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孫宗林 |
作品欣賞 |
藝術名家:孫宗林
出生年月:1947年5月
籍 貫:江蘇常熟
職 務:
中國新長城傑出藝術家
中國民族畫院特聘書畫家
人物簡介
藝名啟祥、松林,出生於1947年,江蘇常熟人,江南藝古軒主。
松林先生有幸得到了上海陸儼少得意門生王震鐸老師的賞識,於1991年收於門下,孫先生即精心研究陸派繪畫藝術,並且得到陸老先生的親自指點,並把虞山派風格、陸派藝術風格溶化在一起,發展成自己獨特的山水藝術風格,繼而也成為中國畫大師、畫壇泰斗陸儼少老先生的再傳弟子。孫先生自八十年代初,精心研習宋、元、明、清範本後,經陸老先生等指點,對虞山派王翬的風格精心學習,水墨山水,1994年為日本友人作宋代趙佰駒筆意的巨幅通景水墨山水畫,現收藏於日本國內。其中參加過多次展覽得獎,並創造了中國四大名樓,兼工帶寫的作品。特別用了三年的時間,創作了一百名歷代帝王圖卷,全長六米寬四十厘米左右,有文字約三千多字和各代時期重大事件,用大予言詩句賦予畫面之上。歷代皇帝圖卷,並配有帝王的簡歷,現被南京大學永久收藏,北京大學編輯部王先生收藏。後被大陸收藏大家為其古建築大廳作五米長的巨幅作品《長江三峽圖》。山水喜歡大幅寫生作品,有《峨眉金頂入雲霄》《大好河山》《石猴觀海看日出》《玉屏仙境》《迎客松》等六--八尺的大幅風景畫,先生所創作的金碧山水《中國四大名樓》均成為日本友人、台灣及新加坡收藏家們最熱門的收藏品。
松林先生做事認真,精益求精,府上有上海友人胡宗簫親手為他所題《藝無止境》,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老先生雖然年過花甲,但對藝術的理想和追求才剛進入高峰時期。2008年被日信藝術拍賣會推薦為最具有升值空間的藝術家之一。作品入編《才華的藝術——中國百家傑出人物》《盛世翰墨名家精典國禮卷》,作品被永久展示中國新長城,並授予長城文化獎、中國新長城傑出藝術家榮譽稱號。2017年被特邀參加《書畫夢名家名作獻禮全國兩會》工作,並頒發榮譽證書。
藝術人生訪談錄
初觀國畫家孫宗林先生的作品,給人一種將閒適悠然寓於大氣磅礴的審美感受。開始時,筆者還未在畫作里品悟出是怎樣的人生所歷為其作品烘托出如此生動的鬱勃氣象,但從勾勒點染的細膩中,又似乎能夠感受到作者縝密的心智和恆久的耐性。也不由讓筆者對國畫家孫宗林有了更多期待。而後,隨着訪談的深入以及孫先生的娓娓道來,一個謙遜,淡泊,質樸的藝術家形象也逐漸鮮活而出。
修煉的匠人精神
孫宗林藝名啟祥、松林,出生於1947年,江蘇常熟人,江南藝古軒主。本從事古建築修復工作。說起孫老先生的藝名,是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啟祥」原本不是這樣寫法,而是「棄匠」。問起緣由,孫先生這麼說:「工匠的工作實在太苦了,當時有一段時間實在苦不動了,想放棄,所以就為自己取了這麼個名字,後來人家說這名字不好,應該取一個積極些的,我覺得有道理,才改成『啟祥』。」雖然,取藝名這件事已經過去很長時間,如今的啟祥已經是一位71歲的老先生,他說起這段經歷時只是很平淡,內心沒有絲毫波瀾,但筆者還是能從中感受到他當時的艱難和無奈,即便如此,他最終也沒有放棄自己從事的工作。也許,正是這一番磨礪的愈挫愈勇,堅持不懈,「啟祥」也真為他開啟了人生的吉祥。
繪畫是孫宗林從小就喜歡的事情,只要一沉浸在筆墨丹青的世界,他就如同進入到一個自由心靈的王國。成年後,他所從事的是古代園林建築的修復工作,對這兩種專業門類,他有着相互融通的理解。他說:「立體的建築,和繪畫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建築是實體的,有天然的立體感,陰陽面。而繪畫卻是要把這種看似日常,但仔細體會是有千變萬化效果的現象用筆墨呈現出立體的感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而且我們做修復工作,也離不開繪畫的功底。二者都是相互借鑑的。」
孫宗林從十六歲起就當了瓦工,後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參與古建修復工作。他曾跟着古建修復的隊伍,輾轉於常熟地區的各個工作駐地。古建修復,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技能,更要一顆沉實專注,細膩如發的心,任何一個環節,都承載着重要的因果,因為毫釐之差也許會釀成千里之失,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之。彼時,孫宗林白天上班,不論工作多麼辛苦,晚上仍不放棄伏案畫畫,在他的世界,繪畫早已不是工作,而是舒緩壓力,侵潤內心的,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神寄託。雖然,由於忙累,他也曾想過要放棄當下的這份工作,但他不曾想到的,是在這段艱辛職守的歷程中,早已在不知不覺時,深深融入到他的血液里那種淡泊,專注,包容的「大匠精神」。
