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字里行间溢满情(王淑萍)

字里行间溢满情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字里行间溢满情》中国当代作家王淑萍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字里行间溢满情

岁月情深,总有些不经意的相遇,触碰了内心的柔软,总有些灵魂相似的人,带着暖意不远千里而来,仿佛只为惊艳彼此的时光和篇章。

2017年7月,王友明老师在我的散文《乡村的颜色》一文后写下了长长的一段留言,这是老师与我在文字上的第一次互动。从那天开始,孤独的文学道路上,多了一位亦师亦友亦兄长的存在,山西宁夏不再隔山不再隔河,仅隔着纸与笔的距离。四年多来,我在公众号上所发的每一篇文章的评论区里几乎都有王老师的留言,或赞美,或鼓励,或肯定,或建议,或期待,或长或短,字字句句都透着真挚与诚恳——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作家为文的素养,也是一个品行兼优的长者为人的素养。

秋月最圆的时候,收到了王老师从临汾寄来的新作《时光印记》,满心的喜悦如高挂在天空的明月,饱满而充盈。

毫不掩饰地说,这样的时刻,我盼望已久。从为我的每一篇文章写留言到为我的散文集写评论,这位远隔千里素未谋面的文学前辈用他高尚的人格和出众的文学素养温暖并滋养着我的文学之路,这份情意沉淀在心底,像盛满了雨的云,蓄积的甘霖急切地想觅一处幽静,与文朋亲友共饮。

饮一杯书卷里的故园浓情,真挚炽热。

每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心里都有一扇回望之门,在晨曦,在暮色,只要打开门,故乡的一切都会列队而来,让倏忽而逝的人生变得悠然绵长。

王老师出生于冀鲁平原腹地的临西县,青年时入伍当兵,从此与故乡作别,在山西临汾落地生根。客居异乡半个世纪,他左肩扛着故地,右肩扛着家园,跋山涉水,寒来暑往,虽已阅尽繁华,最眷恋的依然是原乡。耄耋之年的岳母、热情的敬达叔、敬责的吕廷祥、慈祥的九姑;东留善固村、吕玉兰纪念馆、卫运河;故乡的玉米地、乡下的年;父亲珍藏的眼镜、母亲包的粽子……真实的素材,佐以真挚的情感,一个个鲜活的物象跃然纸上,轻逸而温厚,如绵绵春雨,润物无声。

读《时光印记》,不时地,就会被王老师对故地家园炙热的情感深深打动。在参加全国散文作家石家庄笔会夜宿光禄山庄时,在一条南北街的中间部位,他发现一块天蓝色的标牌上写着“临汾路”三个白色大字,顿生“他乡遇故知”的激动,于是摄影留念,把骄傲和自豪的神情留存在了记忆的底片上。而在临别时刻,他对着月光想起了自己过世的爹娘,“子欲孝而亲不待”,他只能在梦中“真切地见到了拄着双拐的爹、立于街口盼儿归的一头白发的娘。子夜醒来,眼角依然挂着泪滴、心间依然塞满一缕一缕的乡愁。”我不知道石家庄离临西有多远,我只知道没有了父母的故乡,遥在天际。

饮一杯墨香里的殷殷亲情,感人至深。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感,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得多高,亲人的目光永远是照亮前方的光束。年轻时我们忙于工作,忙于事业,不知不觉中疏离了许多骨肉亲情。

在为女儿过生日时,女儿的一句“爸爸,奶奶是啥时候过生日?”让王老师对多年来忽视了母亲的生日感到愧疚不已,当从身份证上得知母亲生日的那一刻起,对别人来说最普通的一个日子就成了他镌刻在生命最深处的日子,“每年的农历7月20日,远离故乡的我,不是往家打一个电话送上一句衷心的祝福,就是让小弟买上一件礼物,表达一片敬母之意。”即使娘亲已故去多年,“每年到了娘的生日那天,我都会在娘的遗像前摆上点心、水果和瓜子,为娘庆生……”

“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这世间,少有父母不记得儿女的生日,少有儿女能够记得父母的生日,包括我自己。王老师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写下了这样一段警醒天下儿女的话:“能否记住爹娘的生日是对儿女孝心的一种考量,一种检测。牢记住爹娘的生日,方便时为爹娘过个生日,不方便时给爹娘送上一句祝福,是儿女尽孝心的一种方式,是表达爱意的一种契机,更是凝聚亲情的一个载体。毕竟,爱是一种能量。学会从细节处关爱爹娘,既是儿女应尽的责任,也是给自己的儿女做个示范。”——孝道是家风的源头,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夜深人静,每每母亲那句'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话响在耳边时,我都会深深自责。”他为此不顾身体不适,前往洛阳与表弟表妹相聚,彼此促膝倾谈;从军30载,与家人聚少离多,他用拍照片的形式珍藏幸福。2018年,当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晒幸福”板块晒出王老师一家六口人的全家福时,他一遍遍地按着遥控器的回放键,幸福溢满了心间,他写道:“我喜欢照全家福,更喜欢珍藏。我珍藏照片只是一种手段,而珍藏幸福才是真正的目的。”

耄耋之年的岳母如3岁顽童,推人、砸东西、吐口水,有人劝他:“不要再给老太太输液了,如果活着没有质量,还不如死了好。”他说:“这话我不爱听,人老了、糊涂了,是正常的,也是一种自然规律,绝不能因为人老了、糊涂了,就嫌弃、放弃。试想,一个小孩子生下来就是残障,有多少父母会狠心抛弃?还不是依然如手心里的宝一样倍加呵护?”为陪伴孤寂的岳母,他和老伴儿每年回河北临西的农村住半年,给老人输液、喂饭、包包子、拍照留念,8年的坚守与陪伴,他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洒下了一缕温暖和煦的阳光,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饮一杯凡尘里的伉俪情深,动人心弦。

[1]

作者简介

王淑萍,回族。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