====='''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File: Yoshinori_in_Office.jpg |缩略图|right|300px|[https://kknews.cc/science/vnggk4.html 圖片來源: 大隅良典 於2016 :「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而非人人都想湊熱鬧的事! 」 ] ]]1977 ,大隅從美國回到日本跟隨Anraku教授開始從事研究之後,他就決心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他曾說:「在Anraku教授實驗室工作,我選擇了'''酵母液泡'''作為我的研究項目,因為還沒有人研究它。」<ref name="Yoshinori-31">[https://kknews.cc/science/vnggk4.html 那麼多科學家都在研究細胞自噬,為何只有大隅良典獨得諾獎?]</ref> ==='''「自噬」即「自我吞噬」'''===[[File: Yoshinori_autophagosome_v5.jpg |缩略图|right|300px|[ https://kknews.cc/science/aqem5j.html 圖片來源:細胞自噬簡略圖(原圖取自 諾貝爾 官方網站的圖例說明) ] ]]前面提過,197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 得 克里斯汀·德·迪夫 曾經在1963年提出「自噬(autophagy)」這個詞,它來自希臘語,auto-意為「自我」,phagein意為「吃」。自噬是一個涉及到細胞自身結構通過溶酶酵素體機制而被分解,機體細胞自我再生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能快速提供能量和材料用於應急,還能用來對抗病原體、清除受損結構,簡而言之,「自噬」 即「自我吞噬」之意。<ref name="Yoshinori-32">[https://www.iwiki01.com/1c59041115b4a31c/ 克里斯汀·德·迪夫 生平]</ref><ref name="Yoshinori-33">[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4031994 生命奧秘:細胞自噬或許開啟延年益壽大門 ] </ref> ==='''開啓人們對細胞自噬的重視'''===細胞自體吞噬這種概念是1960年代就提出來的,但是,當時科學家們研究這種現象有困難性,使得科學家們對此一直知之甚少。直到大隅的精巧實驗之後,人們才意識到它的機制,懂得了它的重要性。<ref name="Yoshinori-34">[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0/3/n8362436.htm 大隅良典為何獲得2016年諾貝爾醫學 ?]</ref> 以下就來談談大隅在這方面的突破。 ==='''開始觀察酵母菌'''===[[File: Yoshinori_in_Lab_v2.jpg |缩略图|right|300px|[https://news.ebc.net.tw/News/world/37774 圖片來源:在實驗室的大隅良 ] ]]1988年,大隅升任助理教授 ,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他主要致力於觀察酵母菌,做關於細胞液泡與囊泡內的蛋白質降解(degradation)的研究。液泡也是一種細胞器,它 酵母中的地位和人體中溶酶體的地位類似,而酵母細胞相對比較容易開展研究,因此[[ 斯德哥爾摩科學家]]們常拿酵母細胞當作人類細胞模型來做實驗。 但是,大隅正面臨一項挑戰:「酵母細胞很小,在顯微鏡下,它們的細胞器並不容易分辨出來。」 而此時的大隅甚至還不能確認在這種細胞內部是否存在自噬現象。<ref name="Yoshinori-31"></ref> ==='''証明自體吞噬過程存在於酵母細胞中'''===[[File: Yoshinori_research_v3.jpg |缩略图|right|300px|[https://www.nippon.com/hk/behind/l00169/ 圖片來源:大隅良典通過光學顯微鏡首次在酵母中觀察到自噬現象時的圖像(左),以及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圖像(右) ] ]]後來,大隅推論,如果能在[[自噬行為]]發 表談話 生的時候阻斷液泡中蛋白質分解的過程,那麼[[自噬體]]就會在液泡中累積,這樣就容易在顯微鏡下看見這些自噬體。因此,他培育出因突變而缺乏液泡降解酶的酵母細胞,並通過使細胞飢餓激發自噬。結果,實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幾個小時內,液泡中就充滿了細小的、未被降解的囊泡 這些囊泡就是自噬體。他的實驗證明酵母細胞中存在自噬現象。<ref name="Yoshinori-34"></ref> ==='''找 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File: Yoshinori_research_v2.jpg |缩略图|right|300px|[https://technews.tw/2016/10/04/yoshinori-ohsumi-nobel-prize/ 圖片來源 大隅良典和他的酵母照片 ] ]]發現自噬體後,大隅在1993年找到了一批和自噬有關的酵母突變體。在經過一系列出色的實驗之後,他利用麵包酵母找到了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將細胞自噬帶入了分子時代,並隨後開始致力於闡明酵母菌體內自噬作用的背後機制,並發現與之相似的複雜過程也同樣存 於我們人類的細胞內。 1993 輕世代中 被要求 大隅良典實驗室克隆了第一個自噬基因apgl(apg 是 autophagy 的縮寫)。他後續研究了數千酵母突變體,並確定了自噬過程必不可少的15個基因。<ref name="Yoshinori-31"></ref><ref name="Yoshinori-34"></ref><ref name="Yoshinori-34-2">[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74380 201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特別報導 -- 發現自噬作用機制 ]</ref> ==='''發表 極短 不起眼的 間就交出 刊'''===1993年,大隅將他發現的自噬基因這篇文章悄悄發表到了不起眼《FEBS Letters》上。他的 研究 在當時真 情況 沒人關注,沒人認為是劃時代的發現,因為那時大家都認為,酵母即使缺了自噬,在正常條件下也活蹦亂跳 越來越嚴 所以「自噬」也沒什麼 要性 我希望能創造出 <ref name="Yoshinori-35">[https://kknews.cc/science/ajkmnj.html 曾經有 一個 各人能盡情探 糾錯的機會擺在本屆諾獎評委面前 ]</ref> ==='''掀起「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熱潮'''===雖然在大隅公布其研 結果後,沒得到太多的關注;不過幾年之後, 志趣 在[[生理學]]和[[醫學]]領域的功能重要性才被意識到,繼而有了更多 的科學 世界 家對於「自噬細胞」的作用機制進行研究,從而進一步對攻克[[癌症]]、對抗[[衰老]]、治療[[帕金森病]]、[[糖尿病]]等人類疾病帶來新希望 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在根據不同病症的「細胞自噬 長期以 研發藥物。