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津纪行(闫杨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津纪行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天津纪行》中国当代作家闫杨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天津纪行

为工作的事去了一次天津。离家千里,说远不远,说近又不近,对家人的思念,就像拉开但并未射出的的弓,拉得越是带劲,回弹越是有力。没出息的人啊!想得不行,就时不时的给妻子发一个两个短信,唠哩唠叨说上一些旅途的见闻体会。一些点滴的短信文字,延展成今天的这篇记行。

突然造访天津这个地方,是我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对天津的一点模糊概念也只是电影上的津门海战、精武陈真,总觉得那儿对我来说是一个飘渺的所在,从未想过我和那里还有这样几天的缘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想不到我们会在什么样的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向某个地方,我们以为我们一生也不可能与那儿有些什么联系,但突然我们就去了,这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吗?我去天津,仅仅是个偶然,也正是这种偶然,让我觉得这更像是一场不期而至的盛筵,令人惊奇,又好幸运,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且抓住了吧,向着天津——出发!

始发站是西安,火车晚点两个多钟头,这是不必说的事;无处可以躲藏的酷热、无人可以说话的孤独才是最难熬的。候车室像个巨大的蒸笼,远行的人们你拥我挤地涌进来,似乎就是为了参加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另类桑拿。好多的人试图用毛巾、摇扇、冰淇淋,甚至手掌,来驱逐酷热。但几乎人人都发现这些都是徒劳,在接近四十度的高温面前,在这个拥挤喧闹的空间里,任你是谁都只有默默忍受的份。老天爷这个时候仿佛是个公平公正的裁判,不偏谁不向谁,但冷酷无情,令人生厌。

偌大的一个西安车站,我一个人,没有同伴,谁我也不认识,周围全是陌生的面孔。人们也大多礼貌而矜持,没有几个人会和不认识的人没话找话,太多的人忙着刷着手机,以此打发等车的艰难,突然发现智能手机在这时确实是个不错的家伙,要说有说的,要唱有唱的,看看新闻刷刷微博几个小时也就打发过去了,就是看上几页电子书也是挺好的。也有人读刚刚买来的报纸,既排解了等车的难熬,又拾得了一点新闻,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富有是大家的,我什么也没有,我的手机是换老爸的,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而已;报纸,地上扔的就有,一俯身能拾好几页,广告太多,不看也罢;倒也拿了一本书,可惜塞在背包里,前后左右挤的都是人,一时半会还不容易取出来,索性什么也不做,就只体会着这一场今天想来倒也有趣的等待。有些时候,能让心静下来,哪怕有些孤独,我觉得也是很好不过的。四点多钟,火车终于是出发了,要奔向我前所未知而充满好奇的天津了。

车向东北方向进发了,开始的几个小时,并没特别要说的地方。直到进入陕北,才使我迟钝的神经有点苏醒。山多了,沟多了,多得好像没完没了啦,几个小时,眼里都是。所有的民居,不论小村庄,还是大城镇,都被山沟包围着,这么彻底,这么决绝。

好在山上沟里,不是绿绿的青草,就是高高的槐杨,也许是前一段普降大雨的缘故。这是我没想到的事。十几年前我和妻子也是乘坐火车而来,也是中午出发,也是一个夏天,延安地界上,那可是一片苍黄,无穷无尽的苍黄,光秃秃的山坡不知多久才能碰到一丛翠绿。运气好的话,一朵两朵红得让人心疼的山丹丹倏然窗外闪过,就是十分难得的风景了。那四个多小时的旅程可让我们对这里的荒凉多少产生了一些畏惧,一想起来就是那些荒凉得令人绝望的样子。可如今的窗外却遍是绿茵,倒是我没有预料的,光是这绿,就够我欣赏一个下午的了。趴在卧铺上,任窗外的风景不停地闪过,好似相同,但每一秒又都像是一个新的美好。

