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太平天國忠王府

太平天國忠王府[1]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街,與拙政園相鄰,是清代農民起義政權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當年太平天國留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建築物,也是中國歷史上遺存下來最完整的農民起義軍王府,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簡介

太平天國 忠王府   位於婁門內東北街204號,1961年被列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咸豐十年四月(1860年6月),忠王 李秀成率 太平軍 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軍攻克蘇州。同年十月起,就 吳姓 拙政園基地改建忠王府,並將其東 潘姓、其西 汪姓宅第等一併收入,擴展為王府之地,形成一片包括官署、庭舍、 園池「綿亘里許」的宏偉建築群。同治二年冬(1863年12月),太平軍退出蘇州, 李鴻章據忠王府為 江蘇巡撫行轅。同治十一年改為八旗奉直會館。1938年日偽據為" 江蘇省維新政府"駐所。1946年,國立 社會教育學院借作校舍。1951年劃歸蘇南區文物 管理委員會。

基本內容

  忠王府的主體即中路的官署,是按太平天國規制修建的。後雖經李鴻章拆去東西轅門、角樓、鼓吹亭,改大門為清代衙署樣式,並塗改龍鳳紋彩繪,但其他仍保持原貌。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照牆、大門、儀門、正殿、後堂、後殿等,縱深約140米。忠王府大門面闊三間12.5米,進深10米,原為單檐歇山,後改硬山頂。前後檐柱上置闌額枋,架平板枋,施三參單昂斗拱,承檐桁,架抹角梁,置斗拱,托下金桁,承角梁。梁枋彩繪均被塗刷,龍鳳痕跡依稀可辨,柱礎均為青石覆盆式。次間脊柱之間砌隔牆,明間設斷砌門,置抱鼓石。大門左右翼以八字牆,前踞石獅。抱鼓石和石獅均鏤刻精細,氣勢不凡。儀門為硬山式,面闊三間13.5米,進深8.5米,梁、枋、桁間飾以彩繪。門後為石板廣庭,東西廊廡各寬七間,隔庭相對。正殿與後堂均硬山頂,各面闊三間,以縱深五架的卷棚頂穿廊過渡,連結為一整體,平面呈工字形,故俗稱工字殿。正殿高約11米,面闊17米,進深14.5米。前置步廊,額枋上置平板枋,列一斗三升斗拱,上置連機承檐桁。廊柱頭置丁字科前出挑承檐桁,後出梁墊承月梁。步柱間共設海棠花格心長窗十四扇,裙板浮雕雲龍,絛環板飾以雲鳳紋。殿內梁架結構似廳堂抬頭軒貼式,步柱與金柱間作船篷軒,金柱與後步柱架大梁,連後雙步檐廊。明間後步柱間設屏門。後堂面闊14.2米,進深6.2米,後置步廊。梁架圓作,與正殿扁作相異。正殿與後堂的梁、枋、桁間均飾有彩繪。後堂與後殿之間辟小院,有東西兩廂相對。後殿硬山頂,高同正殿,面闊三間14.6米,進深10米。前設步廊,額枋上設平板枋,列一斗三升斗拱。廊柱有置單面出跳的丁字科。步柱與金柱間設船篷軒,金柱與後步柱間架大梁。後步柱之間設屏門十八扇,門枋與後步枋間設墊板,以引條分隔為九方,皆繪有壁畫,內容以鹿、鶴、虎、豹、獅、象、鴛鴦、綬帶鳥、白兔、花貓等鳥獸為主,配以樹石花草,各有寓意。後檐柱與後步柱間相距僅1米,後檐高達7米,超出前廊桁2米,實屬罕見。此殿原為太平天國供奉天父天兄神主,舉行禮拜儀式的地方稱為"聖殿"或"天廳"。

歷史價值

  忠王府的蘇式彩繪亦堪稱一絕。不僅數量多,而且藝術水平高,為全國所罕見。經調查統計,原有包袱棉285方,如意頭210個,共有彩繪495方,其中3/4為山水、花鳥、走獸及絢麗的錦紋,取材大多寓意福祿壽、吉慶有餘、百事如意、錦上添花等,如錢蝠(全福)、柏鹿(百祿)、蝠磐(福慶)、蜂猴(封侯)等。其中反映太平天國藝術特徵的主要是龍鳳藝術,如大門、儀門的額枋和正殿的額枋、步桁、脊桁繪有"雙龍戲珠"、"祥雲團龍"、"丹鳳朝陽"、"鳳穿牡丹",惜早已被塗刷,僅有正殿東西次間脊桁上的兩方"鳳穿牡丹"倖存。如今,彩繪完整留存的共343方,其中323方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原作,其餘是後來塗改的。蘇式彩繪以精雅秀麗著稱,忠王府彩繪可謂現存清代蘇式彩繪的代表作。

  蘇州忠王府是保存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一處太平天國舊址。1996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以中國現存太平天國王府中最完美的建築而評為"19491995中華之最"。為妥善保護這座具有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建築,1951年至1975年,曾對其官署部分七次修繕,80年代也陸續將大門、儀門、兩廡、正殿、後堂、後殿等作了全面修葺,基本上恢復了忠王府官署建築的原貌。1993年起,再由國家文物局撥款,完成了中路官署建築和東路部分宅第建築的維修,使其更顯宏偉。

景區圖庫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