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湖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景点有有花亭湖、五千年文博园、刘邓大军高干会议旧址、赵朴初文化公园、佛图寺等风景名胜,太湖县先后被授予全国创业之星县、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国劳动力资源开发先进县和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安徽省首届平安县。[1]

历史沿革

太湖县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仍属庐江郡。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太湖左县,是因其时以右为尊,卑者为左。南朝宋、齐时,称南方蛮族为”蛮左”,蛮地之县为”左县”。后省,泰始二年(466)复置。《太平寰宇记》载:南朝齐建元二年(480),立龙安郡,领太湖左县和东陈县(县治在今小池镇后河)。

南陈太建五年(573)废东陈,独存太湖左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初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晋熙县复名太湖县,去”左”字,县名沿用至今。炀帝大业初,熙州改名同安郡,不久仍复旧称。

武德四年(621)析县地置青城、荆阳二县。七年,省青城,入荆阳。八年,省荆阳,入太湖,属舒州。

天宝元年(742)改舒州为同安郡。

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同安郡为盛唐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盛唐郡为舒州。

据《太平寰宇记》:太湖县在”龙山湖水之侧,因有大小湖泊遍布,而“大”字发音在当地方言发“太”字音,因而得名“太湖”,实为“大湖”之意。据《皇明一统志》载,太湖县治原”居万山,有大湖、小湖”,即今大湖河、小湖河一带,现已为花亭湖淹没区。《太平寰宇记》载:”元嘉末年,以县居山移就平原,去旧县三十八里”,县治从此迁到今晋熙镇老城所在地。

宋属淮南西路舒州。

政和五年(1115),舒州改德庆军。

绍兴十七年(1147),德庆军改名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安庆军升为安庆府。太湖县先后属德庆军、安庆军、安庆府。元属安庆路,明清属安庆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道,太湖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六月,属安庆道。民国十七年(1928)八月,再度废道,县直属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安徽省划十个行政督察区,安庆道为第一行政督察区,区治设太湖县(1940年4月迁桐城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第一行政督察区改名为安庆专区,太湖县属安庆专区。

1949年3月,太湖县城解放。当晚,中共太湖县委、县政府和安庆专员公署迁进太湖县城。太湖县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专区。

1952年8月,太湖县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1988年,太湖县属安庆市。

1997年,太湖县面积2030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9镇17乡:晋熙镇徐桥镇弥陀镇新仓镇小池镇寺前镇黄镇镇牛镇镇、北中镇、大石乡、江塘乡、城西乡、花园乡、刘羊乡、大山乡、刘畈乡、百里乡、玉珠乡、罗溪乡、黄岗乡、李杜乡、赵河乡、天桥乡、九田乡、河口乡、望天乡。县政府驻晋熙镇。

2004年6月底,太湖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结束,由原来的26个乡镇调整为15个:刘羊乡、花园乡的灯茗村、李杜乡的何岭村、罗溪乡的汪岭、梅河2村以及城西乡的芭蕉、下坞、九龙3村并入晋熙镇,花园乡并入新仓镇,花园乡的方岭、新庄、立新等村以及刘羊乡的殷冲、李冲、月龙李岭、枫铺5村并入小池镇,罗溪乡并入寺前镇,大山乡、李杜乡并入天华镇,天桥乡和原黄镇镇的严姜村并入牛镇镇,河口乡并入弥陀镇,望天乡、玉珠乡并入北中镇,黄岗乡并入汤泉乡,九田乡并入刘畈乡。[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

太湖县东邻潜山、怀宁,南连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蕲春、英山,北毗岳西。东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

东南部除香茗耸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为丘陵平畈交错之地。县境内主要河流为长河,发源于岳西多枝山,在杏花村南入县境,纳羊角河、同义河、薜义河、白沙河、安乐河、南阳河、黑岩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罗溪河诸水,入花凉亭水库,下龙山,傍县城,穿新仓,进潜山,汇皖河,再入长江。