<ref name="Yoshinori-31"></ref><ref name="Yoshinori-36">[https://www.storm.mg/article/173508 「細胞自噬機制」研究 為 抗衰老、治療帕金森氏症帶來新希望 ]</ref> 另外,近年來科學家也發現, 細胞自噬」作用與[[生物發育]]以及許多其他人類疾病密切相關,如[[腫瘤]]、[[感染]]與[[免疫]]、[[心血管疾病]]、[[肌肉病變]]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等。<ref name="Yoshinori-37">[https://kknews.cc/science/glo52e.html 這位 日本 科學家憑什麼拿走2016諾貝爾醫學獎?]</ref><ref name="Yoshinori-38">[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10030378.aspx 大隅良典解析細胞自噬,創癌症治療契機 ]</ref> =='''獨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投身冷門研究,獲諾貝爾獎肯定'''===[[File: Yoshinori_nobel.jpg |缩略图|left|300px|[https://kknews.cc/zh-tw/news/vqxv82.html 圖片來源:71歲的大隅良典獲知得獎 那刻還在辦公室上班 ] ]]有些 科學 正在空洞化 家作研究喜歡追時髦,趕熱門,日本學者大隅良典卻說:「我樂於做別人不想做的事,而非人人都想湊熱鬧的事。 他感興趣 警告 這個領域可說還相當冷門 開始成為媒體 遠離聚光燈的 焦點。靠著早年有關「細胞自噬」作用的傑出研究成果,大隅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肯定。<refname="Yoshinori-41">[httphttps://globalwww.udnchinatimes.com/global_visionrealtimenews/story20161003006098-260408?chdtv 投身冷門研究 大隅良典獲諾貝爾獎肯定 ]</8663ref> 2016年10月3日,大隅良典成為了日本第23個獲得諾貝爾獎、第6個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科學家。<ref name="Yoshinori-42">[https://kknews.cc/science/6g4a6m.html 他因研究「吃掉自己」的細胞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f> ==='''為何獨得?'''===1992年,大隅良典獨自在酵母細胞中發現細胞自噬現象之後,並在1993年在實驗室克隆出第一個突變酵母菌自噬基因apgl時也沒有合作夥伴。而自他開始之後,才掀起了細胞自噬的研究熱潮。如果沒有大隅良典的細胞自噬的突破性研究,可能就沒有後續更多的的研究發展。<ref name="Yoshinori-31"></2329959 ref><ref name="Yoshinori-34-2"></ref><ref name="Yoshinori-43">[https://pansci.asia/archives/106692 2016諾貝爾生醫獎:細胞自噬和大隅良典的酵母菌 ]</ref> =='''實施飢餓,排掉老廢細胞!'''== 聯合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應該很關心這些研究對我們的生活有何意義和重要性?除了可以應用在上面已闡述的疾病之外,最關心的莫過於"衰老" -- 通俗地說,就是能使人更長壽。 「自噬 」字面意思是「將自己吃掉」,實則是一種細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環的基 高教寒 過程。通俗地說,細胞可以通過降解自身非必需的成分(例如,細胞內的老化物質及有害、有毒性的物質)來提供營養和能量,維持身體健康。不少有 眠習性的哺乳類會利用這一現象,讓細胞內的無用物質再生以此維持生命。 同樣地,利用「自噬 」機制,細胞會「吃掉」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細胞(例如癌細胞),以使好細胞安全度過惡劣的環境條件。 [[浙江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主任劉偉說:「中國人常說的吃飯要吃七分飽,飢餓可以讓細胞自噬,維持細胞的代謝,從而讓人更長壽。這個理論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我餓起來,連自己都吃」-- 細胞語。<ref name="Yoshinori-51">[https://kknews.cc/science/rk999n.html 據最新諾貝爾獎得主研究,像中國人這樣吃飯更長壽 ]</ref>  =='''給年輕人的勉勵'''==當媒體問大隅:「是基於什麼契機,讓他想要做別人不想做的事(研究)?」大隅覺得:「去發現沒人做的事,其實是很快樂的。」 大隅說:「我想對年輕人傳達的是,科學並非都能成功,但勇於挑戰是很重要的 」<ref name="Yoshinori-61">[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003005603-260408?chdtv 諾貝爾獎大隅良典勉年輕人 要勇於挑戰]</ref>
== '''視頻''' ==
{{#ev:youku| XMTc0NzA2NjgyOA |415|inline|'''日本科学家获诺奖,他的细胞自噬机制是个啥?''' |frame}}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QQ6dk25lQ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12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20161004 中天新聞  發現細胞自噬機制 大隅良典獨獲醫學獎'''}}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rqrP5I1BvY|alignment=inline|dimensions=412|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 ''' 日本科学家获诺奖 他的细胞自噬机制是个啥?'''}}
==参考资料==
[[category:科學家]]
[[category:生物學家]]
[[Category:日本人]]
[[Category:教授]]
2,2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