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孔颖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孔颖草

中文学名:被子植物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 科:黍亚科

族:高粱族 高粱亚族

属:孔颖草属

分布区域:产于广东、云南;分布于印度

孔颖草,拉丁文名:Bothriochloa pertusa (L.) A. Camus 禾本科、孔颖草属多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而倾斜,具多节,下部节上常具分枝,节上通常具向上的白色髯毛。叶鞘无毛,或仅在鞘口疏生疣状长毛,上部者短于而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截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疣毛,或下面无毛,边缘软骨质。总状花序呈指状排列于分枝或秆的顶端,总状花序轴的节上与小穗柄两侧具丝状毛,小穗基盘具白色髯毛;无柄小穗披针形,无毛或中部以下疏生细毛,边缘内折成脊,脊上粗糙;有柄小穗雄性或中性,较瘦小,带紫色;花果期7-10月。生于海拔约1500米的山坡草丛中。 [1]

孔颖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而倾斜,高60-100厘米,具多节, 孔颖草 下部节上常具分枝,节上通常具向上的白色髯毛。叶鞘无毛,或仅在鞘口疏生疣状长毛,上部者短于而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截平,长0.5-2毫米;叶片线形,长10-20厘米,宽1-4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疣毛,或下面无毛,边缘软骨质。

总状花序呈指状排列于分枝或秆的顶端,长4-8厘米,主轴长3-5厘米,总状花序轴的节上与小穗柄两侧具丝状毛,小穗基盘具白色髯毛;无柄小穗披针形,长约4毫米;第一颖纸质,在上部113处具一圆形凹点,有5-7脉,无毛或中部以下疏生细毛,边缘内折成脊,脊上粗糙;第二颖舟形,先端尖;第一外稃长圆形,长约3毫米;第二外稃线形,先端延伸成一膝曲的芒,芒长1-1.5毫米。

有柄小穗雄性或中性,较瘦小,带紫色;第一颖具7-9脉,背部有或无圆凹点;第二颖扁平,具5脉,无毛。花果期7-10月。染色体数2n=40 (Gupta & Srivavasta,1974)。

孔颖草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约1500米的山坡草丛中。

孔颖草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云南;分布于印度。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部。

参考来源

  1. 孔颖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