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隅良典」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79: 行 79:
 
 雖然人們早就知道自噬存在,但是只有在大隅良典的精巧實驗之後,人們才意識到它的機制,懂得了它的重要性。<ref name="Yoshinori-32">[https://www.iwiki01.com/1c59041115b4a31c/  克里斯汀·德·迪夫 生平]</ref><ref name="Yoshinori-33">[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4031994  生命奧秘:細胞自噬或許開啟延年益壽大門 ]</ref>
 
 雖然人們早就知道自噬存在,但是只有在大隅良典的精巧實驗之後,人們才意識到它的機制,懂得了它的重要性。<ref name="Yoshinori-32">[https://www.iwiki01.com/1c59041115b4a31c/  克里斯汀·德·迪夫 生平]</ref><ref name="Yoshinori-33">[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4031994  生命奧秘:細胞自噬或許開啟延年益壽大門 ]</ref>
  
===''' 顯微鏡助攻, 觀察 「飢餓」的 酵母菌'''===
+
===''' 開始 觀察酵母菌'''===
 
[[File: Yoshinori_in_Lab_v2.jpg |缩略图|right|300px|[https://news.ebc.net.tw/News/world/37774   圖片來源:在實驗室的大隅良典 ] ]]
 
[[File: Yoshinori_in_Lab_v2.jpg |缩略图|right|300px|[https://news.ebc.net.tw/News/world/37774   圖片來源:在實驗室的大隅良典 ] ]]
 
1988年,大隅升任助理教授後,成立自己的研究室,和他的兩個研究生觀察酵母菌,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
 
1988年,大隅升任助理教授後,成立自己的研究室,和他的兩個研究生觀察酵母菌,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
行 87: 行 87:
 
 但是,大隅正面臨一項挑戰:「酵母細胞很小,在顯微鏡下,它們的細胞器並不容易分辨出來。」 而此時的大隅甚至還不能確認在這種細胞內部是否存在自噬現象。<ref name="Yoshinori-31"></ref>
 
 但是,大隅正面臨一項挑戰:「酵母細胞很小,在顯微鏡下,它們的細胞器並不容易分辨出來。」 而此時的大隅甚至還不能確認在這種細胞內部是否存在自噬現象。<ref name="Yoshinori-31"></ref>
  
===='''証明自體吞噬過程存在於酵母細胞中'''====
+
==='''証明自體吞噬過程存在於酵母細胞中'''===
 
 後來,大隅推論,如果能在[[自噬行為]]發生的時候阻斷液泡中蛋白質分解的過程,那麼[[自噬體]]就會在液泡中累積,這樣就容易在顯微鏡下看見這些自噬體。因此,他培育出因突變而缺乏液泡降解酶的酵母細胞,並通過使細胞飢餓激發自噬。結果,實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幾個小時內,液泡中就充滿了細小的、未被降解的囊泡,這些囊泡就是自噬體。他的實驗證明酵母細胞中存在自噬現象。<ref name-"Yoshinori-34">[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0/3/n8362436.htm   大隅良典為何獲得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 ?]</ref>
 
 後來,大隅推論,如果能在[[自噬行為]]發生的時候阻斷液泡中蛋白質分解的過程,那麼[[自噬體]]就會在液泡中累積,這樣就容易在顯微鏡下看見這些自噬體。因此,他培育出因突變而缺乏液泡降解酶的酵母細胞,並通過使細胞飢餓激發自噬。結果,實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幾個小時內,液泡中就充滿了細小的、未被降解的囊泡,這些囊泡就是自噬體。他的實驗證明酵母細胞中存在自噬現象。<ref name-"Yoshinori-34">[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0/3/n8362436.htm   大隅良典為何獲得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 ?]</ref>
  
===='''找到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
+
==='''找到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一種方法,能夠識別和鑑定涉及這些過程的關鍵基因。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一種方法,能夠識別和鑑定涉及這些過程的關鍵基因。
  

於 2019年10月3日 (四) 19:24 的修訂

大隅良典
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
出生 (1945-02-09) 1945年2月9日(79歲)
日本福岡縣福岡市
國籍 日本
母校 東京大學
機構 洛克菲勒大學東京大學基礎生物學研究所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東京工業大學
知名於 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研究
研究領域 細胞生物學
獎項 日本學士院獎(2006);朝日獎(2008);京都獎基礎科學部門(2012);蓋爾德納國際獎(2015);文化功勞者(2015);威利獎(2016);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文化勳章(2016);生命科學突破獎(2017)

大隅良典(英語:Yoshinori Osumi,1945年2月9日),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現任東京工業大學前沿研究機構特聘教授、第6位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1]等職。

2016年大隅良典 因「對細胞自噬機制的發現」成為21世紀第2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單人得主[2],他是歷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第39位單人得主,也是繼2015年獲獎的大村智後,第4位拿下諾貝爾醫學獎的日本科學家;他71歲的年紀,也遠高於歷年來得主的平均年齡58歲,相當不容易。[3]

  • 坎坷的研究經歷,曾因成績不合格無法畢業
  • 「搞科學的宮崎駿」,一頭栽進冷門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獎肯定
  • 大隅良典為何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青睞?
  • 大隅的「細胞自噬」和「吃飯要吃七分飽」,「細胞的代謝,讓人更長壽」有何相關連?