「有時候我們工作會到很偏僻的地方,但那種地方通常都很安靜,沒有城市裡的熱鬧和喧囂。特別是到了晚上,還能夠聽到貓頭鷹的叫聲,很多人會害怕,但我聽着就很美!在這種不太忙的時候,晚上沒事我都會喜歡琢磨琢磨畫畫。這種時候,感覺特別好,特別清淨。」孫先生說。孫宗林工作的地方很多都是這種遠離喧囂的所在。雖然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但對於心性的修煉,卻能在毫無知覺中就沉潛安淡下來。加之江蘇常熟地區美景對他心靈的啟發和滋養,山水的靈性慢慢流淌,深入到他內心,對自然萬物的感知,便有了一種躍動的生命力。他外出時,常常會把寫生日記本帶上,遇到好的景致,就會把它們記錄下來。孫先生感慨道:「過去沒有照相技術,只能靠眼,手,心把看到的景色記下來。而且一定要往心裡去,自然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要用心感受,才能體會到那種千變萬化的姿態和氣韻。」
師出「虞陸」
上世紀九十年代,是孫宗林人生的轉折點,也是其藝術人生真正開啟的時期。他有幸得到了上海陸儼少得意門生王震鐸老師的賞識,於1991年收於門下,孫先生即精心研究陸派繪畫藝術,繼而也成為中國畫大師,畫壇泰斗陸儼少老先生的再傳弟子。再有,孫宗林常年生活工作都在江蘇常熟,對中國畫壇之「虞山畫派」不僅熟悉,更有着得天獨厚的環境薰陶及學研機會。「虞山畫派」是中國畫主要流派之一。其崇古摹以擬風尚,影響頗大。「虞山畫派」的奠基之祖為黃公望。可以說,明清兩代山水畫的各家各派,均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吸取了有益的營養。「虞山畫派」的開山之父為有「清初四王」稱號之一的王翬。「虞山畫派」因在江蘇常熟虞山濫觴而得名。孫先生自八十年代初,精心研習宋、元、明、清範本後,經陸老先生等指點,對虞山派王翬的風格精心學習。自己的勤耕不輟,加之名師指導,孫宗林好似被「點石成金」,將虞、陸之風格熔冶,很快便臻達胸臆萬千,妙筆生花的藝術境界。
1994年為日本友人作宋代趙佰駒筆意的巨幅通景水墨山水畫,現收藏於日本國內,其中參加過多次展覽得獎,並創造了中國四大名樓,兼工帶寫的作品,特別用了三年的時間,創作了一百名歷代帝王圖卷,全長六米寬四十厘米左右,有文字約三千多字,和各代時期重大事件,用大予言詩句賦予畫面之上,歷代皇帝圖卷,並配有帝王的簡歷,現被南京大學永久收藏,北京大學編輯部王先生收藏。後被大陸收藏大家為其古建築大廳作五米長的巨幅作品《長江三峽圖》。山水喜歡大幅寫生作品,有峨眉金頂入雲霄,大好河山,石猴觀海看日出,玉屏仙境,迎客松等六一八尺的大幅風景畫,孫宗林所創作的金碧山水《中國四大名樓》均成為日本友人、台灣及新加坡收藏家們最熱門的收藏品。2008年被日信藝術拍賣會推薦為最具有升值空間的藝術家之一。作品入編《才華的藝術――中國百家傑出人物》《盛世翰墨名家精典國禮卷》,作品被永久展示中國新長城,並授予長城文化獎、中國新長城傑出藝術家榮譽稱號。
觀孫宗林先生國畫,多大山大水的「大手筆」,他喜作這樣風格的作品。有「大膽落筆」的暢快,亦有「細心收拾」的嚴謹。在繪畫風格上,他把虞山派風格、陸派藝術風格溶化在一起,發展成獨樹一幟的山水藝術特色。在筆墨經營上,他構思嚴謹、功法純熟,對高低遠近之位置經營錯落有致,有大片皴染的濃郁,亦有極細勾勒的井然。將豪放與細膩融為一體,彰顯出沉着蒼勁,遠近宜觀的效果,繼承虞山派以筆墨為中心的藝術特色。孫宗林畫作的墨色是非常雅致的,濃淡相宜,未有澀滯,色厚處濃而不艷,色薄處淡而不浮。作者的這種審美意境與長期侵潤在古建及山水美境中息息相關。有道「畫如其人」,在細心勾勒處又體現出他沉潛,專注,一絲不苟之性格。
松林先生做事認真,精益求精,府上有上海友人胡宗簫親手為他所題《藝無止境》,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孫先生平日也帶學生,登門求教者絡繹不絕。他的學生來自諸多不同行業,孫宗林教學,從不挑挑揀揀,不論何種資質的學生,他都用心教導。但他也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原則:「要跟我學,就必須要做到認真嚴謹,不能馬馬虎虎。我要求是很嚴格的,學生做不好我是不罷休的。如果他們不會,做不了,我可以示範。總之,學習就不要找偷懶的理由。而且,他們在畫的時候,我是必須看着的。如何用筆、墨等等的這些問題,都是要手把手去指導的。」當然,這種負責的教學態度也和他多年從事古建修復的工作有關,認真,嚴謹,耐心,包容!
如今的孫宗林年逾古稀,洗盡鉛華,歸於淡然的心態使他從未墮入名利爭逐的漩渦,這對藝術創作來講,是一種極好的狀態。孫宗林常說:「我是一個從艱苦日子走過來的人,很容易滿足。現在已經退休了,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終於可以一心一意寄情山水創作了。我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己畫的畫大家能夠喜歡。」沒有慷慨激昂,沒有豪言壯語,僅僅是一番樸實的表達。技法純熟,心性淡遠是集大成者必須具備的功夫和心態,孫宗林先生對藝術的理想和追求似乎才剛進入高峰時期。在此,也祝願國畫藝術家孫宗林早日臻達筆墨精神的自由王國,為其藝術人生增色添彩!(記者:楊丹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