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女权主义哲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女权主义哲学

来自 中图网的图片

女权主义哲学,(Feminist philosophy)又译女性主义哲学, 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妇女运动实践和女性主义理论探讨的产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女性主义哲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执著的批判精神,在哲学研究方面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推进了当代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并对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女权主义哲学

外文名称 Feminist philosophy

别称 女性主义哲学

提出时间 20世纪70年代

应用学科 社会学科

适用领域范围 妇女运动实践和女性主义理论探讨

背景

女性主义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它以"性别"为分析范畴来重读、解构和重建哲学,批判和检讨许多导致人类自身及自然危机的固有价值观体系,为协调和解决各种冲突,创造更为开放、更为平等、更为自由的哲学思维空间,培育新的时代精神作出独特的贡献。近现代,女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已有大量著述问世。自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开始进入女性主义哲学领域翻译、介绍、梳理和研究西方学者的成果,并完成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论著。经过十余年来的开拓发展,女性主义哲学研究已经在中国初具规模,而且愈发进入到主流哲学中,成为一种新兴的学术力量。

中国女性主义哲学研究不断拓展,成果丰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中,以"女性主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06-2010年间共有文章3700余篇,以"女性主义哲学"为主题搜索的结果为180余篇,比过去十年(1995-2005)增长了28.6%。而在"中国知网",以"女性主义"为主题词检索,在2006-2010年间,有9207条记录,2006-2011年间却有11475条记录,一年内就增加了2268条记录。而且,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拓展,不仅仅局限于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等学科,还增加了许多新领域和新视角,诸如女性主义生态学、女性主义政治哲学、女性主义宗教学,以及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和女性主义教育学等等。

主要内容

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对西方经典原著的翻译和解读,二是对女性主义哲学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

翻译解读

一、对西方经典原著的翻译和解读

近现代以来,女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社会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专门组织翻译了当代女性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剑桥《女性主义哲学指南》,并在2010年出版中译本。该书共分十三章,从一个宏大的、全方位的哲学场景中展现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国内相关研究和高校哲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了对西方女性主义哲学研究成果的筛选编辑工作,例如2007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女性身份研究读本》一书。同时,中国也出版了一批国外著名女性主义哲学家代表作的中译本,例如,美国女性主义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的经典著作《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和《消解性别》中译本。在宗教学领域,中国也翻译出版了被称为北美宗教心理学奠基人的女性主义哲学家奈奥米·R.高登博格的两本著作,即《身体的复活--女性主义、宗教与精神分析》与《神之变--女性主义和传统宗教》。

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对于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引进和解读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一些学者的辛勤努力,当代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政治学家南茜·弗雷泽(Nancy Fraser)的一些重要著作译本得以问世,这积极促进了中国学术界对于弗雷泽思想的关注和研究。 在西方社会,弗雷泽的地位和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学术讨论和争议,并有一些讨论文集出版,中国学术界翻译出版了《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一书。由于弗雷泽的研究涉猎范围很广,国内学者开始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探讨她的理论,例如有学者专门探讨了弗雷泽的"公正观"问题。 此外,在这一时期,中国翻译出版了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法学家凯瑟琳·爱丽丝·麦金农《迈向女性主义的国家理论》,以及《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等著作。与此同时,南宫梅芳的生态伦理学著作《生态女性主义:性别、文化与自然的文学解读》也得以问世。

深入研究

二、对女性主义哲学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

2006-2011年间,中国内学术界对于女性主义哲学的研究呈现深入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成为这一研究的新生力量。

1.哲学方法论与认识论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哲学研究中,方法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人们正生存在一个复杂、混乱和相互冲突的无序世界中,"如果我们试图从根本上思考这些混乱,那么就将不得不教导自己如何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去实践、去联系,以及去认识。" 一些学者从认识论角度阐释女性主义认识论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平等认知主体问题、优势认知群体问题、女性经验与知识客观性问题。另一些学者则侧重于研究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使命及其对知识生产的意义,并对国外学者的最新研究进行评述。 有些学者试图把对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与当代中国知识女性联系起来,探讨性别知识的建构问题。还有学者尝试性地直接概括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特征,例如相信哲学从来就不是中立的;主张哲学不应成为理性,尤其是被性别化了的"理性"一统天下;强调哲学是差异的和多元的,而不是普遍的和单一的话语等等。另有学者著文对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尤其是方法论问题进行批评性思考,强调国内女性主义哲学研究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实现理论自觉 。

