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始平公造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始平公造像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始平公造像

所属年代;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8)九月刻

出土地点;石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

北魏时期崇尚佛教,凿窟造像祈福之风盛行,而《'''始平公造像'''记》即是当时所造石像的一篇题记,内容充满了迷信宗教色彩,但其文字却为书法艺术的珍品,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于世。[1]

简介

题名: 《始平公造像

又名: 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记

主题关键词: 金石拓片

详细介绍

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记》。

孟达撰文,朱义章正书。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8)九月刻。石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龙门造像名品之一。

清乾隆年间为钱塘黄小松访得后,始显于世。正书阳文。十行,行二十字,有方界格。额正书阳文"始平公像一区"二行六字。

造像,即雕塑佛像。造像立碑始于北魏,讫于唐中叶,所造者以释迦弥陀、弥勒、观音、势至为多。

其初不过刻石,或刻山崖,或刻碑石,或造佛龛,其后或施以金涂彩绘。造像者自称佛弟子、正信佛弟子、清信女、优婆塞等。出资造像者称像主,副像主等。

此造像实高75厘米,宽39厘米。龙门造像题记,一般都不刻书手姓名,仅此碑和《孙秋生题记》刻有书手之名,诚为可贵。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他们是"工绝一时,精能各擅"的书家,并进一步指出此碑书手朱义章比孙秋生更高一筹,评曰"雄重莫如朱义章"。

相关信息

国家图书馆藏最佳整幅拓本,系第三行"邀逢"之"邀"字,仅末笔稍损,其余笔画完好;第五行"始平公"之"公"字,横画犹存;第六行"匪乌"之"乌"字完好之乾隆嘉庆时拓本。

高90厘米,宽40厘米,卷轴装。其本为胡鼻山旧藏,有其在清咸丰九年(1859)题记,文曰:"字型大小如星散天,体势顾盼如鱼戏水。"其余尚有题跋十一则,如钱叔盖咸丰八年(1858)题记曰:"此龙门石刻中冠于当世者也。石刻中文之阳文,古来只此矣。

层崖高峻,极难椎拓,自刘燕庭拓后无复有问津者。仲水于琉璃厂得四本,殆刘氏物,此贻鼻山。戊午七月叔盖记。"此外,拓本上还钤有"黄节读碑"、"胡鼻山藏真印"、"钱松叔盖印信宜长寿"、"竹节砚斋金石文字"等印章。

始平公造像记》通篇为阳文镌刻,为历代石刻所罕见,而未署撰人、书人,在魏碑中也是少有的。此碑是北魏书法艺术全盛时期年代较早的作品,全碑文字端严飘逸,将森严方朴的北朝书风,写得婉畅流动,如杨守敬《平碑记》云:"始平公以宽博胜。"特别是在笔法上破隶而出,大胆创新,变柔为刚,变藏为露,实为北碑石刻中之异彩。

参考来源

杨小琪1——《始平公造像》 基本形态

参考资料

  1.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 高清欣赏,360doc个人图书馆 , 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