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宁县双龙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威宁县双龙乡地处贵州省威宁县城西南,乡政府地处全县人民饮水工程杨湾桥水库边上,距县城约15公里。全双龙乡,下辖8个村,63个村民组,4500余户2.1万人,是一个全农业乡。有彝族、回族、苗族、汉族居住,其中少数民族占52%。[1]

中文名:双龙乡

面 积约:130平方公里

平均海拨:1511米

年平均气温:12.8℃

基本概况

双龙乡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一个交通死角,平均海拔高,地势陡,农业出产单一,全双龙乡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乡镇。该乡的西凉山一带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待开采。开发的最大一项工程是种草养畜,双龙乡凉山村在60年代就是闻名全中国的养畜红旗公社,西凉山一带地广人稀,是一个天然的养殖场。

自然特征

双龙乡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宽约80公里,东北至西南长约120公里;,最高2217米,最低47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954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地貌为山、丘、沟、坝、谷、洞交融的喀斯特结构。

资源特点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硫、铁、硅、砂、粘土、草炭、大理石、高岭土、重晶石等。其中,煤、硫、铁、锌探明储量分别达540000、29856、4042、1540万吨以上,硫磺已打入国际市场。

农副土特产品众多。主要有烤烟、天麻、白蒜、大豆、芸豆、竹荪、柑桔、半夏、杜仲、五倍子、生漆、茶叶、党参、蚕茧等。其中,烤烟叶厚、色黄、质优;白蒜、杜仲、五倍子等名贵药材等字闺中。

资源状况

水文资源

在双龙乡境内的水资源主要是杨湾桥水库,与江林、大地、双龙、红光等村相连,与威宁草海遥遥相望。水库里的水主要供应整个威宁县城的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同时也供应本乡水库周边地势较低处村庄及邻近乡镇的村民饮用水。其支流主要是响水河和白石岩河。双龙乡除水库周边的四个村外,地势较高的凉山片区的高山、高坡、凉山、水潮喀斯特地貌明显,水源缺乏,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比较困难。

土壤资源

双龙乡的土壤受地形地貌组合的影响,成垂直性和地带性分布。在石漠化相对严重在凉山片区,土壤主要是贫瘠的沙土和部分黑泥土,及红土相互交错;在水库附近片区主要分布着部分水稻土和沙土,还掺有部分红土。

植被资源

双龙乡地处云贵高原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平均海拔2511米,最高海拔2854米。主要是以温带落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在下片区水库周边主要是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在凉山片区主要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双龙乡的林木植被破坏严重且呈零星分布。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和荒山造林的实施,双龙乡植被覆盖率日渐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双龙乡的物产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烤烟、半夏、天麻,豆类等。其中双龙乡以种植马铃薯的规模最大,已建立覆盖全乡8个行政村的规模脱毒马铃薯产业基地45000亩。并大力发展以养羊、养牛、养猪的生态畜牧业。

农业发展

蚕桑、水果、辣椒、大蒜、中药材、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业基本形成。发展万亩楠竹基地、万亩魔芋基地、千亩苦丁茶基地、奶牛、仔猪、杂交牛育肥、家禽等畜牧业基地;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生态畜牧业以及畜牧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营销组织、中介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经纪人队伍,逐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

历史遗迹

马撒驿清真寺:位于威宁县双龙乡西凉山古滇黔道上,建于明代,乾隆年间,刘彩阿訇在该寺掌教,归主后被回族张氏争埋在张氏坟山。1967年维修过一次,1987年,政府拔款7000元维修。占地700余平方米,辖穆斯林2000余人。

马家屯清真寺: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双龙乡大地村马家屯。马家屯清真寺,始建于明代。马家屯,为明代乌撒四十八屯一。《威宁县志·屯垦志》:“洪武二十八年,因乌撒卫开辟,分为五所,各设流官,大兴屯垦”。而马家屯,则是回族马姓屯垦之所,故名。马家屯清真寺,坐落在马家屯寨子中间一小山包上,周围古树参天,绿荫掩映,有姜梓树、三角枫树等,胸径均在70厘米以上,环境优美。由于多次被烧毁,清咸丰初年,马元义倡导重修,咸同灭回时又被毁,同治三年重建三间权作礼拜,光绪二十三年,马金翠与族人马金品、马七斤、马金瑞、马正林、马小祯、马老有、马小妹等积资修理。民国21年,族人又重建,木石结构瓦房,建筑面积210个平方米,占地400多个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县政府拔款1700元重新进行维修。2004年由韩阿訇捐资50万元重建,总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辖穆斯林1800余人。

视频

威宁县双龙镇水潮社区发展半夏种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