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 ),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1]。
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
“ |
堂上岐阳碑,吾兄所与我。吾兄自善书,所取无不可。 欧阳弱而立,商隐瘦且椭。小篆妙诘曲,波字美婀娜。 谭藩居颜前,何类学颜颇。魏华自磨淬,峻秀不包裹。 九成刻贤俊,磊落杂么么。英公与褒鄂,戈戟闻自荷。 何年学操笔,终岁惟箭笴。书成亦可爱,艺业嗟独夥。 余虽谬学文,书字每慵堕。车前驾骐骥,车后系羸跛。 逾年学举足,渐亦行駊騀。古人有遗迹,䈕短不及鏁。 愿従兄发之,洗砚处兄左。 |
” |
— [北宋]苏辙 |
成就
苏辙对于前辈学人,亦尊韩、欧,政治思想,亦近于欧。但韩、欧辟佛道,而苏辙不然。苏辙的文章,与父兄并称当代大家。与父兄相比,虽有所不及,但亦自有特点。
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三篇,纵谈天下大事,论断相当确切。 《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
苏辙史论的代表作品是《历代论》[2],有些篇章是写得很有特点的。论汉光武、唐太宗,分析相当全面,和苏轼相比,特点确在于"稳"。 《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视频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苏辙简介 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辈份,搜狐,2016-08-26
- ↑ 历代论,中华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