车一路前行,我一路望去,这一山一山的绿茵是我唯一的慰藉。这一个下午,我是最幸福的人,心无所虑,眼有所观。平日工作中生活上的一应琐事,这一刻,都与我没有关联,我只作一个旅人,行我的路,看我的景。车厢里没有太多的说笑,大家彼此都不认识,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内心孤寂,表情冷漠,谁也不愿意去打扰谁,谁也不轻易招惹谁,防范着别人,也封闭了自己。不知是谁用手机轻轻地放出了歌儿,草原的声音悠远而苍凉,打动了离家之人的心,突然那么想家了。我的绿绿的延安哟,哪里有我妻孥的影子哟?薛道衡的“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突然就模糊了我的双眼。临行前妻子切切的叮咛,小女懂事的沉默,一齐涌上心头,不知这时他们在家里一切可好?离家愈远,愈是生出了几多的牵挂与念想。这美丽的歌声啊!

想家的时候看看车外的窑洞吧!延安的窑洞也是有名的。均在稍微平整的地方,一溜儿排去,窑面一溜儿平整,顶部一律圆圆,尤其那门窗上贴着的大红大绿,似要与这满眼的沟壑土卯拼出一点新艳来,极力彰显着高原不屈的血性和对美的执着,多少有些美丽而壮烈的味道。不时有男孩女孩发出可爱的轻呼——“哇,真漂亮”。院子里若再有上一只两只或者一大群白生生的羊时,更是会让他们兴奋上好一会的。年轻就是好啊,是他们让今天的旅程有了一些生动。十多年前我也是那么青春的,怎么一晃眼青春她就离我渐渐远去了呢?尤其二十五岁以后,那一年一年的时光怎么就挡也挡不住了呢?怎么一眨眼就到了四十这“老人见了叫娃,小娃见了叫爷(ya,陕西方言读音)”的不尴不尬的年龄了呢?时光真是把快得不能躲闪的小刀,一不留神就将我们生命中很多的美丽偷偷削割了去,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

刚入绥德,天色还是明明的,倏然之间,还来不及琢磨,大山小屋已经模糊。半点钟过后,车速比前大有提升,窗外已少有风景,只有偶尔飞过的灯火尚有可观。夜的到来,让人们将眼光收进了车内。长路漫浩浩,长夜悲寂寥,临座之间话慢慢多起来了,矜持的神经因淡淡的微笑而渐渐松弛下来了。几分钟之后,整个车厢都活泛过来了,说笑的说笑,吃饭的吃饭,连上厕所的人也比此前多出许多去了。这是开向天津的火车,我所在的十一号车厢也是天津口音居多,吐纳之间,轻巧婉转,与我陕西话儿绝然不同,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挺耐活的。看几页自带的书,聊几句咸淡的话,听一车异乡的音,这一夜,在靠近天津的路上。

凌晨四点,醒了过来,再也无法入睡。窗外黑夜如漆,铺天盖地无边无际,什么也看不到,掩藏了车外的无限可能,也遮拦了从里向外张望者的所有念想,除非你将这夜、这黑也当做一种独特的风景,不嫌它的怪异,不惧它的诡秘。车子一如既往地飞驰着,隐隐约约看到外边不再是山或者沟,好像到了华北平原,按时间、车速推算也该如此,;车里灯火尚未亮起,看书自是不能。睁着眼睛,看着车顶,发着似乎地老天荒也不会醒转过来的呆。

天明六点,车里又开始了喧喧闹闹熙熙攘攘。昨晚的闲聊,多少拉近了出门在外人的心,人们的戒备稍稍有所松弛,彼此多了一些笑容,也多了几句问候,说着不咸不淡的话,谈着不轻不重的事,等待着车停时刻的到来。隔壁大妈高喉咙大嗓子,说自己上下四兄弟,你在意大利他在东南亚,不是做生意就是去深造;两个儿子你刚上清华他刚出北大;大妈本人也是某医学院教授,刚刚课题获准通过,过两天又要开赴北京演说等等这些过五关斩六将的事。言谈之间幸福而骄傲。几个小时,对着几个年岁稍小的同乡,说得兴致昂然,直到车进天津,似乎还没有要闭嘴的意思,真是人有喜事精气足啊!车慢了,一点一点地有了些蠕动的意思,九点一刻,停在了天津的站里。

