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平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平村位于嘉定区江桥镇西端,全村地域1.2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366户人家,常住户籍人口1265人,外来流动人员3000余人。太平村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二、三产业为主,有各类企业38家,其中有中外合资公司家,主要用机械制造服装家电、建筑装饰等五大产业。2005年村工业总产值6.8亿元,利税1.2亿元,村可支配财力650万元,村级经济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得到递增。2017年12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1]

中文名称: 太平村

地理位置:嘉定区江桥镇西端

面 积: 1.2平方公里

人 口: 1265人

气候条件

太平村地处北亚热带北缘,为东南季风盛行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丰沛。全年无霜期长、光温适中、日照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的栽培。同时,低温、干旱、雨涝、高温、热带风暴及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出现。

发展概况

太平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为指导,认真实践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即“村里的事让村民知道,村里的事让村民作主,村里的事让村民监督,村里的事让村民满意”,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郊区建设,同时探索外来人口村组化管理,实施“五个统一”管理服务模式,使全村呈现出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可喜局面。《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解放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先后报导了太平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如今,太平村曾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特色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二十多项国家和市、区的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评为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爱国卫生、健康单位先进。同时,村党总支书记苏兴华也被光荣地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和全国十大杰出村官。

民主管理第一村

“管理指数”名列“中国名村影响力”单项评比第一,江桥太平村荣膺全国“民主管理第一村”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以改革开放30年来基层民主管理的成功实践,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样板和经验。在前不久北京举行的第八届全国村长论坛上,太平村被评为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民主管理第一村”,太平村党总支书记苏兴华被评为“农村改革30周年优秀村官”。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有8个村民小组,366户人家,常住户籍人口1265人,外来流动人员3000余人。改革开放以来,太平村以创新思路,创造性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体现村民当家作主意愿。面对外来居住、工作在本村的来沪人员两倍于本地村民数量的新情况,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苏兴华认为:创建“和谐”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太平村要全面实现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居住、工作在本村的3400多名外来人口的人性化管理。为此,太平村重新修订《流动人口管理细则》,明确居住在本村的流动人员在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有关的村规民约的同时,享有与本村村民同样的义务和权利,并规定对居住在本村的外来人员一律以“新村民”相称。在上级党组织支持下,太平村还成立了郊区首家新村民党支部和新村民团支部,建立了新村民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并在新村民中挑选32名正副组长,让他们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形式融入到新村民管理中来。村委会还根据新村民的意见组织人力对新村民上下班路窄不便的道路进行了拓宽和整修。针对新村民提出村里公厕太少,村里又投入资金建造了4所公厕,缓解了用厕难的矛盾。村里还举办各种讲座和培训班,引导新村民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大大提高了新村民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和职业技能。新村民们感动地说:“太平村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温暖的新家。”如今,太平村已形成了“党风正派、民风淳朴、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干群融洽”的和谐局面,村里户外整洁有序,新老村民互助友爱,文明举止蔚然成风。村里已经连续十五年无一人到镇以上部门越级上访,连续十多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太平村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吸引了更多企业来这里投资、创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太平村基层民主管理的成功实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及上海市有关领导多次视察太平村,对该村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所取得的实效给予充分肯定。如今,太平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特色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二十多项国家和市、区的荣誉称号。

“四个让”工程

一是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知晓。通过建立以村党总支为核心的党员责任区、联系户、群众自治组织等工作网络,以及村各条线工作例会、建立太平村门户网站、村干部走访、党员双向汇报、民情联系等制度,定期编印《太平村讯》小报,确保村里的事情使每一个村民心里清清楚楚。二是村里的事情让村民做主。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管理小组等制度切切实实贯彻在行动上,村里每一重大事项,都要通过“一听、二议、三表决”的方式进行。村里每年都要实施村干部述职报告,由村民评议打分。村委干部选举连续4届实施“大海选”,村干部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三是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监督。组建村监督委员会,人称“小纪委”。监督委员会下设“村务、财务、党务、文明”四个监督小组。监督委员会重点对村委工作、民主理财、干部作风、制度执行、实事工程等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在8个村民组设立“民情联系箱”,使监督工作从事后监督,发展到事中监督、事前监督。四是村里的事情让村民满意。落实就业保障、扶贫帮困、文明建设等18项村级实事工作,全村就业率达到98%,镇保覆盖率达到99%,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每个村民小组设立文体活动中心,每年组织老年农民免费体检,组织法律、就业、保健等培训,组织“八星家庭”评比活动。

经济发展

太平村地处312国道北侧,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347户人家,1213个村民,外来人员2300多人。现有各类企业50多家。拥有固定资产3500多万元。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亿,工业增加值1.5亿元,利税1.3亿元。村可支配资金500多万元,村民非农就业率97.35%,2004年人均收入11807元,劳均17493元。

视频

上海太平村基地201603期学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