坎坷的研究經歷,大器晚成

在鏡頭下,大隅良典看上去遠比實際要年輕。他那自二十多歲在美國留學時就保有的「專屬"鬍鬚"標誌」,在日本,有人叫他「搞科學的宮崎駿」!

諾貝爾獎得主都有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大隅良典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不同於那些順風順水的天之驕子,大隅良典的研究之路,相對之下就顯得坎坷許多。[4]

早年受父兄影響,啓發他對科學的興趣

大隅良典在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終戰前的1945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福岡縣,他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小。他的父親大隅芳雄九州帝國大學的工科教授。小時候,他的哥哥常常買科普書籍給他看,例如,八杉龍一的《生物的歷史》、三宅泰雄的《空氣的發現》以及法拉第的《蠟燭的化學史》。除了從小受到父兄的影響,那些科普書籍更啟發了他對科學的興趣。[4][5]

從化學轉念生物 -- 仍然是個坑

長期以來,大隅一直都很想當一位化學家。當他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如願以償進入東京大學化學系的時候,儘管他對化學充滿熱情,他卻冷靜了下來思。他認為現代基礎學科之一的化學體系已經非常發展了一很成熟,他不太可能幹出什麼大成就或大突破。於是,他決定轉去學生物。

1967年,22歲的大隅良典本科(大學)畢業後,接著又讀了碩士研究所,然後到京都大學去讀博士研究所。在這期間,他表現一般,沒做出什麼東西來。1972年,由於論文沒有通過答辯,所以大隅沒有在京都大學拿到博士學位。

大隅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於是他又回東京大學讀博士。花了兩年時間,這次他順利畢業了(1974年)畢業後,他卻發現很難找到工作。

此時,對大隅而言,不只化學是坑,生物也是坑。[4][6]

無奈之下,遠渡美國 -- 還是沒好成績

當時日本的科研環境不太好,可以選擇的研究所職位很少。無奈之下,他拿著東京大學恩師今堀和友的推薦信,遠渡太平洋美國,進入洛克菲勒大學 傑拉爾德·埃德爾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的研究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3年(1974-1977年間)。

那時的埃德爾曼不僅長得帥,還道行高深,有很高的科研成就。他是197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獲獎的時候才34歲,是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

在大隅來到美國的第一年,197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洛克菲勒大學、比利時裔的科學家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他是溶酶體的發現者,也是第一個提出「自噬」這個概念的人。

在美國的3年,看似前途大好的大隅並沒有好成績,也許是還在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大隅回憶自己在美國的日子是「我這輩子最艱難的時光」。語言並不是他主要的障礙,最大的問題是,他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大腸桿菌,而埃德爾曼實驗室主要研究發育學,對此他一竅不通,只能從頭學起。他抑鬱又苦悶地幹了一年半,這時候,實驗室裡來了一個名叫麥克·賈溫斯基(Mike Jazwinski)的新同學。大隅打聽到他的研究方向是酵母細胞內的DNA複製,於是決定加入他的研究。

從那之後,大隅就和酵母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當時更沒想到,他後來的研究竟會用酵母菌來研究細胞自噬。[4][5][6]

升遷之路相當緩慢

大隅返國後回到母校東京大學,按照日本大學的制度,從1977擔任研究助理開始,花了將近9年的時間,才在1986年升上講師。1988 年轉至教養學部(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生物系擔任助理教授,成立自己的研究室,他曾自嘲那是個「很小的研究室,只有3個人(他和他的兩個學生)」,他在那裡蹲了4 年,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這年他已43歲了 -- 在那個年紀,很多學者已升任正教授職位了,而他才升至最基屬的職位。

一直到1992年,獨立發表了第一篇有關「細胞自噬」的論文。然後利用「酵母菌」陸續找到了一系列控制「細胞自噬」的基因。

隨後,他在1996年離開東京大學,轉至位於岡崎國立基礎生物學研究所擔任教授,這年他巳51歲了。他在那裡完成了許多重要的發現,直到2009年退休。

到50歲時候的大隅,還只是個副教授 -- 可以說,50歲之前的大隅,其人生算不上成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必須尋求新的領域做研究,哪怕是很冷門的領域。」