出得站来,没有多少来到天津的兴奋。人来人往,闹闹哄哄,恐怕哪里的车站都是如此;十五个小时的漫长旅程,也让人疲惫得顾不及看看初识的天津是什么样子。急急找寻去往最终目的地的公交,找到了,却说每人六块,我的天啊,西安什么时候还坐过这样贵的公交嘛?师傅说爱坐不坐,就这价!这天津到底是天子脚下,气度确实不同,公交这个样,不知未来几天的其他花费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后来方知多少有些误会了,原来这趟公交是要通向滨海的,整个路程相当遥远,坐上它,无论远近票价都是一样,我们要去的大桥道只是其中一站而已。不过海河岸边的一次狗不理消费,也着实让我吃到了平生以来最贵的食物,现在想来,也觉堂堂天津狗不理,大名在外,实不该如此要价,硬生生将那么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吓得闻香而来,惊退而去,不厚道啊!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进了宾馆,处理好了报名、食宿等一应杂事,再也无事,后半天可以自行安排。看看会议议程,也就这半天是自由的,属于自己的,不能呆在宾馆晃过吧?干脆趁此良机,去往海河转转。也无朋友,一人前往。看站牌,是逆着今早来时路径,还是同一号码公交,来时一人六元,当时觉贵,去时一人二元,与西安等地相同嘛!看我这人咋就误解人家天津了呢?就是六块,你掏不起啊?满车仅只三人,恐怕都不够油钱。师傅倒也敬业,没有怨言。

行到海河近旁,下了公交。只见河水皆绿,绿得荡人心魄,海河这么美呀!这个城市有福啊!走到河边,细细观看,方知河面浮着的尽是绿藻,油油腻腻,脏不兮兮,不时有人用长竿带网捞取打理。岸边树着小牌,告知人们不要下河游泳,可还是有人耐不住心痒,将身体泡在其中,也不嫌水草污腻。时值正午,太阳正毒,岸边却一并儿坐着十几个钓鱼的人,看样子坐得时间也是够长的了,装备倒也精良,长枪短炮,篓里的鱼儿却是极小,指头粗细,想来这些渔友恐怕“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钓者之乐也”。

看了一会,天热难耐,肚饥难忍,这才想起今日匆匆忙忙,早起到现在,水米未进,赶紧找个地方吃点什么吧。沿河走去,好久不见与食物有关的物什么,这可如何是好?向人打听,说是往前约有二三里,有家狗不理,这好事啊,来天津城第一天,竟有这地球人都知道的包子有缘,何不大啖为快,咥几个再说?谢过他人,快步赶去。确实有家狗不理,店面气派,店内摆设干净如新,食客不多,却吃得安闲愉悦。要了一笼包子,两口稀饭,外加几丝粗拌小菜,饿慌慌赶紧进食,算帐时竟是套价八十,令我不免心恨恨而倒吸一口冷气,掏钱吧,人家几个吃饭的还正看着你呢,谁要你吃之前不问问价格呢?你吃的可是狗不理,海河边的狗不理,这是档次,是面子啊!想我厚道陕西人,这等饭食,十八元也不会要你,十五元撑死的价了。顾了脸面,数了票子,心里那个疼啊!今天吃了这等包子,我是有档次的人了!

出来继续往前走,不识路径,胡跑乱走,好长时间,还是走在临近海河的路上。也没几个街道,只是两三条车行大路。路宽车少,并不繁华,也没店铺,买口水喝也不能够,总不能就把海河水喝了吧?行约八九里,脚力渐减,兴味索然,遂即返归。酒店房里,空调来袭,热水冲洗,方知静默实含大福,爽心凉体何乐不为?

