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孟母教子传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母教子传说

孟母教子传说,山东省邹城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孟母教子传说》发生在距今2370年左右的古驺国,内容主要包括“三迁择邻、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等,是以孟母仉氏言传身教而不断完善孟子人格的典故衍化而成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统称,是人民群众对孟母教子的创造性解读,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意义和内容的专有名词。

2014年12月03日,孟母教子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内容

申报地区: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项目名称:孟母教子传说

认证时间:2006年

项目分类:民间文学

起源时间:西汉

主题词:民间文学、民间传说、孟母教子

认证批次:第一批

认证级别:省级

国家:中国

历史渊源

孟母教子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烈女传》、韩婴的《韩诗外传》,其后《三迁志》有记载,清续修的《孟子世家谱》简略载有孟母教子的圣迹。“五四”及建国以来,散见于各民间文学作品,1987年搜集整理编入《曲阜民间文学》,2006年编入《孟子研究》。

文化特征

孟母教子的方法一是“严”。孟母三迁的故事,是说为了让孟子长进成才,孟母不惜几迁其居,足见其要求孟子之严。二是“信”。杀豚不欺的故事中,“杀豚不欺之,以有知而教信”,这对孟子的成长和其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三是“导”,断机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孟母巧妙设喻,把织布比作学业的长进,对孟子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孟子幡然醒悟,从而痛下决心努力学习。四是“教”。身教重于言传,诸多传说,说明了教育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

传承价值

孟母教子传说生动地体现了母爱与教化的统一,在民间口头流传经久不衰,启迪着一代代人的心灵,这位伟大的母亲,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启蒙和立身教育的楷模。

社会影响

2007年,《孟母教子传说》曾代表济宁市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年之后,[1]才最终跻身国家级非遗的行列。

济宁市非遗保护部门创作:曲艺节目《断机教子》2004年获群星奖、电视剧《孟母教子》1995年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创作编辑出版了画集《孟母教子的故事》、《孟子圣迹图》,2006年起在“孟府”设立习儒馆,2007年起连续举办了8届“中华母亲文化艺术节”。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邹城市文化馆获得“孟母教子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