长河纵贯全县,境内总长81公里。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

气候

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冬季受西

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

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

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7月份平均气温28.4℃。

极端最高气温40℃(1967年8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3]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太湖县西北是山区,东南是丘陵;县之中部有人工湖—花凉亭水库(又名花亭湖),县之南面有天然湖—泊湖。

无论山地、丘陵、湖泊,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8.33万亩,有林地面积118.94万亩,其中用材林115.0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52.99万立方米,有林地林木蓄积量43.08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量43.79万立方米。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风栎、乌桕、侧柏、油茶、油桐等,不仅遍地可见,而且栽培历史悠久。太湖县是全省茶叶、生漆、板栗的重点生产县。

药用植物有百合、香附子、茯苓、白术、蔓荆子等。

动物资源

动物方面除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之外,还有野猪、野兔、狐、狼、水獭、野山羊、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太湖是全国商品牛和瘦肉型猪的生产基地之一。

水资源

太湖县山区山高岭峻,涧深溪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108条,2012年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5.6万千瓦。

矿产资源

太湖县内的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瓷土、高岭土、紫砂页岩、石灰石、大理石、蛭石、铜、铁、煤等,其中以石英石、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最大。截止到2012年,石英石储量2000万吨,含硅量达99.98%,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为3000万吨。

人口民族

2018年末总户数172141户,总人口579396人,其中女性27632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3.47‰,死亡率为11.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4‰。

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4]

经济

综述

2018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96011万元,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7970万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9087万元,比上年增长6.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8954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7:44.7:3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361元,比上年增加2113元。

第一产业

2018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下同)42841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下同)5.1%。其中:农业产值111239万元,增长6.6%;林业产值70370万元,增长9.2%;牧业产值202377万元,增长3.8%;渔业产值40544万元,增长7.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82万元,增长17.8%。

201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9212公顷,比上年减少548公顷,下降1.4%,粮食总产量216511吨,比上年增加4011吨,增长1.9%,油料播种面积12167公顷,比上年增加467公顷,增长4.0%,总产24753吨,比上年增加912吨,增长3.8%;棉花播种面积4181公顷,比上年减少404公顷,下降8.8%,总产5080吨,比上年减少450吨,下降8.1%。

2018全年肉类总产量86447吨,比上年增加1747吨,增长2.8%。全年生猪出栏530000头,比上年增加10814头,增长2.1%,年末存栏232500头,比上年增加8918头,增长4.0%;家禽出栏3200万只,比上年增长3.1%,其中肉鸡3000万只,增长3.1%。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2359吨,比上年增长1.0%。

2018年末,全县农业生产机械总动力30.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其中:拥有农用拖拉机11085台,谷物联合收割机347台,排灌机械9059台,其中农用水泵7958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5270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8000吨,比上年下降2.6%;农村用电量15597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4%。

第二产业

2018全年1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8.2%,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8.3%,利税比上年增长16.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8.95%,比上年下降10.9个百分点。

2018全年工业用电量2346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6%。

建筑业

2018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共实现增加值8186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29家,累计完成建筑总产值17752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全县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达130.7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8%;房屋竣工面积达77.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1%。

第三产业

2018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1.8%;房地产开发投资94397万元,比上年增长22.6%。从项目规模看,全县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3个,比上年增长7.4%;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7.8%;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额比上年下降15.2%。

房地产

2018全年房屋施工面积79.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9%,其中住宅43.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7%,商品房竣工面积25.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2%,其中住宅17.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1%,商品房销售面积26.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1%,其中住宅17.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4%,商品房销售额12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住宅81839万元,比上年增长26.4%。

商贸

201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154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城镇实现零售额238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5.8%;乡村实现零售额291035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商品零售额5013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9%;餐饮收入2784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

对外经济

2018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2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出口100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进口42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0%。

2018全年引进外资37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3.2%。

旅游

2018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8000人次,比上年增长60%;国内游客59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实现旅游总收入232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国内旅游收入230295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年末全县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6家,实有客房总数651间,床位总数1085张。

