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姚店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姚店子镇地处沂蒙山区,工业农业较为发达,为该县工业农业重镇。姚店子镇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共4.5万口人,5.3万亩耕地。镇境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山岭间布。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根据临沂市政府规划,2011年8月许家湖镇和姚店子镇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许家湖镇。部分村庄又合并到院东头镇,共同组成沂蒙风情景区管委会。[1]

基础设施

区位优势,交通便利

省道沂界公路穿境而过,东与国道东红公路相通,南与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相接,可直达济南、临沂飞机场与青岛、日照码头等地。

通讯方便,信息快捷

邮政国内国际业务服务种类齐全。移动、联通通讯网络覆盖全镇,程控电话装机3620门,可直拨世界各地。

电力充足,供电可靠

现有3.5万伏变电站1座,总供电能力5600千伏安。

教育卫生医疗保健机构齐全

拥有镇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13个,镇中心幼儿园2处、中心小学1处、村级联办小学20处,初级中学1处,职业中学1处。卫生实行一体化规范管理,教育"四机一幕"进课堂,推广实行电化教学。教育、教学、卫生、医疗保健水平逐年提高。[2]

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质地优良沂河环绕流经本镇,镇内峙密河绵延10余公里,自西向东汇入沂河。建小一、小二型水库4座,地下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银、白云岩、瓷石等为主,蕴藏丰富,分布集中,质地好,品位高,易于开采。

历史人文

遗址

穆将军墓位于墓上贤村。传说明朝大将穆德信在此与敌交战,在抬弓欲射,弓弦未满时,被对方射死。今穆将军墓遗址犹存。村以此得名"没上弦",后演变为"墓上贤"。

名人

刘立封,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8年5月生于该镇埠前庄村。1938年7月入陕北公学学习,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起,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沂中县(今属沂水)独立营副政治委员、鲁中军区旅政治部股长。抗战胜利后,任第三野战军26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50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师副政治委员、兵团政治部直工部副部长、兵团司令部管理处政治委员。1953年回国,先后任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济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第二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82~1990年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6年2月逝世。

旅游资源

山清水秀,风景怡人

莲花山旅游开发区内的"地下大峡谷",绵延几千米,洞内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以神、险、峻、奇、狭著称,与天下奇洞"四门洞"遥相辉映,风格迥异,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是人们旅游观光、感受自然、吸纳自然灵气的理想去处。

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姚店子镇,旅游资源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基础,以民俗风情衬托的旅游资源系统。地形以丘陵为主,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形地貌,五千年文明的演化、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得天独厚、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在景点建设方面。建成了地下大峡谷旅游区和阔佬山度假村两个旅游景点,以生态优势打品牌,靠民俗文化上品位,靠名优林果创特色,坚持开发上档次、管理上水平,逐步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生态民俗、休闲、旅游相统一,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综合旅游景区建设开发格局。

宣传促销方面。实行政府主导战略,将旅游宣传促销纳入镇党委、政府宣传工作计划,形成领导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同县内其他旅游景点的联合促销、整体促销,积极参加国内外交易会、展览会,加强与旅游商、各类协会、旅行社的联系。充分利用旅游信息网络,开展网上宣传促销;制作高水平旅游宣传品,加大在机场、车站、码头、宾馆等场所的旅游宣传品投放量,进行大体量、高品位宣传,推进国内外游客较大幅度增长。

旅游服务方面。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围绕建设"旅游强镇、商贸重镇"的目标,扎实搞好沂邳路改造暨小城镇建设工作,建设成具有旅游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餐饮事业,在景区建立以野生品种为特色的"野味菜",以山野特色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抓好软环境建设。一是加强景区治安秩序管理,严厉打击各类霸痞和占道经营、无证经营、强买强卖行为,维护景区内治安秩序,抓好安全生产,为旅游者创造了一个安全、有序、轻松、愉快的旅游环境。二是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打造诚信经营、文明旅游品牌,对景区服务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培训,建立规范化服务标准,提高了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沂蒙小调奏响迎宾曲,峡谷翘首诚招八方客。发展中的姚店子镇旅游业,以富县富民为目标,万众一心,乘风破浪,以自然风光为资本,以进步为追求,开拓着自我全新的发展新航线,迎接着全方位的挑战.

山清水秀,风景怡人。莲花山旅游开发区内的"地下大峡谷",绵延几千米,洞内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以神、险、峻、奇、狭著称,与天下奇洞"四门洞"遥相辉映,风格迥异,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是人们旅游观光、感受自然、吸纳自然灵气的理想去处。

工农业

工业生产,多业并举,门类齐全

全镇累计发展各类个体工商户2414户,私营企业21家,形成了生姜加工、肉类加工、板材加工、建筑建材、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服务饮食、"乐门彩"、草编工艺等几大产业。其中,"沂蒙"生姜、"金城"肉类已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形成了强硬的市场品牌,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认可。

农业生产,突出优势,壮大特色

立足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稳固壮大生姜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培育镇域特色经济。姚店子镇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名、优、特、稀农产品,形成了以优质桃、板栗、冬枣、芋头、辣椒种植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生姜25000亩,芋头5000亩,年产生姜65000吨,芋头13000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与产业。除此以外,全镇发展土烟2000亩,红干辣椒2000亩,蔬菜3000亩,桃、柿子、苹果5000亩。形成了"山上林果,山下姜芋"的特色农业生产格局。

招商引资

该镇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水源、土质适宜生姜生长,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所产生姜品质优良,色泽鲜黄温润,姜耳粗长饱满,姜体平整规则,姜丝细腻,口味纯正,清香馥郁,营养丰富,达到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标准。

栽下梧桐树,盼引金凤凰。镇政府郑重承诺,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镇政府将按照客商要求,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办理一切必要的生产经营手续,并积极为客商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客商所需生产基地建设和原料的供应。

社会事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期待。

教育问题。我们镇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首位。这是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本是最具竞争力的生产要素,通过教育而形成的就业创业能力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最重要保障。因此,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就要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使小康社会成为一个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的社会。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要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正在加快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我们党对人民健康与政府职能关系认识的深化,需要在实践上推动这项工作尽快提高水平。

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通过文化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思想、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加快现代化进程,文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