论坛于第二天早上八点如期开始,年轻嘉宾语言雅富见解独到,老教授的质疑尖锐而深刻,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确实开了眼界。四天时间,听报告,作比赛,一切正常。宾馆位于大桥道街口,出门上天桥,对面即是著名的大桥道食品店,主营烘炸类糕点,隔壁一家烧鸡卖得也火。两家东西看着都香,想买一些带回去家父母亲朋尝点,却是少了不得到谁嘴里,多了车上又不好拿,长途携带实属不易。再一想,家乡白水哪家超市没有这样的吃食?大夏天的,这么老远带回去,怕口味都变了,不买了罢。

这个宾馆号称离车站最近的星级宾馆,内部装饰、服务质量却一般得很,每顿六十的自助餐更是甜品凉菜居多,热菜淡得吃不出味来,真想抓把盐撒了进去。两顿吃过,许多人直摇头,说不如到外边吃去,但报名时各人已交清会期的所有餐费,不吃也没人给你退,真是绑住地挨打哩!实在吃得心烦,还是到外边找了一家面吃,兰州拉面,味道还算可以,七八元的价格,比那所谓自助餐滋润多了,肚子不哄人。中间一天,下午没有安排活动,听教授说来天津一定要看看航母。啊,这里还有航母?来之前,搜了网,没见有关介绍啊?既然如此,那就去吧,看看真正的航母是啥个样子,回去给孩子说说也好。

地图上看,也就是大桥道向东即可直达。没想到,这一趟可远了去了。先是公交二三十里,又是换乘轻轨电车六十里。下得车来,想着这回怕不远了吧?一打听,还有来回一百五六十里。我那个娘哩,你说这远得还有天理吗?打实家伙要看看航母,这看航母还要这么折腾人吗?大热的天,还闷湿闷湿的!难道不去了?思忖再三,咬一咬牙,去吧,谁让你没见过航母呢?给你说你可别不相信,那一天光车费票费花去寡人整四百,我的个航母啊! 出租跑了老半天,将我拉到渤海边,没见个航母哪?司机说是真正的渤海就在这,让我先看看大海是个什么样,一会带我看航母。也行!

海边设有公园,园中花木艳丽非常,芳香迷人,几位美女穿行花中,人花争艳。不由大觉幸福,盘桓不去。园北筑有长长厚厚的水泥堤岸,乍一看与个大水库差不多。往远处看,没有个尽头,几艘轮船缓缓驶来,确信到了海边。那日阳光很好,海面几近无风,没我想象的大浪翻涌,几只海鸟迅速掠过,令我想起高尔基的《海燕》——“只有海燕,海燕在高傲地飞翔”,也不知是不是就是这种海鸟。适逢周末,堤岸上坐了许多钓鱼的人,看行头比我前日在海河边见到的职业多了。

钓鱼我是不懂的,只觉得蛮有意思的,吹着微微的海风,静等鱼儿上钩,却不在乎能钓多少鱼,真是一件惬意的事。今日没有大船入港,司机颇为我觉得些遗憾,我本人却觉得没有什么,能来海边,看看大海,吹吹海风,就很是一种享受了。航母停靠点离这儿不远,只是登船要购一百六的票,挺高的票价。可是,大老远的来了,总得上去看个究竟。所谓航母其实是原苏联基辅号的舰体,中国买来,将里面重要内核掏去做研究,船体及部分内部物件用作旅游,经过精心设计,改造而为航母主题公园。

