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威廉·李卜克内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威廉·李卜克内西

中文名: 威廉·李卜克内西

外文名: Wilhelm Liebknecht

国 籍: 德国

民 族: 德意志

出生日期: 1826年3月29日

逝世日期: 1900年3月7日

毕业院校: 马尔堡大学

职 业: 政治家,活动家

主要成就: 第二国际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

出生地: 吉森

信 仰: 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 不要任何妥协

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 Liebknecht 1826/3/29—1900/3/7),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第二国际创始人之一;欧洲1848年革命的参加者,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第一国际会员,曾在德国工人运动中进行反对拉萨尔主义、捍卫国际的原则的斗争,1867年起为国会议员;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和领袖之一,《人民国家报》编辑(1869—1876年)和《前进报》编辑(1876—1878年和1890—1900年);普法战争时期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捍卫巴黎公社。[1]

人物生平

1826年3月29日,诞生于黑森邦吉森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吉森、柏林和马尔堡等大学,攻读语言学、哲学和神学。 1848年9月,率一支民主派队伍由瑞士进入巴登,宣布起义,建立“共和国临时政府”。事败被捕。次年5月,参加巴登维护帝国宪法的起义,后流亡瑞士。 1850年,当选日内瓦德意志工人协会主席,遭瑞士当局逮捕,关押两个月后驱逐出境。此后在伦敦侨居12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帮助下,积极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和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工作。 1862年8月,回到德国。次年9月,加入拉萨尔建立的全德工人联合会。 1866年,与倍倍尔创建萨克森人民党,并加入第一国际。 1869年8月,和倍倍尔一起在爱森纳赫召开德国先进工人组织的代表大会,按照第一国际的原则,建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 普法战争中,在国会讲坛上反对俾斯麦的侵略战争,坚决支持巴黎公社。1872年6月,因反对德国兼并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当局指控犯有“叛国罪”和“渎君罪”,判刑两年。 1874-1900年为全德国会议员。1875年5月在哥达召开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合并大会,通过一个充满拉萨尔主义观点的纲领,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评。 1876年10月,任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报《前进报》总编辑,对拉萨尔派进行坚决的抵制。1878年10月,俾斯麦颁布《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反社会党人法》)。李卜克内西采取合法斗争与秘密斗争结合的策略,领导全党开展反对非常法的斗争。 1890年和1891年先后主持党的哈勒代表大会和爱尔福特代表大会,制定新的党纲。 李卜克内西是第二国际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在1889年7月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为大会执行主席之一。在随后两次大会上,号召反对军国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晚年,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主要理论

李卜克内西不仅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创始人之一,而且就其从事的工作看,他几乎终生是一位党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从1850年代起,他便是多家报刊的撰稿人。 1862年8月,任《北德总汇报》编辑。在发现出版人勾结俾斯麦后,即于9月退出编辑部。 1864年12月,参加拉萨尔派的《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工作。当该报不履承诺的三条办报方针后,即于次年2月退出该报。 1866年8月初,成为莱比锡《中德意志人民报》领导人,在报上开辟“劳动与工人”专栏,发表了马克思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当月底该报即被查封。 1868年1月,与人民党合作,主编《民主周报》,在报上发表了恩格斯写的《资本论》书评。该报从12月起成为德国工人协会联合会机关报。次年10月1日,《民主周报》改名《人民国家报》,作为爱森纳赫派(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李卜克内西仍为主编。 1870年,因在普法战争中《人民国家报》坚持国际主义的立场,李卜克内西被监禁3个月。1871年,该报全文发表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1872年李卜克内西再次被德国当局监禁,在狱中仍坚持为党报撰稿。 1875年德国两派工人组织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党,次年两派的机关报《人民国家报》和《新社会民主党人报》合并为新党的机关报《前进报》,10月1日在莱比锡出版,李卜克内西主编。该报发表了恩格斯《反杜林论》。1878年10月实施反社会党人法后,《前进报》被查封。 1879年,他参与创办秘密的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 1883年1月,他帮助考茨基创办《新时代》杂志。在1885年的航运津贴事件中,他作为党团少数派,站在《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一边,坚持了正确立场。反社会党人法废除后,社会民主党的合法报纸《柏林人民报》改建为党中央机关报《前进·柏林人民报》,于1891年元旦出版,李卜克内西主编。该报以后简称《前进报》。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一直工作到1900年去逝。该报在李卜克内西任内,发行量从2.5万份增加到5.3万份。 1896年,李卜克内西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谈到他的工作时说: 像《前进报》这样的大报纸,看不见的工作量要超过可以看得见的工作量——我是指像洪流一般的稿件,我们的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从来没有像德国的积习那样去理解一个总编辑的地位。人们认为,总编辑负责文章汇编,阅读所有资料并对全部细节承担责任。我可没时间从早到晚待在编辑部,如果向我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我不仅不会接受这一职务,而且我的朋友也决不会推荐我来担任。……党的机关报不能变成纽伦堡大漏斗,以便向同志们灌输智慧。正因为我们从各方面促进独立思考,创建了独立机构,从思想上培养了工人,所以我们才能在反对敌人的战斗中占优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2卷第213-215页,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主要作品

不要任何妥协》  

人物评价

威廉·李卜克内西使我十分愉快。这真是幸运,他还保留了不少南德意志联邦的观点,所以他才能抱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并且以无比的义愤来反对俾斯麦的制度,比较带有批判性的辩证的观点,只会在他头脑中引起混乱,使他困惑不解。他显然模仿了鲁普斯在法兰克福议会中的行为,并且也光荣地赢得了要他遵守秩序的叫喊,因为他把国会骂作是赤裸裸的专制主义的遮羞布。你当然已经读到,他在关于联合的法律中加进了保护童工的一段文字。   ——恩格斯:《致马克思(1867年10月2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376页 李卜克内西在说话的时候,总是相信自己的话有道理,可是一同别的什么人说话,又相信别的了。他一会儿十分革命,一会儿十分谨慎。这不会妨碍他在决定性的日子同我们站在一起,并且对我们说:我一向就是对你们这样说的! 恩格斯:《致保尔·拉法格(1885年5月19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315页

参考来源

  1. [1],豆瓣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