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
Österreichischer Erbfolgekrieg

图片来源 kinderzeitmaschine

名称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日期    1740年12月16日–1748年10月18日

地点    欧洲北美印度

参战国家  法兰西普鲁士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

      西西里拿坡里热那亚瑞典萨丁尼亚

参战国家  神圣罗马帝国大不列颠汉诺瓦荷兰共和国

      萨克森萨丁尼亚俄罗斯

结果    签订《阿亨和约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德语:Österreichischer Erbfolgekrieg、1740年—1748年),或称奥地利领地继承权战争,起因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男嗣断绝,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君主的头衔,并在奥地利获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当中包括了第一次西利西亚战争第二次西利西亚战争

起因

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2]皇帝卡尔六世逝世,并无遗下男性后嗣,而根据卡尔六世于1713年所颁布的《国事遗诏》,其长女玛丽亚·特蕾西亚有权承袭其奥地利大公之位,而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夫婿法兰兹·史蒂芬则可承袭其神圣罗马帝国帝位。可是法国西班牙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萨丁尼亚皮埃蒙特拿坡里王国并不承认《1713年国事遗诏》,而德意志的三大诸侯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更极力协助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堂姐夫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阿尔布雷希特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即卡尔七世。至此战争已不可避免,因此反奥阵营里最积极的一方普鲁士在1740年12月16日正式向奥地利宣战。奥地利则联合英国波希米亚匈牙利荷兰西利西亚俄国,抵抗反奥阵营的入侵。以两次西利西亚战争为骨干,长达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正式爆发。

第一次西利西亚战争

战事爆发初期,奥军在各处均处于不利位置。1740年12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和施维林元帅率领八万普军南下突击西利西亚,毫无防御准备的奥地利驻军立刻被击溃,首府布雷斯劳陷落,只有尼斯堡等几个孤立堡垒仍然坚守。但是围城战向非普军所长,腓特烈率两万普军屯兵尼斯堡坚城之下,准备长期围困。1741年4月,奥地利元帅奈伯格(Neipperg)领兵近两万,突然从西利西亚东面的摩拉维亚境内发起进攻,来救尼斯堡,由此在莫维兹村引发莫维兹会战。腓特烈亲率2.16万人与奈伯格将军统率的1.9万奥军在此处决战。普军在步兵与火炮上占优,而奥军则在骑兵上占优,双方激烈交战,最后奥军因不敌普军的猛烈炮火,被逼撤退。

莫维兹会战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结盟进攻奥地利,以加强攻势。1742年1月,奥军主动进攻巴伐利亚,以逼使巴伐利亚退出战争,并从而进逼波希米亚。普王腓特烈立即亲率普、法、萨克森三国联军共3.4万人进逼至奥地利边境,在解除巴伐利亚与波希米亚的危机后,普军调兵北向。格林的卡尔亲王则率3万奥军拊其侧背,从摩拉维亚方向抄后路向腓特烈进攻,于是1742年5月17日爆发查图西兹会战。经过一轮激战后,双方互有胜负,但奥地利的伤亡较大(奥军损失6330人,普军损失4800人)。因此,奥军被逼撤退。

1742年6月初,奥地利无法再战,被迫向普鲁士求和。并在该年7月28日与普鲁士在签订《柏林和约》,以西利西亚格拉兹割予普鲁士为代价,两国停战,至此,第一次西利西亚战争宣告结束。

战间

奥地利并不甘心于这种屈辱的议和条约,因此便与英国、汉诺威、黑森、荷兰结盟进攻反奥阵营除普鲁士外的其他盟国。战事重启,至1742年底,波希米亚巴伐利亚已被奥军夺取。1743年2月8日,奥地利军在特劳恩伯爵元帅的统率下,在义大利莫特马尔统率的西班牙军队决战,结果双方均损失惨重。1743年6月,以英军及奥军为主干的联军约4万人,由英王乔治二世与奥地利的奈伯格将军统率,向阿沙芬堡进军,与由诺阿耶元帅统率的法军约2万6千人在德廷根战役中战败。法军不敌,被逼撤退。同时间,奥地利再与萨克森结盟,其军势变得更强。1744年夏,奥军攻至法国的阿尔萨斯,并同时进逼义大利的拿坡里王国。

