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寿国繍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寿国繍帐 原图链结 来源出处痞客帮

“天寿国繍帐”,又称“天寿国曼荼罗繍帐”,1952年指定为日本国宝, 国宝登录名“天寿国繍帐残阙”。 奈良县斑鸠町中宫寺所蔵,飞鸟时代七世纪的染织工艺品。此绣帐与奈良国立博物馆保管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合称为日本古代刺绣之双璧。

“天寿国繍帐”的缘起

飞鸟时代推古天皇三十年(622年)圣德太子死去,太子妃橘大郎女为怀念太子,遂请归化日籍的东汉末贤、汉奴加己利、高丽加世溢三人制成画稿, 命彩女绣之。 此图描绘太子蒙佛接引至西方净土后,花开见佛的情景,是日本存世最早的刺绣作品。 天寿国被认为是阿弥陀佛所住的西方极楽浄土。[1]

古代考证

根据古代考证,推定制作原型是约縦2米、横4米,2枚横向连接的刺绣繍帐。现存原件仅是原来全体的一小部份,是飞鸟时代的残缺品,由各个断裂成碎片断片合并而成,縦88.8釐米、横82.7釐米,额装仕立,除此之外,还分别存储两个断片。是为飞鸟时代染织工芸、絵画、服装、仏教信仰…等所知关连方面的贵重遗品,反映了飞鸟时代刺绣特色及高度的工艺发展水准,是日本现存传世品最古老的刺绣作品。[2]

镰仓时代仿制过绣帐,江户时代新旧绣帐又都断裂成碎片,就像现在这样将新旧碎片混贴在一起制成一幅挂物。如今在天寿国绣帐中可以见到刺绣丝线的优美残缺和褪色成茶色的刺绣片,前者是飞鸟时代的、后者则是镰仓时代的刺绣片。

飞鸟时代的残缺品,是在紫平绢上覆盖紫罗作为地裂, 即包裹刺绣用丝绢的纺织品、用坚韧的数股丝线以返绣法, 返绣法作用为使针脚牢固而在每一针后都将针绕回反面缝制的针法刺绣而成。

镰仓时代的残缺品则是在紫绫的地裂上用单股丝线以刺绣法, 即每一针都将针拔出进行缝制,多用于厚实或多层布料的针法加以制作。画面中有龟壳上显示文字的乌龟,这样的龟原本在绣帐上有一百只,刺绣了合计四百字的铭文。[3]

近年研究

据近年研究结果,天寿国繍帐中可判明有11种模様。莲台乘る仏様、十二神将像、僧侣、一般人、兔子、不死鸟(凤凰)、钟楼、仏殿、云、唐草、亀。这些模様图案是将布铺开,2片1段,合计3段6片分别描绘文样,这些模様中,推古天皇・橘大郎女の“太子への思い”、“圣徳太子の人生”、“圣徳太子の言叶”所表现的文様很清楚。

上面绣有百字铭文,内有世间虚假,唯佛是真一语,道出太子对宗教体验的感言,日后被视为太子的至理名言。[4]

视频

奈良国立博物馆 特别展“糸のみほとけ”

参考来源

  1. 天寿国繍帐. 佛光山. [2020-10-13]. 
  2. 国宝 天寿国绣帐(平装). 露天拍卖. [2020-10-13]. 
  3. 羌朝凤宗族. 痞客邦. [2020-10-13]. 
  4. 走访日本寺院缘起---圣德太子与推古女天皇. 随意窝.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