未登之前,先须仰视。船分四层,顶层甲板有飞机和飞机起飞要用的跑道,有海战时对敌的大炮,基本保留船体原始风貌。立于甲板之上,人人皆有眼界开阔、心胆俱壮的气度,仿佛个个都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将军。真是啥环境有啥心境,啥经历造就啥人物。入到舰里,拾级而上,一层一层均是当年航母构造,排水、动力,攻防、生活等等系统一应俱全;若干蜡像官兵,生动真实地展现了当年基辅号上的战斗生活状况。舰内多处主题性展示给人很深的印象,比如世界(中国)舰艇发展史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活教材,中日海战的惨烈更是不可多得的警示,激励国人永记耻辱,奋勇向前。

舰外特设海战主题真人实景表演活动,道具、烟火、人物造型均仿好来坞进行,近十名武装海盗突然出现,他们技艺高超,无法无天,迅速击倒守舰士兵,绑缚船长,非常嚣张。危急时刻,航母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与海盗们展开殊死搏斗,终在多次交手之后将其赶了回去。整个表演真实华美,令人惊叹。

回来的路上,顺路去了北塘古镇。名曰古镇,其实只是一个全新的仿古小镇,四周城墙,内里店铺,均依古意设计,看上去很美,但终究因为太新,缺少时间上的积淀,感觉就像一个电影基地。只几个店铺开业,七八个游人闲转,我也不怎逗留,十几分就出来了。不过,里面鱼酱虾酱还是不错的,现做现卖的,捎几瓶回来大家尝个鲜。后一天,抽空又去了古文化街一次。大会临时有事,被急急召回,看得匆匆忙忙,潦潦草草,真是一件大为遗憾的事,留了几张照片,也算一点安慰。

号称一周,其实跑过来回路上的耽搁,我真正在天津呆的时间也只三天半,对这个曾经感觉神秘而遥远的城市依然没有多少真正的认识。走过几条街道,看过一弯海河,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与我走过的其它一些大的城市并没太大区别。但它终究是天津,总有一些不同他处的气韵、味道,能感觉却难表述,即若说出,也只有浅浅。其实,在一些大的事物面前,我们常会失语,会讶然,但这并不尴尬,因为我们渺小。

归来多日,总有一种冲动促使我将这次天津之行写出来。但天津大了,我与这里的机缘又是太短暂了太肤浅了,我能写出她多少的温度?天津大了,并不缺谁的到来,也不稀罕谁的离开。你来也好,不来也罢,那个城市和其他很多大点的城市一样,繁华着自己的体态,喧嚣着自己的富有。

多少大人物来了走了,都不一定留下过些什么,何况我这样再平凡不过的人儿?不由得想起好多年前读过的署名“龙人”的文章《死在哪里》,中间有一句话我是一辈子也不会忘的了——“李白岳飞去过的地方叫做文物古迹,我们住了一辈子的地方又叫什么?”其实承认自己的卑小谦虚自己的人生,恐怕也不失为一种明智。

我说我只体验或者见识了天津的一点点一丝丝,这也就是很可以的事了,私底下我不是就能向我那些未见过多少世面的伙伴亲朋谝说我的走南闯北了吗?但我真的能那样去说那样去做吗?天津宏大的风貌,天津厚重的历史是用来当做饭后的谈资的吗?用这样低陋的境界去回报这个城市几天的接纳,我是不是有些卑劣了?这样想过,我知道我只是轻轻记下此行一些见闻体悟也就是很不错的事了,也许这才是天津送给我的真正礼物了。我的收获其实—— “在路上”!

草草此文,只为记忆。

补记:此次天津之行,主要是参加一次业务大赛。几千人马,俱皆英豪。只六七百人或有所获,此等阵仗,初识之下,难免紧张,几夜皆睡眠不佳。偏我又被安排到最后一天早上,倍加煎熬。加之临赛前夜凌晨一点,同舍樊晋垣老师收拾行装准备返回,送他走后,再未入眠,第二天比赛,精神萎顿,心情忐忑,也不知怎么上得的场又怎么下得的场,好在结果出来,还算可以,也算不枉此次远程出行了。 [1]

作者简介

闫杨虎,文学爱好者,文字里修行,文字里美好,文字里走着芳香的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