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孟云卿 | |
---|---|
孟云卿 | |
原文名 | yunqingmeng |
出生 |
725 中国山东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 |
逝世 | 781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孟升之 |
职业 | 诗人 |
知名作品 |
寒食 行路难 放歌行 |
孟云卿,(725-781),山东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 人,字升之。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以上见链接)[1]。
人物简介
孟云卿,平昌(今山东省商河县西北)人,约生于725年(唐朝开元十三年)。其诗作如实地描写了当时民众在战乱中的苦难,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以及与亲朋故旧的情谊。766年(大庆元年),孟云卿远往南海,元结作诗赠别,题为《送孟校书往南海》。(以上见链接)[2]
代表作品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行路难 君不见高山万仞连苍旻,天长地久成埃尘。 君不见长松百尺多劲节,狂风暴雨终摧折。 古今何世无圣贤,吾爱伯阳真乃天。金堂玉阙朝群仙, 拍手东海成桑田。海中之水慎勿枯,乌鸢啄蚌伤明珠。 行路难,艰险莫踟蹰。
放歌行 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 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 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 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永谢当时人,吾将宝非宝。
趣闻轶事
他与杜甫友谊笃厚。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元结极为推重孟云卿的诗。760年(唐乾元三年),他所编诗集《箧中集》里,选入当时7位诗人的诗共24首,其中孟云卿诗5首。诗作如实地描写了当时民众在战乱中的苦难,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以及与亲朋故旧的情谊。766年(唐朝大历元年),孟云卿远往南海,元结作诗赠别,题为《送孟校书往南海》。诗序中元结自称:"平昌孟云卿与元次山同州里,以词学相友,几二十年…… 材业,次山不如云卿;词赋,次山不如云卿;通和,次山不如云卿……云卿少次山六七岁,云卿声名满天下。
孟云卿是元结所编《箧中集》中七诗人之一。他和其余六人一样,长于五古,气格高古,力追汉魏,屏绝藻彩,一归淳朴。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五说:"李陵苏武是吾师,孟子论文更不疑,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认为孟云卿诗,源自相传的"苏李诗"。高仲武以为"祖述沈千运,渔猎陈拾遗(陈子昂)"(《中兴间气集》),则说明孟诗在当朝的师承。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可说明孟诗的高古风格在唐中期确能别树一帜。他的诗歌题材较窄,多慨伤道德风气衰落,但如"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伤时二首》之一)这样的诗句,则为人们所称道。在艺术上,清代吴乔《围炉诗话》说,孟云卿诗有"直率之病",是符合实际的。
《全唐诗》编孟云卿诗1卷,计17首,外零句4句。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以上见链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