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大隅良典

增加 74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77年,大隅從美國回到日本跟隨Anraku教授開始從事研究之後,他就決心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他曾說:「在Anraku教授實驗室工作,我選擇了'''酵母液泡'''作為我的研究項目,因為還沒有人研究它。」<ref name="Yoshinori-31">[https://kknews.cc/science/vnggk4.html 那麼多科學家都在研究細胞自噬,為何只有大隅良典獨得諾獎?]</ref>
==='''「自噬」-- 即「自我吞噬」'''===
前面提過,197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 克里斯汀·德·迪夫 曾經在1963年提出「自噬(autophagy)」這個詞,它來自希臘語,auto-意為「自我」,phagein意為「吃」。自噬就是細胞降解回收自己零部件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快速提供能量和材料用於應急,還能用來對抗病原體、清除受損結構,簡而言之,「自噬」 即「自我吞噬」之意。雖然人們早就知道自噬存在,但是只有在大隅良典的精巧實驗之後,人們才意識到它的機制,懂得了它的重要性。<ref name="Yoshinori-32">[https://www.iwiki01.com/1c59041115b4a31c/ 克里斯汀·德·迪夫 生平]</ref>
==='''顯微鏡助攻,觀察被「餓死」的酵母菌'''===
1988年,大隅升任助理教授後,成立自己的研究室,和他的兩個研究生觀察酵母菌,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
==='''顯微鏡助攻,觀察被「餓死」的酵母菌'''===
* -----------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