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孟树锋

移除 1,351 位元組, 4 年前
百科化
| 知名作品 = 《刻花鼓灯瓶》(陶瓷作品)<br> 《百鱼瓶》(陶瓷作品) <br> 《孟树锋耀州青瓷作品集》(专著) <br>《秦人刻木》(专著)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孟树锋</big>''',男,汉族,陕西省铜川市人,國家級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whycml/2007-06/14/content_8390960.htm  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中国网</ref>代表性傳承人。</p>
== 人物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 孟树锋</big>''', 1955年1月 男,[[汉族]],[[陕西]]省铜川市人,國家級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whycml/2007-06/14/content_8390960.htm  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中国网</ref>代表性傳承人。</p>孟树锋出 生于 陝西銅川的 一个 陶瓷世家, 西北陶瓷唯壹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專家,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 [[ 中國 ]] 西北、西南16省區傳統陶瓷中唯一能配料、練泥、調釉、制坯、刻花、雕花、劃花、剔花、畫花、燒窯全套工藝操作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古今陶瓷能夠綜合研究的陶瓷文化學者,中華陶瓷大師聯盟 <ref> [http://guwan.artron.net/gps/zhtcds/ 中华陶瓷大师联盟 ]雅昌艺术网</ref> 秘書長兼執行主席,现任铜川市陶瓷研究所所长。</p> 
== 人物经历 ==
[[File:陶瓷 孟树锋.jpg|缩略图|left|[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1114849908&di=5d5f6f226ad28d335bda5b66ca5bd50f&imgtype=0&src=http%3A%2F%2Fus1.lingimg.com%2Fattachments%2Fdate_201704%2F79ee312e3144d6874d90532fe3b994ce.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他出生在陕西铜川陈炉镇一个陶瓷世家,祖祖辈辈都是当地制作耀州瓷器<ref>[http:/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9C%8B%E5%AE%B6%E7%B4%9A%E8%80%80%E5%B7%9E%E7%AA%AF%E9%99%B6%E7%93%B7%E7%87%92%E5%88%B6%E6%8A%80%E8%97%9D%E4%BB%A3%E8%A1%A8%E6%80%A7%E5%82%B3%E6%89%BF%E4%BA%BA%E5%AD%9F%E6%A0%91%E9%94%8B&step_word=&hs=0&pn=148&spn=0&di=108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6652769%2C2350257701&os=4040244619%2C2163759193&simid=6015950%2C774558991&adpicid=0&lpn=0&ln=157&fr=&fmq=1551104028540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us1/www.lingimgsanqinyou.com%2Fattachments%2Fdate_201704%2F79ee312e3144d6874d90532fe3b994ce/techan/info/116212229323041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3ty7wg1w53tw5_z%26e3Bv54AzdH3F3ty7wg1w53tw5AzdH3Fetr_15vAzdH3Fb9n0bbb_z%26e3Bip4s&gsm=5a&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html 来自百度图片]]]<p style="text-indent:2em;">孟树锋, 耀州 窑陶 烧制技 器  ]三秦游网</ref>传承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 ,他 出生在陕西铜川陈炉镇一个 自幼爱上了 陶瓷 世家 祖祖辈辈都是当地制作耀州 与陶 器<ref>[http://www.sanqinyou.com/techan/info/1162122293230412.html 耀州瓷器  ]三秦游网</ref> 结下不解之缘,小小年纪就随父亲、爷爷学习,还常常从父辈及村里 艺人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幼爱上了 口中听到许多关于耀州 陶瓷 ,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小小年纪就随父亲、爷爷学习,还常常从父辈及村 的历史传统和感人故事。