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一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觅知网 的图片

太一宫》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之一。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1],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

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太一宫

散文创作

孔武仲作为孔家第四十八代传人,在散文创作过程中深深受到了孔家所积淀的文化底蕴的影响。而孔武仲的父亲孔延之、兄长孔文仲亦在孔武仲的文学创作中分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孔延之高风亮节的品行、勤劳严谨的治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意义深刻的思想观点均对其散文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孔文仲在性格、治学以及为文等方面亦对孔武仲影响深远,进而影响了其散文创作内容以及散文创作风格。

孔武仲散文体裁众多,涉及赋文、表文、状文、祭文、铭文、序文、赞文、题跋文[2]等文体。各体散文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孔武仲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作为孔家第四十八代传人,他在散文之中注入了深厚的儒家思想,尤为重视文人的修身,主要表现在为人至诚、好善忘势以及以静养心、旷达淡泊等方面。孔武仲沉浮官场三十余年,在任职期间积极关注社会政治与民生,表现出了儒者特有的责任与担当。在散文之中孔武仲亦关注百姓利益,流露出了强烈的民本思想,同时关心国家社稷,据实选贤任能。

在文学方面,孔武仲重视文学的价值,首先重视文章的传世价值,认为文章传世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字背后所展现的人格品质;其次主张文章的功用论,对于个人来说,则有遣怀寄兴之用,对于社会来说,则有劝讽时效之能。在散文之中,孔武仲亦表现出了史学家特有的气质,推崇独特的史学思维方式:敢于质疑史书所论,进而独抒己见:在评价人物方面,功过均书,客观评价。

视频

太一宫 相关视频

文学讲座:散文创作与赏析
宋韵散文《北宋皇宫 吻菊香》

参考文献

  1. 《三经新义》,个人图书馆,2016-09-25
  2. 宋代题跋窥探,参考网,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