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孟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旭
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出生 1957年08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医疗教育科研工作者

孟旭, 男 ,1957年08月出生,汉族,硕士。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

专长:心血管外科,心脏移植,冠心病,心脏瓣膜修复手术尤其是风湿性瓣膜修复技术,重症瓣膜疾病治疗、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术,ECMO辅助及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等。

人物履历

198509-19880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硕士

199302-19980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199601-199612: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 高级访问学者

199809-2006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硕士导师

200306-2006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博士导师

社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副总干事;中华医学会全国胸心外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胸心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北京市高级医学职称评审委员; 《中国循环》、《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国综合临床》、《心肺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北京医学》、《中华医学英文版》、《中华老年多器官脏器疾病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国际心胸专家俱乐部成员[2]

重要学术论文

1: 心肌内心电图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6,22(2):141-142. 责任作者

2: 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6,22(2):133-134. 责任作者

3: "缘对缘"术治疗Barlow并引发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6,22(2):96-97. 责任作者

4: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5,21(4):31-33.

5: 左心系统瓣膜替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效果. 中华医学杂志. 2005,21-47:16.

6: ≥65岁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5,21(6):3-4.

7: 缺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中医学杂志.2005,11:10-11.

8: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的抗凝治疗强度标准.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4,20(7):15-16.

孟旭
孟旭教授

9: 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 北京医学. 2004,2:23-25. 责任作者

10: 双孔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3,4:15-17.

11: 心脏移植外周血FK506结构蛋白的基因表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2,2:28-30. 责任作者

12: 哑型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体会.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2,1:15-17. 责任作者

13: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治疗及围术管理..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1,17(5):32-34.

14: 四种人工机械瓣膜的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1,4:34-36.

15:人工机械低抗凝治疗的观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1,5:15-17.

16: 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破裂的外科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 2000,9:12-14.

17: 小创伤瓣膜外科临床实践.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8,14(6):26-28.

18: Gore-Tex线人工腱索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8,14(4):13-15.

19:FK506与心脏移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8,4:23-25.

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译著

1: 《现代成人心脏外科二尖瓣修复理念》,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年06月

2: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手册》,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年04月

主要工作

从事心脏外科工作18年以来,亲自主刀各类型心脏手术4000例以上,涉及心脏外科的各个领域.尤其以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瓣膜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成型修复术见长.并在本地以至国内率先大量开展了微创伤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在本地区独自实施心脏移植手术10例,无围术期死亡,并使该项手术同换瓣膜手术一样进入常规操作范畴.国内率先开展房颤外科射频消融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是国内房颤外科治疗最大的治疗中心,并受邀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亚洲联合研究组。重症冠脉搭桥术,瓣膜手术加冠状动脉搭桥术等经验丰富,参编《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冠脉搭桥手术的疗效评价》等书.参加或主持国际会议多次,在大会发表论文十余篇,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许多心外科中心保持密切学术交流联系。

科研成果

在科研方面,主持并负责心脏外科科研的全面管理工作.同时承担心脏外科医疗信息数据化管理的设置以及实施工作.两年来已培养研究生4人(其中1人已毕业).所承担课题题目为《小创伤心脏外科新技术》,《心脏外科数据库开发》,《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本人已在国内一级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曾获得市科技成果奖五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北京市优秀青年临床医师奖一次.并著有《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手册》一书.已于1999年正式出版,2012年度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心脏瓣膜外科上榜名医,同一科室上榜名医还有易定华,薛松,肖颖彬,徐志云,王巍,王春生,宋云虎,孟旭,胡盛寿,丁文军。

临床专业技术特长

孟旭主任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20年,独立手术6000余例,每年都在500例以上[3]

心脏瓣膜外科

1 瓣膜修复术 心脏瓣膜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瓣膜置换手术,但人工瓣膜仍然存在终身服用抗凝药,存在出血与栓塞并发症等风险。自体瓣膜修复则可解决以上的难题,但其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孟旭主任在国内采用人工腱索移植,edge to edge等先进的手术技术方法完成心脏二尖瓣修复术,使多年来二尖瓣大面积前叶脱垂只能进行人工瓣膜置换的状况得到改善。孟旭主任还擅长腱索移植,瓣叶楔形切除,人工腱索等瓣膜修复技术,近年共完成500余例二尖瓣修复手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孟旭
孟旭教授

2瓣膜置换后抗凝调节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开展针对国人特点的抗凝方案的系统全面研究,本研究工作已经初步应用于临床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已完成国内最大组、最长随诊时期患者抗凝强度的研究,在国内最先提出国人适宜抗凝强度的参照标准,使抗凝相关的出血发生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近十倍,总事件发生率较国外平均水平降低近一倍。此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国内领先的地位。

3核磁共振在体人工机械瓣血流动力学研究 国内唯一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客观评价人体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瓣膜血流状态的临床研究,现已完成80余例数据记录。

4房颤射频消融建术 瓣膜外科合并房颤患者比例高达50%以上,临床至今无有效治疗方法。传统的迷宫手术治疗房颤的效果比较理想,但其并发症如出血,操作时间长(近2小时),永久起搏器安装率高等明显的缺点,在国际上也仅有极少数医疗中心进行很少的临床尝试。安贞医院孟旭手术组在国内最早开展术中灌注射频房颤消融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手术中只增加20分钟时间,而且操作简便。初步研究结果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被特邀参加亚洲地区前瞻性临床研究组,截止到2008年1月已完成700余例,为亚洲最大手术组之一,目前长期随访表明,房颤的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比例为85%左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被特邀多次国内外会议进行报告。2006年又率先在国内开展微创胸腔镜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效果良好,已完成80余例,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已经是目前国内公认的最大的房颤诊断治疗中心。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是国际公认的终末期心脏病的最有效治疗办法,5年生存率可达到80%左右。其它所有的心脏功能辅助技术,都只是短期的治疗方法,最后都要进行移植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的心脏移植开展较晚,1992年北京安贞医院孟旭课题组率先打破了多年的沉寂,成功进行了国内第2例心脏移植手术,拉开了中国心脏移植的发展的序幕。目前中国可进行心脏移植的单位只有五六家,安贞医院孟旭手术组已将心脏移植手术率先纳入临床常规,近年共完成80例心脏移植手术,是中国最大的心脏移植中心之一。患者年龄分布从14岁到国内年龄最大的60岁各个年龄段,均获得长期存活的良好效果。相关的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心肌内心电图技术、个体化免疫抑制药物调整、围术期ECMO心脏辅助等方面已经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心脏机械辅助

终末期心脏病往往药物辅助效果较差,孟旭主任主持开展了体外氧合膜肺(ECMO)、BVS5000、AB5000等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研究工作,积累了几十例的临床经验,率先成功完成双心室机械辅助手术,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术前的机械辅助过渡治疗,创新性使用ECMO代替常规体外循环围术期支持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心脏外科数据库

心脏外科临床工作具有工作量大,头绪繁杂,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目前安贞医院孟旭手术组已经系统开展心外科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心脏内外科联合完成国内第一个专业病种医疗信息数据库,它是国内第一个可以涵盖心外科住院患者95%以上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信息的数据库,填补了目前国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专业领域的空白,它对于提高心脏外科临床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保障临床工作安全性,更深入地开展心外科临床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国内还未有类似的相关报道。

视频

安贞医院孟旭(一) 2018年01月18日发布

安贞医院孟旭(三) 2018年01月18日发布

参考来源

  1. 孟旭个人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
  2. 孟旭常委兼副总干事 ,: 中国医师协会, 2016-11-15
  3. 孟旭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