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奥普拉温弗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奥普拉·温弗瑞 编辑 1954年1月29日 密西西比州科修斯科 美国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1954年1月29日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科修斯科,美国演员,制片,主持人。 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妇女之一,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通过控股哈普娱乐集团的股份,掌握了超过1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万名观众,并连续16年排在同类节目的首位。2009年11月2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播出了23年之后,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的节目《奥普拉脱口秀》于2011年9月9日结束。 至今唯一作品《我坚信》由黑天鹅图书2015年5月引进。 [1] 2018年获第75届金球奖终身成就奖。 [2] 2018年4月,获《时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荣誉。 代表作品

奥普拉脱口秀

目录 1 个人经历 ▪ 童年经历 ▪ 初露峥嵘 ▪ 小试牛刀 ▪ 多元发展 ▪ 感动观众 ▪ 堕落天使 ▪ 媒体帝国 ▪ 媒体女皇 ▪ 活动年表 2 主要作品 ▪ 参演电影 ▪ 参演电视剧 3 获奖记录 4 所获荣誉 5 社会评价 ▪ 媒体报道 ▪ 福布斯 ▪ 持久影响 ▪ 称冠原因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奥普拉·温弗瑞 外文名 Oprah Winfrey 别 名 欧普拉·温芙蕾,奥花·云费 国 籍美国 民 族美利坚民族 出生地 密西西比州科修斯科 出生日期 1954年1月29日 职 业演员,制片,主持人 毕业院校田纳西州立大学 经纪公司 哈普娱乐集团 代表作品奥普拉脱口秀 主要成就 美国第一位黑人亿万富翁 荣 誉霍华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血 型 AB 宗教信仰 基督教 个人经历编辑 童年经历 1954年1月29日,小温弗瑞出生在密西西比(Mississippi)的小镇科修斯科(Kosciusko),她的姑妈是一 奥普拉·温弗瑞 奥普拉·温弗瑞 个半文盲,凭借其对圣经的一知半解为小温弗瑞起名俄珥巴(Orpah),这是旧约圣经“路得记”里一个卑微女人的名字。 “路得记”记述的是路得(以色列大卫王的曾祖母)丧夫后如何与婆婆相依为命、如何博取大户人家波阿思的好感并与之成婚的动人故事。而俄珥巴是路得的嫂子,同为寡妇的她在选择自己道路时与婆婆分道扬镳,没有人知道她最终的命运如何。我们只晓得俄珥巴在“路得记”中仅出现过两次,依照现代戏剧理论来说,连跑龙套的角色都算不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么一个生僻的名字,居然被几乎不认字的姑妈记住了。 也许是上帝的美意,小温弗瑞没有遵照姑妈的意思成为“俄珥巴”,因为后来发现她的出生卡片上有一个拼写的错误,俄珥巴变成了奥普拉。 小温弗瑞的父母没有结过婚,在她出生后父母随即劳燕分飞,把她扔给外祖母照顾,半文盲的外祖母自创“象形”认字法教外孙女认字,休息时,外祖母就把从教堂听来的圣经故事讲给小温弗瑞听。 3岁时,小温弗瑞在教堂做见证,模仿外祖母的声音惟妙惟肖地讲耶稣复活的故事,这是她记忆中第一次当众讲演。刚上幼儿园第二天,她写了一张纸条送给老师,“我觉得我不属于这里,因为我认识很多大字”,老师看后竟同意了她的要求,她跳学至一年级。 6岁时,小温弗瑞搬到母亲居住的密尔沃基(美国威斯康星州东南部港市),9岁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她被堂兄侮辱强奸,还有好几个亲戚也虐待她。 14岁时,她曾生下过一个孩子,但是孩子出生后不久便死了。 这段经历让她痛苦不已,一直到80年代中期她在自己的节目中吐露心声,“我几乎被毁掉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告诉自己已经治愈了,但是没有”,“我心里觉得特别羞耻,我在无意识中老是为那些男人的行为责备自己。” 温弗瑞和母亲的关系紧张,常常吵架,也许是从小没有得到母亲的爱,她行为出格、脾气古怪,有一回,她弄翻家具,把眼镜砸得稀巴烂,家里一片被劫匪洗掠的狼藉,在这次自导自演的“事故”中她偷走母亲的钱包,可怜的劫匪却替她背上黑锅。如此煞费苦心的行动只不过想要一个更时髦好看的眼镜。 母亲受不了温弗瑞的疯野行为,打算把她送入青少年管教所,碰巧管教所的床位已满,她被拒之门外。温弗瑞继续和伙伴们鬼混,抽烟、吸毒、喝酒,越陷越深,她的生命在肮脏的大染缸里浸泡,几乎看不到任何重生的机会。