财政

2018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收占75264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68204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259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公共安全支出18138万元,比上年增长23.6%;教育支出86322万元,比上年增长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902万元,比上年增长29.0%;科学技术支出928万元,比上年增长2.1%;医疗卫生支出52949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农林水事务支出119065万元,比上年增长56.2%。

金融

201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22036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053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各项贷款余额1178164万元,比上年增长23.2%。[5]

社会事业

教育

2018年,全县中等职业学校3所,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数3658人,比上年增加161人,其中女生1666人,比上年增加82人,专任教师180人,比上年增加1人。普通中学31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数21457人,比上年增加141人,其中:高中7所,在校学生7256人,比上年减少479人,女生占3470人,比上年减少225人;初中24所,在校学生14201人,比上年增加620人,女生占6566人,比上年增加238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025人,比上年减少28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733人,比上年减少3人;初中专任教师1292人,比上年减少25人。全县小学94所,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数28362人,比上年增加322人,其中女生占13024人,比上年增加153人,专任教师2149人,比上年增加2人。全县幼儿园59所,比上年增加5所,在园幼儿数12801人,比上年增加431人,其中:女孩5986人,比上年增加245人。

邮电

2018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6569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8.4%;电信业务总量8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0306户,比上年增长5.2%;移动电话用户417333户,比上年增长12.1%;互联网宽带用户116319户,比上年增长27.1%。

医疗

2018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室)234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24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572张,卫生技术人员210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74人,注册护士839人。

科技

2018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98件,比上年增加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8件,比上年增加14件。全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266件,比上年增加10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82件,比上年减少21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其中当年新增7家(净增4家);高新技术产品20个,其中当年新增4个。

民生保障

201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7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4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67.40%。

2018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6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5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0元,比上年增长10.4%。

到2018年末,全县养老服务机构21个(其中公办17个),拥有床位4550张。全县年末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24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801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2629人,其中:在职职工23709人,离退休人员892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68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3216人,其中:参保职工24484人,参保居民3873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480167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337115人。[6]

交通概况

太湖县合九铁路、沪渝高速、105国道横贯东西,沪渝高速临境而过,附近有天柱山机场和天柱山站及安庆站。

2018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85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

2018全年实现公路旅客周转量240939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5.0%;公路货物周转量15921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0%。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50166辆,比上年增长14.3%。

风景名胜

五千年文博园

五千年文博园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处于沪渝高速太湖收费站西侧。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占地1200亩。

五千年文博园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四大艺术馆、千人表演艺术馆、天人合一景区、天上人间景区、摩崖石刻景区、文化安庆景区、皖江文化景区以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十大景区组成。

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园的核心组成部份,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以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

花亭湖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花亭湖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面积254平方公里。龙山、花亭湖湖区、西风禅寺、狮子山、朴初文化公园、汤弯温泉六大景区。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人文古迹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沧桑、荣辱兴衰和历史积淀。

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慧可在此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之美誉。[7]

著名人物

赵朴初,(1907.11.5—2000.5.21)安徽太湖县。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

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县景宁乡(今望天乡)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举人,嘉庆元年(179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嘉庆三年顺天乡试和四年会试两任同考官。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回来后出任山西雁平兵备道,著有《石柏山房诗存》八卷,诗525首,县内民间藏有铅印本。

刘铉,太湖县人,生卒年月不详;邑廪生,清代天文学家,好学深思,博通经吏,著有《天文明解》、《诗易会参》、《四书会参》等书。

赵挺,(1919.4—1995.1),原名赵国廷,生于县晋熙镇河口街(今西正街)。 民国13年(1924),赵挺发蒙读私塾,整整读了10年。民国24年,插入县立晋熙小学读书。民国26年在该校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安庆初级中学。民国27年转入安庆六邑联中,民国32年在该校高中毕业。毕业那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包括高三学生)论文竞赛。1983年,被调到河南省财经学院创办《河南财经学院学报),任编委、副编审,一直到离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