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星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星蕨(学名:Christensenia assamica (Griff.) Ching)是天星蕨科天星蕨属陆生蕨类植物,根状茎横走,肉质粗肥,叶疏生或近生。多汁草质,叶片广卵形,由分离羽片组成,中央弱片较大,侧生一对羽片较小,阔镰刀形,无柄,叶草质,上面光滑,中间小脉为网状,不明显,网眼有内藏小脉。聚合孢子囊羣散生于侧脉之间,形大而圆,中空如钵。[1]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从印度北部和阿萨姆向东经缅甸到云南东南部有分布。生长在海拔约900米的雨林内。

天星蕨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又因天星蕨极为稀有,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形态特征

陆生植物。根状茎横走,肉质粗肥,下面生出肉质粗长根。叶疏生或近生。柄长30-40厘米,多汁草质,干后扁平,宽约1厘米,多少被细毛,基部有两片肉质小托叶;叶片广卵形,长达25厘米。宽17厘米,基部近心脏形,由3个分离羽片组成,中央弱片较大,长达23厘米,中部宽达12厘米,阔椭圆形,渐尖头,基部短楔形,有短柄。侧生一对羽片较小,长达20厘米,中部宽6-7厘米,阔镰刀形,中肋多少弯弓,斜向上,常与中央羽片呈复瓦状叠生,长渐尖头,基部不等,上侧楔形,下侧圆形,无柄,边缘全缘或多少呈波形。

叶草质,上面光滑,中肋和侧脉明显而粗,被头垢状的红棕色短毛茸,侧脉斜向上,平行,稍弯弓,相距约1.5厘米,几达于叶边,中间小脉为网状,不明显,网眼有内藏小脉。聚合孢子囊羣散生于侧脉之间,形大而圆,中空如钵,生于网脉连结点,由10余个肉质船形的孢子囊排列成一圆圈融合而成,腹面有一纵裂口,向钵内放出孢子。

近种区别

该种过去一直被认为和南洋羣岛产的Christensenia aesculifolia(Bl.)Maxon同种,其实两种区别很大,最主要的区别是后种的叶较大,由5个小叶组成,各小叶都有明显的小柄,并向基部逐渐变狭,两侧对称,孢子囊羣较小,分布在各侧脉间的数目远较多而密。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从印度北部和阿萨姆向东经缅甸到云南东南部有分布。生长在海拔约900米的雨林内。可能也产于越南。

主要价值

作为一种优良的制作盆景的植物材料,天星蕨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天星蕨极为稀有,且生境地域狭窄,加之全球气候变化使之日益减少,可算是活化石级别的植物。然而在对植物起源与进化研究过程中,天星蕨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

濒危原因:天星厥的形态特征与人们熟知的羊齿植物相差甚远,根、茎、叶均为肉质,叶片三出复叶或为单叶,叶脉网状,抱子囊群圆环形,散生于叶片下面,看似天上的星星,如果没有抱子囊群,人们还会误认为是种子植物呢。天星旅由于其形态奇特,地理分布区狭窄和生境特殊等原因,在中国直到50年代才被发现,发现者为云南大学的朱维明教授。截止到1995年该种旅类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区仍仅限于云南东南部的雨林林下,并且只发现两个种群。不幸的是,在这两个种群中,有一个种群已由于生境遭受破坏而绝灭了,另一个种洋也因未被人们重视而朝不保夕。在现存的种群中,种群分布面积不过500平方米,这代表中国一个珍稀物种的地理分布区已经够小的了,更何况该地区已被开垦种植热带经济植物砂仁,而天星旅仅作为砂仁地里的杂草,经常被铲除,随时都面临被消灭的危险。

天星藤不仅在中国属珍稀物种,在全世界亦极为少有。该种旅类植物仅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北部和云南东南部这有限地理分布区中的局部地区,作为雨林下的阴生草本植物,随时都面临因森林被破坏或因人为的干扰而绝灭的危险。

保护措施: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得力措施加以保护中国现存的分布区狭窄的天星旅种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