如果人们在患难中祈祷企盼奇迹发生,那施怜悯的对象决不应该是黑人女孩温弗瑞。 初露峥嵘 如果说温弗瑞的人生要寻找护佑人的话,父亲无疑就是这个角色的最佳候选人,是他拯救了温弗瑞,但温弗瑞更感谢母亲的冷酷无情。当年由于一次意外温弗瑞没有被收入青少年管教所,母亲见一计不成,便再生一计,把女儿径直推到纳什维尔父亲的家里,“父亲救了我的命,如果不是他当年对我的严格要求,我现在恐怕就是一个身后拖拉一群孩子的家庭主妇了,”温弗瑞说。 奥普拉·温弗瑞 奥普拉·温弗瑞 14岁之前,温弗瑞不知道父亲长得什么样子,14岁时住进父亲家,继母首先向温弗瑞的“开刀”,命令她每周背诵20个单词,否则别想吃饭;父亲与继母一唱一和,不知是否受了电影《窈窕淑女》希金斯教授改造之风的熏陶,二人的执着让人敬畏,尤其是父亲,他制定了教育大纲,在大纲的基础上来统领、构建和引导温弗瑞的成长,读书、读书、再读书,温弗瑞完成了继母布置的任务后,还要继续满足父亲的要求—每周写读书报告。 有道是天道酬勤,果然,温弗瑞改头换面,她参加了学校的戏剧俱乐部并常常在朗诵比赛中获奖,在费城举行的有1万名会员参加的校园俱乐部演讲比赛,温弗瑞凭借一篇短小震撼的演讲“黑人·宪法·美国”拔得头筹,赢得1000美元的奖学金。 原来光靠嘴巴也可以赚钱,温弗瑞的脱口秀在这一刻显出原始积累的本能。她真的变了,告别少年的放荡不羁,洋溢着激情张大嘴巴为自己打拼天下,1971年,她摇身一变成为“那斯威尔防火小姐”,同年又她戴上了田纳西州黑人小姐的桂冠,1972年,她进入田纳西州州立大学主修演讲和戏剧。 在大学里,温弗瑞的嘴巴厉害早已名声在外,她积极寻找机会释放自己的“铁嘴”功夫,大一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纳什维尔分部两次找到她,希望她能去工作,懵懂的温弗瑞莫名其妙地拒绝对方,这让其他同学嫉妒不已。温弗瑞的演讲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他悄悄提醒她“很多像你一样的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CBS占一席之地啊!”老师的点拨让温弗瑞醍醐灌顶,她走进CBS的大门,这扇门开了,就没有人能关上。 1973年,度过自己狂暴混乱的青春期,温弗瑞成了纳什维尔(美国田纳西州首府)WTVF电视台最年轻的主播,此时她的身份是田纳西州州立大学大二学生。 小试牛刀 奥普拉·温弗瑞 奥普拉·温弗瑞 1976年,温弗瑞大学毕业前往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WJZ电视台与同事一起主持“六点钟新闻”节目,她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充满感情的新闻表述方式,与传统主持人刻板庄严的风格相差迥异,但新生的事情几乎很难一夜流行,温弗瑞迫于压力不得不告别“六点钟”新闻,转而主持一个早间谈话节目“人们在说话”。 从“六点钟新闻”节目下来,温弗瑞受到巴尔的摩WJZ电视台的特别关注,她的上司,一个刚上任的导演派她去纽约接受整容手术——因为她的头发太厚、鼻子太宽、下巴太大,导演心目的黑人女子应该如波多黎各女人一样充满诱惑,但温弗瑞的胚子太差,美容师端详半天后望而却步,因此整容一事不了了之。 其实温弗瑞在新闻节目上的失利不能归咎与她的外貌,70年代和80年代,妇女在电视台是凤毛麟角,更不要说是黑人妇女了。当时一位著名的男性电视主播就曾经宣称:女人不适合播新闻,因为她们的声音不具有可信度,听起来就像街头巷尾的闲谈。 但是美容计划的流产并没有阻挡温弗瑞的成功,1977年她主持“人们在说话”脱口秀,收视率一路飙升,超过当年脱口秀名嘴菲尔·当纳的节目,巴尔的摩的电视观众津津乐道于温弗瑞的口头禅,7年的时间温弗瑞致力为这个美国大陆最东部的城市制造欢乐,她做到了。 温弗瑞在巴尔的摩名声大噪,但她的制片人不满足于仅在东南一隅的成功,于是把温弗瑞的节目录像带寄到美国广播公司(ABC)芝加哥分部WLS电视台,电视台管理层看后立即向温弗瑞抛去橄榄枝。 温弗瑞确实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不过魔幻之处不在手指而出自嘴巴,有人好奇地问,你每次为节目准备多少问题,她说,“我从来不准备问题,我只是坐在那里和人聊天。” 在她看来,与别人沟通的最好办法是去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酸甜苦辣的故事。她与生俱来的敏锐洞察力令她有如潜伏在人体内的“蛔虫”,这让她能恰如其分地捕捉到谈话中最吸引人的焦点,提出极具针对性的问题,ABC高层们相中温弗瑞,正是看到了她的这一非凡的才能,于是伯乐识马的风情也继续在芝加哥上演着。 温弗瑞不辱使命,大刀阔斧,把“芝加哥早晨”节目中的风花雪月、不关痛痒的题目统

相关影片

Lil Yachty, Drake, & DaBaby - Oprah's Bank Account (Official Video)
The New York Socialite Living a Lie
Gayle King, Oprah Talk Death Threats
Oprah's 2020 Vision Tour Visionaries: Lady Gaga 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