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伋(j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9月25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9月25日) |
孔伋(jí)(前483-前402) 戰國初思想家,魯國人,孔鯉之子,孔丘之孫,字子思。其思想見於《禮記》中
孔伋(前483-前402),魯國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稱"子思子"、"述聖"。孔子之孫、孔鯉之子。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孔伋,字子思,魯國(今屬山東省)人。祖籍河南商丘,生於公元前483年(東周敬王三十七年),卒於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終年八十二歲。與孔子、孟子、顏子、曾子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因此舊時以子思、孟子、顏子、曾子配祀孔子於孔廟,所以又與孟子、顏子、曾子並稱"四配"。《史記·孔子世家》記子思年六十二(當為八十二之誤),而不詳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鯉,死於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當跟孔子的年代相當。《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生伋,字子思";"嘗困於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跡已難詳考,據說他曾師事曾參,孟子是其再傳弟子,又據《孟子》中記載:子思曾被魯繆公、費惠公尊為賢者,以師禮相待,但終未被起用。
主要作品
《漢書·藝文志》著錄《子思》二十三篇,已佚。漢唐儒者如鄭玄、孔穎達等認為《小戴禮記》中之《中庸》即為孔伋子思所作,宋儒基本都肯定這一說法(偶有懷疑者,如南宋的葉適在其《習學紀言序目》中就表示懷疑)。程朱一派對《中庸》尤為尊崇,以為"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唐宋開始,"道統"論興起。學者一般認為,子思上承曾參,下啟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庸》亦為儒家心性理論的主要淵藪之一。
但近世學者對《中庸》是子思所作的傳統說法頗有疑問,認為其中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之語,當出自秦漢之際儒者之口而非子思所撰。陳盤在《大學中庸今釋》中,舉隱公元年《左傳》"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為例,說明"車同軌"這話,在孔子以前就有。至於"書同文",他也認為華夏的文字都是從六書發展下來,春秋時儘管國別很多,然而朝聘天之,會盟諸侯,文書使節交互往來,不可能彼此之間的文字不通曉,這就是同文了。因此,子思的實際思想究竟是否就是《中庸》的學說,尚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