在心灵 的老艺人口中听到许多关于 播下了一颗“ 耀州 梦” 历史传统和感人故事。在心灵里播下了一颗“耀州青瓷梦”的种子。在 种子。在 家庭的熏陶和浸润下,带着血脉中那份与生倶来的制瓷基因,1973年,19岁的孟树锋踏进了陈炉陶瓷厂的大门。</p>   <p style="text-indent:2em;">当 时,耀瓷的传统烧制技艺已失传。孟树锋进厂第2年,陈炉陶瓷厂承担了恢复烧制耀瓷的任务。也就在这一年,孟树锋遇到了他的恩师——[[李国桢]]先生。作为原省轻工业研究所的总工程师,1974年,李国桢带领4位专家在陈炉陶瓷厂开始了恢复烧制耀瓷的试制工作。</p> <p style="text-indent:2em;"> 孟树锋当时是厂部的通讯员,主要负责照顾李国桢的生活。能与这些制瓷专家接触,孟树锋觉得是自己莫大的荣幸。朝夕相处中,李国桢儒雅谦虚的风范、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年轻的孟树锋心里树起了标杆——要做像先生这样的人。 </p><p style="text-indent:2em;">1976年年底,试制工作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时,厂里要选送3个人参加景德镇陶瓷学院 的招生考试。在李国桢先生的鼓励下,孟树锋积极报 <ref>[http://www.jci.edu.cn/ 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官网</ref>的招生 ,并最 试。在李国桢先生的鼓励下,孟树锋积极报考,并最 终成为厂里唯一被录取的人。</p> <p style="text-indent:2em;"> 进入大学殿堂,孟树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一切能接触到的知识。在这里,他又幸运地遇到了 [[ 梁任生 ]] [[ 刘新园 ]] 等恩师,老师们的学识和人格深深影响着他,也更加坚定了他献身陶瓷事业的信心。 </p><p style="text-indent:2em;">1980年,26岁的孟树锋学成归来,在厂里技术科任职。彼时,耀州青瓷的复制仿造工作早已结束,陈炉陶瓷厂推出了造型精美的刻花青瓷,引得人们竞相求购。回到厂里,孟树锋不断尝试,将一腔热血投入到耀州民间瓷的恢复中,并在厂里出口瓷项目上大胆创新,填补了出口的空白。 </p><p style="text-indent:2em;"> 因表现突出,1985年,孟树锋被提拔为陈炉陶瓷厂副厂长,主抓出口瓷。之后,“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耀州瓷被 [[ 日本 ]] [[ 法国 ]] [[ 德国 ]] [[ 美国 ]] 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出口量稳步增加。特别是1988年,国外的订单价值近100万美元。 </p><p style="text-indent:2em;"> 这期间,孟树锋的陶瓷作品也在全国比赛中屡有斩获。1987年,他的作品《刻花鼓灯瓶》《百鱼瓶》等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 </p><p style="text-indent:2em;"> “如果说完成耀州窑的试制工作是基础的话,那么,我和我的同事后来所做的工作则是对耀瓷的提高、完善、推介和发展。”回顾自己在陈炉陶瓷厂近20年的时光,孟树锋这样说。 </p><p style="text-indent:2em;">1992年,孟树锋离开了陈炉陶瓷厂,开启了新的追梦之旅。于是,他自费走遍名窑产地,寻觅 [[ 宋代 ]] 名窑踪迹,学习了解 [[ 北方定州窑白瓷系 ]] [[ 河南钧窑瓷窑系 ]] 、南方 [[ 景德镇 ]] [[ 浙江龙泉青瓷窑系 ]] 的历史文化、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p><p style="text-indent:2em;"> 将工艺铸入刀光中,把灵气注入作品中。经过数十年的潜心钻研和努力探索,孟树锋将耀州青瓷传统的烧造工艺、刻花工艺、制瓷工艺完美结合,完成了一件件耀州青瓷工艺精品。 </p><p style="text-indent:2em;"> 相比于 [[ 江苏 ]] [[ 浙江 ]] 的青瓷,孟树锋认为,耀州青瓷的烧造工艺别具一格。首先,耀州青瓷采用当地含铁含铝量很高的黏土,再用还原技术把铁变成着色剂,使耀州瓷成为青瓷中唯一能把冷色调和暖色调完美融合的瓷种。其次,耀州青瓷在刻花工艺上,采用半刀泥形式的刀法,其线条剖面为锐角三角形,变幻莫测,宽深流畅。再次,耀州窑以火著称,它的窑炉是绝无仅有的,烧成温度可达1300摄氏度。</p> <p style="text-indent:2em;">2014年,孟树锋从铜川陶瓷研究所 <ref> [http://7176856.shop.52bjw.cn/ 铜川市陶瓷研究所]北极网</ref>所 长的位置上退休。按说,他该好好休息了,可在耀瓷推广的道路上,他的脚步却从未停歇。</p> <p style="text-indent:2em;"> 孟树锋以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新近创作出红底玉缕“鱼龙漫衍”耀瓷作品。该项新技术荣获国家专利和 [[ 国家科学技术奖 ]] 。</p><p style="text-indent:2em;"> 到景德镇陶瓷大学讲学,参加当代陶瓷艺术家数据库研讨……作为耀州窑烧制技艺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孟树锋的日程表上,各种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可是,不管身在何处,他始终心系家乡铜川的耀州瓷。 </p><p style="text-indent:2em;">2018年6月26日,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学创作基地暨孟树锋陶瓷研究工作室研习创作基地落户 [[ 铜川 ]] 。这个基地的设立,将进一步提升铜川陶瓷的设计和制作水平,壮大陶瓷艺术创作队伍。</p> 