然後,同年(2009)轉至東京工業大學綜合研究院、前沿研究機構擔任特聘教授至今。因此,他曾感慨地說,當初若沒有離開東京大學,也許無法完成這些有關「細胞自噬」重要的發現。[5][6][7]

做冷門研究,竟獲諾貝爾醫學獎的青睞

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1977年,大隅從美國回到日本跟隨Anraku教授開始從事研究之後,他就決心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他曾說:「在Anraku教授實驗室工作,我選擇了酵母液泡作為我的研究項目,因為還沒有人研究它。」[8]

「自噬」即「自我吞噬」

前面提過,197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 克里斯汀·德·迪夫 曾經在1963年提出「自噬(autophagy)」這個詞,它來自希臘語,auto-意為「自我」,phagein意為「吃」。自噬是一個涉及到細胞自身結構通過溶酶酵素體機制而被分解,機體細胞自我再生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能快速提供能量和材料用於應急,還能用來對抗病原體、清除受損結構,簡而言之,「自噬」 即「自我吞噬」之意。

雖然人們早就知道自噬存在,但是只有在大隅良典的精巧實驗之後,人們才意識到它的機制,懂得了它的重要性。[9][10]

開始觀察酵母菌

1988年,大隅升任助理教授後,成立自己的研究室,和他的兩個研究生觀察酵母菌,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

1988年,大隅升任助理教授後,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他主要致力於觀察酵母菌,做關於細胞液泡與囊泡內的蛋白質降解(degradation)的研究。液泡也是一種細胞器,它在酵母中的地位和人體中溶酶體的地位類似,而酵母細胞相對比較容易開展研究,因此科學家們常拿酵母細胞當作人類細胞模型來做實驗。

但是,大隅正面臨一項挑戰:「酵母細胞很小,在顯微鏡下,它們的細胞器並不容易分辨出來。」 而此時的大隅甚至還不能確認在這種細胞內部是否存在自噬現象。[8]

証明自體吞噬過程存在於酵母細胞中

後來,大隅推論,如果能在自噬行為發生的時候阻斷液泡中蛋白質分解的過程,那麼自噬體就會在液泡中累積,這樣就容易在顯微鏡下看見這些自噬體。因此,他培育出因突變而缺乏液泡降解酶的酵母細胞,並通過使細胞飢餓激發自噬。結果,實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幾個小時內,液泡中就充滿了細小的、未被降解的囊泡,這些囊泡就是自噬體。他的實驗證明酵母細胞中存在自噬現象。[11]

找到與自噬作用有關的關鍵基因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一種方法,能夠識別和鑑定涉及這些過程的關鍵基因。


他後續研究了數千酵母突變體,並確定了自噬過程必不可少的15個基因。


這是人類首次在酵母中看到自噬現象。這是一項重大的科研突破在1992年獲得發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vnggk4.html


  • -----------

發表在不起眼的期刊

1993年,大隅良典海選自噬基因這篇劃時代的文章悄悄發到了不起眼《FEBS Letters》上。這個研究在當時真沒人注意,誰敢說這是劃時代,這人肯定是瘋子!而且酵母即便是缺了自噬,在正常條件下也活蹦亂跳,挺樂呵似的,自噬的重要性似乎也沒什麼。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ajkmnj.html




==大隅良典細胞自噬==[12][13][14][15]

  • 細胞的「自噬作用」(以下或稱「細胞自噬」)是細胞對於自己的胞器進行分解、回收的機制。「自噬作用」機制:
    • 它能移除存活時間長的蛋白質巨分子複合體、以及已退化或受損的胞器;
    • 它能調控飢餓狀態下細胞內非重要成分的消化及再利用,以及參與移除細胞某些成分以提供空間給新成分的各種生理過程;
    • 它是清除入侵微生物及毒性蛋白質聚合物的重要細胞機制,因此在感染老化、及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原因[12][13][14][15]

軼事:大隅良典鬍鬚

發言

大隅良典於2016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後在斯德哥爾摩發表談話,提到:「在年輕世代中,被要求在極短期間就交出研究成果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我希望能創造出一個各人能盡情探究其志趣的科學世界。」長期以來他對於「日本的科學正在空洞化」的警告,開始成為媒體焦點[18]

視頻

20161004 中天新聞 發現細胞自噬機制 大隅良典獨獲醫學獎
日本科學家獲諾獎 他的細胞自噬機制是個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