第二次西利西亚战争

腓特烈不愿见到任何一方获得全胜,尤其害怕奥地利获胜之后,会回头向普鲁士追讨西利西亚,因此于1744年重新加入战争。8月17日,普鲁士再度施展突袭攻势,这次普鲁士兵分三路:腓特烈御驾自率主力4万人(以齐藤将军的1,300名骠骑兵为先锋),施维林元帅一路16,000人,安哈特-德绍亲王利奥波德二世率15,000人,三路大军采向心攻击姿态,从西利西亚出发,大败萨克森(上次战争的盟友,现在倒戈),再指向西利西亚正南方波希米亚的首都布拉格。1744年9月16日攻占布拉格,继续以62,000人的主力向维也纳进军,第二次西利西亚战争正式揭幕。与上次一样,奥军因普军的突然袭击而在最初的数个月被其大败。奥军只得转打消耗战,奥地利军总司令卡尔亲王率5万人回援,采取坚壁清野的方针派兵偷袭普军的补给线,以截断其弹药及粮食供应,使腓特烈在波希米亚境内遭遇后勤补给困难,威胁腓特烈后路并成功消灭普军近1.2万人,约占其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当腓特烈缓慢回撤至布拉格附近的时候,曾经想引诱卡尔出来决战,但是10月份已经天寒地冻,查理亲王又会合了萨克森盟军,兵力增加至10万人,于是腓特烈承认战略上已无利可图,准备缓慢撤回西利西亚。但是他这次又犯了一个错误:过于贪图在波希米亚得到的土地,舍不得撤走分散各个要塞的守军。结果普鲁士野战军一撤,这些据点被奥军逐一拔除,总共白白损失了3,000人。当普军分路渡过易北河撤回西利西亚境内的时候,因为伤病和逃散,普军一仗未打就损失了一半力量。经过这次战略挫折,腓特烈认识到,因为普鲁士本身人口有限,军中很多是德意志其他邦国的雇佣兵,这样的军队,必须要有铁的纪律才能凝聚成战斗力,而且绝不能分散使用。只准集中,不准分散,这是腓特烈后来一直记取的一个教训。1744年11月26日,普军因欠缺弹药及粮食供应,只得退出布拉格,撤至西利西亚,转为战略防御,尽管战略上受了一次挫折,但是腓特烈在战场上并没有失败,他将计就计,装做向西利西亚首府布雷斯劳撤退,引诱卡尔亲王走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山地,追击到西利西亚的平原上,以便以一次干净俐落的战役彻底击败奥地利。1745年初,奥军击败法军和巴伐利亚军,巴伐利亚被迫于4月22日签订富森条约退出战争。该年5月,奥军攻至西利西亚。5月26日,普军约5.9万人在西利西亚的霍亨弗里德堡埋伏。6月4日清晨,霍亨弗里德堡战役爆发,普军再度施展其拿手好戏,突袭奥地利与萨克森联军,使得奥萨联军损失惨重,被逼撤退。

1745年9月30日,奥萨联军在索尔战役再度与普军决战,但又被普军击败。奥地利经过两次西利西亚战争,四次大战役全部失败,但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大公的抵抗决心仍然坚韧不拔,1745年年底,奥地利准备集中主力从波希米亚出发,撇开北面西利西亚的腓特烈,向西北方向,越过萨克森,直接攻击西方的布兰登堡本土,爆发凯撒斯多夫会战。这次败仗彻底打消了奥地利和萨克森与普鲁士为敌的信心,为免损失加剧,奥地利、萨克森在衡量得失后只得在该年圣诞日与普鲁士签订《德雷斯顿和约》。奥地利以西利西亚全境割予普鲁士为代价,换取普鲁士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为奥地利大公,及其夫婿法兰兹·史蒂芬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退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第二次西利西亚战争宣告结束。此后,奥地利再与俄国结盟,并与法军在奥属荷兰、义大利北部及海上进行战斗,互有胜负。1746年,法国由于知悉俄国援军即将抵达奥属荷兰,决定与英、奥议和,于是签订《阿亨和约》,和约确定普鲁士在西利西亚的领土主权;并让西班牙与萨丁得到奥地利在义大利的部份领地;法国则放弃其在印度的殖民地;统治神圣罗马帝国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正式建立,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结果

普鲁士在这场战争里充份表现其卓越的军队质素,并且在战后获得大片领土,从此成为德意志地区除奥地利外最强的诸侯国。

这场战争的决战数量较此前的三十年战争、第二次北方战争、大北方战争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少,改为以大量消耗战消耗敌军的战斗力,影响18世纪大部份战争的战略,使得整个18世纪的战争均著重消耗战,直至拿破仑战争时才出现改变。

线式战术在这场战争里开始显得有心无力,普鲁士陆军对其进行改革,发明“斜线式战术”的新型线式战术,使得攻击力大增,并成为日后战争的主要战术之一。

包含战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