2.伦理学

2006-2011年间,国内女性主义伦理学方面的成果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研究的深化;二是对于应用伦理学理论和问题的关注。

关怀伦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后,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2006至2011年间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热潮。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主题"关怀伦理",搜到的论著有134篇之多,一年后增加到193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学、教育、经济、 心理学和建筑设计等领域。有学者指出,从2005年开始,中国内学者再度掀起对女性主义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的研究热潮。此次研究热潮一方面是对第一阶段研究问题的延续、深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将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另有学者指出,以关怀伦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伦理学对哲学乃至其他学科带来了极大影响,但女性主义伦理学在应用后现代主义哲学成果的同时,也承负着后者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也有一些年轻学者试图将儒家"仁"之伦理与关怀伦理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伦理是否能够兼容或者整合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形式问题,同时对关怀教育进行了探讨。其他学者则把女性主义伦理学,尤其是关怀伦理学与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了研究。此外,一些学者试图基于关怀伦理学对整个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哲学意义作出评价。

中国学者也试图以女性主义哲学方法论为基础,针对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实践问题,从应用伦理学领域,尤其是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等方面研究女性主义伦理学,例如邱仁宗教授主编出版了《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视角》一书。此外,受女性主义哲学关注女性主体体验的影响,国内学者也注重对于"身体"、身心关系和"缘身性"(Embodiment)等范畴的研究。例如一些学者认为,身体是当代女性主义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有学者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哲学基于现象学探讨女性体验和身体问题所取得的成果。2011年3月,中日"生殖健康与身体政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南大学召开,可以看成是结合中国国情和实践问题研究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的有益尝试。会议结合国际社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了生殖健康与身体政治的关系。

3."差异"、"性别差异"与平等

在许多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看来,"差异已经占据当今女性研究项目的中心舞台", "差异已经代替平等,成为女性主义关注的核心"。 把女性呈现为一种"在除了性别之外的多种权力和身份维度中的社会存在,已逐渐成为女性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案"。 而"作为一种女性主义口号,'差异'关系到女性之间的社会差异--例如人种差异,或者性取向差异、或者阶级差异。在女性主义理论中,'差异'已经逐渐地象征由女性并不具有统一社会身份的社会观察所得出的所有复杂性。"女性主义哲学对于差异的讨论主要来自西方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股政治力量。当时由于女性内部的差异,白人中产阶级的排除性歧视导致女性主义运动的分裂,以及女性主义发展政治哲学发展的要求。 国内学者也把研究"性别差异"作为当代哲学、当代女性主义哲学的重要使命。众所周知,平等和差异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女性主义哲学中的一个悖论性问题,"女性主义一方面需要以自由主义公民资格之性别中立作为自己的前提,即坚持是否具有公民资格与性别无关;另一方面又需要正视自身的客观差异,避免以一种形式上的齐头式对待反而造成新的不平等。" 解构主义女性主义试图缓解这两者之间的对立,强调"差异与平等从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两者之间也并非是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或是有后者就没有前者的对立关系。平等的对立词应是不平等,而差异的对立词应是单一身份认同。差异不应带来不平等,而平等也不必预设相同"。 倘若女性主义哲学要坚持"性别差异",势必要先对什么是"女性"进行界定,因而国内一些学者也围绕着女性主义是否应当放弃"女性"概念,应当如何描述"女性"的性别特征,以"性别差异"是否为一个本体论事实等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女性主义不应放弃"女性"概念。因为如果一个女性没有"女性"的指称,便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社会和话语空间,失去主体地位,成为根本不存在的人。放弃"女性"概念将使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面临更大的危险。另一些学者则从性别"同质性差异"的角度探讨了女性主义哲学建立的可能性。一些学者也考察了伊丽格瑞的性别差异观,以及理想的性别关系模式。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