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症漫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關於《失明症漫記》,薩拉馬戈說: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我毫不退縮地寫出了一部如此冷酷無情的作品。我的回答如下:我活得很好,可是這個世界卻不好。我的小說不過是世界的一個縮影罷了。
👓我們正在一天比一天失明,因為我們越來越不願睜眼去看世界。歸根結底,這部小說講的就是:我們所有人都在理智上成了盲人。
👓人類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人類走向人性化的道路竟是如此艱難與漫長!為什麼生存?為了什麼生存?怎樣生存?這是我經常關心和思考的問題。
👓當世界需要批判觀點的時候,文學不應該遺世獨立。
街上出現了第一個突然失明的人,緊接着是第二個、第三個……
一種會傳染的失明症在城市蔓延,無人知曉疫情為何爆發、何時結束。
失明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與災難,一批又一批感染者被集中隔離。
食物短缺,組織崩潰,文明與尊嚴變得不堪一擊。
人們逐漸剝離道德的外衣,陷入比失明更絕望的苦難境地。
在這些人中,只有一個女人還能看見。
她的眼睛,是這個瘋狂的世界裡唯一尚存的理智。
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院「所有時代百部世界文學佳作」。
👓薩拉馬戈100周年誕辰紀念版!
👓諾獎得主薩拉馬戈傳世之作,必讀永恆經典,已發行300多個版本。
👓諾獎授獎詞:薩拉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諷所維繫的寓言,持續不斷地觸動我們。
👓一旦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苦難就會在我們中間蔓延。
👓一種會傳染的失明症,檢驗了人性的一切可能。
作者簡介
(José Saramago,1922—2010)
薩拉馬戈出身貧寒,自學成才,曾為修車工、文學編輯、記者、翻譯、作家等。
1982年,小說《修道院紀事》的出版使他獲得巨大成功。
1995年,《失明症漫記》出版,薩拉馬戈獲葡萄牙語文學最高獎項——卡蒙斯文學獎。
1998年,薩拉馬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葡語世界獲此殊榮的第一人。瑞典文學院授獎詞: 「薩拉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諷所維繫的寓言,持續不斷地觸動我們」。
《失明症漫記》的靈感來自薩拉馬戈的突發奇想:如果我們都失明了會怎麼樣?他接着想:但我們其實就是盲的。依據這個想象,他書寫了一篇驚心動魄的失明症寓言,道出了人類最隱蔽的欲望,揭示了文明的脆弱。
薩拉馬戈曾留言,希望自己死後的墓志銘是:「這裡安睡着一個憤怒的人」。
他自稱為 「時代的評論員」,將矛頭對準自己所處的時代,用盡全力,以一系列具有思想實驗意味的文學作品改變世界。
譯者
范維信,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譯審、葡萄牙語翻譯家。譯有《失明症漫記》《修道院紀事》等多部作品。曾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和葡萄牙總統授予的「紳士級功績勳章」。
原文摘錄
因為眼下我們似乎正在經歷一場類似失明症的瘟疫,我們暫且稱之為白色眼疾,鑑於它可能是一種傳染病,鑑於我們遇到的不僅僅是一系列無法解釋的巧合,為了制止傳染蔓延,政府希望所有公民表現出愛國之心,與政府配合。已經患病的人住在一起,與患病者有過接觸的人住在另一個地方,雖然分開來住,但相距很近,這一決定是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才作出的。政府完全意識到所負的責任,也希望這一通知的受眾都是守法的公民,同樣擔負起應負的責任,拋棄一切個人考慮,你們要認識到自己被隔離是一種支援全國的行動。 現在,我們要求大家注意聽以下規定。 第一,電燈會一直開着,任何按開關的企圖都無濟於事,開關不起任何作用,第二,在事先未獲允許的情況下離開所在的大樓意味着立即被擊斃,第三,每個宿舍都有一部電話,只用於向外面要求補充衛生和清潔用品,第四,住宿者手洗各自的衣物,第五,建議每個宿舍選舉其負責人,這一項只是建議,不是命令,住宿者可以按其認為最好的方式組織起來,只要遵守以上規定和我們以後陸續公布的規定,第六,每天三次我們會把飯盒送到門口,放在門的左右兩邊,分別給患者和受傳染者,第七,所有剩餘物品應通通焚燒,除了剩飯之外,這裡所說的剩餘物品還包括飯盒盤子和刀叉勺等餐具,這些都是用可燃材料製造的,第八,焚燒應在該大樓的天井或者圍柵旁邊進行,第九,焚燒產生的一切不良後果由住宿者自行承擔,第十,如若發生火災,不論是偶然起火還是有人故意縱火,消防人員皆不予救援,十一,如若內部出現疾病騷亂或者毆鬥,住宿者不應指望任何外界介入,十二,如若有人死亡,不論死因為何,均由住宿者在圍柵旁掩埋屍體,不舉行任何儀式,十三,患者們所住房子與受傳染者們所住房子之間的聯繫必須在大樓中間地帶進行,就是你們進去時走過的地方,十四,受傳染者一旦失明,必須立即轉移到失明者所住的房子裡去,十五,本通告在每天同一時間播送一遍,以便讓新來的人知道。政府和全體國民都希望你們履行自己的義務。晚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