==代表作品==
<p style="text-indent:2em;"> 翻开《孟树锋耀州青瓷作品集》,《耀瓷刻花三牛望归瓶》、《耀瓷刻花龙凤牡丹纹碧海宝珠》、《耀瓷划花鱼瓶》、《耀瓷刻花龙凤牡丹纹玉壶春瓶》、《耀瓷开片盘口双耳罐》、《耀瓷刻花龙凤百珠纹台灯》等数十件耀州青瓷精品,其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无不令人叹服。</p>
==荣誉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国家非物质 片]]文化遗产<ref>[http://www.ihchina.cn/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 数字博物馆</ref> 传承人(2007年)</p><p style="text-indent:2em;">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2006年)</p><p style="text-indent:2em;"> [[ 中国陶瓷艺术 ]] 大师。</p>
<p style="text-indent:2e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1995年)</p>
<p style="text-indent:2em;">国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p>
==作品欣赏==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File:孟111.jpg|缩略图|红底玉缕耀瓷刻花牡丹纹金顶大梅瓶(国家元首礼品瓷)[http://www.zhongguociwang.cn/upload/2019-09/19091912257349.jpg 原图链接] [http://blogwww.sina.comzhongguociwang.cn/s/blog_6b0ceaaf01031eqoshow.html aspx?id=15778&cid=109 图片 来自 新浪 中国瓷 网]File:孟22.jpg|缩略图|红底玉缕耀瓷刻花飞龙宝塔尊(国家元首礼品瓷)[http://www.zhongguociwang.cn/upload/2019-09/19091912257008.jpg 原图链接][http://blogwww.sina.comzhongguociwang.cn/s/blog_6b0ceaaf01031eqoshow.html aspx?id=15778&cid=109 图片来自中国瓷网 来自新浪网]File:孟 九九归一(茶叶末釉耀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01.jpg|缩略图|右|茶叶末釉耀瓷九九归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http://jiangxiwww.sinaimgzhongguociwang.cn/2014upload/09232019-09/U10253P1332DT2014092314091919091912272393.jpg 原图链接] [http://jxwww.sina.comzhongguociwang.cn/ceramics/ysrs/2014-09-24/082191064show.htmlaspx?fromid=wap   15778&cid=109 图片来自 新浪 中国瓷 网]
File:孟 耀瓷刻花莲荷纹大洗 02.jpg|缩略图|右|耀瓷刻花莲荷纹大洗[http://www.zhongguociwang.cn/upload/2018-08/18080716433172.jpg 原图链接][http://www.zhongguociwang.cn/show.aspx?id=15241&cid=109 图片来自中国瓷网]
File:红底玉缕耀瓷刻花松竹万年青纹中国吉祥.jpg|缩略图|《红底玉缕耀瓷刻花松竹万年青纹中国吉祥》[http://www.zhongguociwang.cn/upload/2019-09/1909191224606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zhongguociwang.cn/show.aspx?id=15778&cid=109 图片来自中国瓷网]
[[File:孟 07.jpg|缩略图|《耀瓷刻花牡丹纹方肩梅瓶》[http://www.zhongguociwang.cn/upload/2019-09/19091912285637.jpg 原图链接] [http://www.zhongguociwang.cn/show.aspx?id=15778&cid=109 图片来自中国瓷网]
</gallery>
 
==参考文献==
[[Category:中国人]]
[[Category: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2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