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太和县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和县博物馆原馆位于太和文庙院内,于1993年11月16日成立。自2018年开始历经2年多的精雕细磨,太和县博物馆新馆于2020年1月16日开馆试运行,新馆位于文明西路与创意路交叉口北侧六馆两中心内。

历史发展

1993年11月16日,太和县博物馆[1](老馆)成立,与太和县文物管理所共同位于太和县文庙院内,是展现太和历史的重要文化场所。文庙前广场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太和县李阁乡发掘的汉代三足石砚台复制品。博物馆常年展览《太和县出土文物图片展》,结合太和境内的出土文物,全面展示太和悠久的历史。

2015年,太和县启动太和“六馆两中心”文化建设项目,将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书画院)、城市规划展览馆、综合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职工活动中心等8个单体项目整合为一个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和建设。

2020年1月16日,太和县博物馆新馆建成对外开放试运行,新馆位于县城文明西路与创意路交叉口六馆两中心内,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造型呈U形,整个建筑简洁壮观、平面规矩,中轴对称,庄严肃穆。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502件(套)。

馆藏文物

新郪虎符

新郪虎符,铜质,卧虎形,通长8.8厘米、前脚至耳尖高3厘米、后脚至背高2.2厘米,重95克。模铸,伏虎形,前后脚平蹲,头前伸,耳上竖,尾上卷。铭文字数,体有错银铭文39字,分两半,底合榫。上嵌篆书“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母(毋)会符,行殹(也)。”新郪虎符发现于清光绪末,是秦国授予新郪守将的兵符,表明战国末年秦人占领新郪重镇后,曾在此驻扎重兵。史载为汉淮南王刘安私铸,后王国维误考为战国虎符。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

汉代三足石砚

国家一级文物,东汉,1956年太和县李阁双古堆汉代空心砖墓出土,通高14厘米,圆形,由砚盖和砚身两部分组成。盖外面中部隆起,透雕双螭首,昂首相对。吻部相连处有四个小圆孔,孔下镂雕为提梁。盖边有细线浅刻小方格纹,边缘有一周浅刻锯齿纹。砚底有三足,足上浅刻熊纹图案。此砚雕刻精细,造型浑朴别致,为汉代石砚[2]精品。

这是一件珍贵的东汉三足石砚,由上盖与下部砚身组成。上盖雕成双孔提梁式,器表刻绘走兽、云纹。砚身台面平而无池,底有三熊形足。三足石砚最早见于汉代,器型多为圆饼形状,三足多雕刻成熊、虎等兽形。砚盖常用高浮雕、镂空雕等技法雕刻出螭龙、盘龙、辟邪等。早期三足石砚雕工粗犷拙朴,东汉后期日趋繁缛细腻,砚盖内外、砚身上下往往有精美的雕刻纹饰。原件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院(新馆)中。

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给原墙的奖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农村兴起,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58年太和县原墙人民公社(现原墙镇)就获得“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周恩来总理还亲自签发了奖状。历经50多年的风雨,这张珍贵的奖状已交由太和县文物部门进行保护。

视频

太和县博物馆 相关视频

警方向太和县博物馆移交新郪遗址被盗的30余件文物
7天关注 太和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