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孟紫强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孟紫强教授博士生导师[1]。男,汉族,1939年2月26日出生,山西省临汾人。196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生物系,1980年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学环境医学与毒理学研究所所长[2];兼任山西省毒理学会理事长、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3]、国际DNA修复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中华医学微量元素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专业委员等,以及多种环境医学与毒理学类期刊编委。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出生日期----1939年2月26日

出生地点----山西临汾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山西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代表作品----《生态毒理学原理与方法》、《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基础》

人物履历

孟紫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39年2月26日出生,山西省临汾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医学与毒理学。196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生物系,1980年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学环境医学与毒理学研究所所长,兼任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member)、美国国家科学技术促进协会会员、国际DNA修复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中华医学微量元素学会理事等,以及多种环境医学与毒理学类期刊编委。此外,曾被美国公民大使组织选为赴俄国公民大使,并被收入美国《Marquis 世界名人录》。上世纪七十年代先后在临汾市制药厂及山西省地方病研究所从事制药学和地方病学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出版专著《大骨节病》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见解。从1978年起,在天津医科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及山西大学,从事免疫核酸、放射生物化学、环境毒理学及生态毒理学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1989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从事毒理学研究。1991年赴德国汉堡大学从事环境毒理学研究。1995年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毒理学方面的合作研究。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主编《环境毒理学》专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和《生态毒理学原理与方法》专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均填补了国内空白,主编《环境毒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和《生态毒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分别为教育部审核批准的“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大学本科生教材,与他人合著《ARSENIC IN THE ENVIRONMENT,part 2》(John Wiley & Sons , Inc. , New York)、《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第二版)》(中国计量出版社)。此外,还主编科普读物《生活方式与健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其中2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主要发现有:①内源性二氧化硫(SO2)具有多种生理作用,是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可以引起血管舒张,是血管活性因子;②高浓度的SO2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全身性毒物;③低浓度的无机砷化合物有刺激人血淋巴细胞转化和DNA合成的作用;4沙尘天气(包括沙尘暴)对暴露居民可引起当日急性效应、短期滞后效应、长期累积效应,可导致沙漠尘肺发生。在山西大学任教期间,在本省首次开设《环境毒理学》、《环境医学》、《生态毒理学》、《环境生化与分子毒理学》以及《环境化学物致突变最新研究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组织申请并获准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发现

1、发现二氧化硫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其毒性作用是多方面的。

2、发现沙尘天气包括沙尘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且是一种滞后效应,能引起多种疾病发生。

3、发现在沙尘天气多发区沙尘可引起非职业性尘肺即“沙漠尘肺”。

4、发现内源性气体二氧化硫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可以引起血管舒张、调节心血管功能,具有多种生理作用。

5、发现砷的生物学效应是双相性的,低浓度的砷能促进人血淋巴细胞转化和DNA合成,而高浓度却起抑制作用。

6.发现肿瘤免疫肝RNA对肿瘤的抑制有专一性。

7、发现电离辐射可引起某些核DNA转录增强等等。

论文著作

1、孟紫强主编,2000,《环境毒理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孟紫强,1984《大骨节病》,山西人民出版社.

3、Ziqiang Meng,1994 Effects of Arsenic on DNA synthesis inHuman Lymphocytes,in ARSENIC IN THE ENVIRONMENT,Part 2: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 EFFECTS,(ed、Jerome O、Nriagu),New York,Chichester, Brisbane,Torontok,Singapore:John Wiley&Sons,Inc、pp133-142.

4、孟紫强,孙恩杰参编 1996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第二版)”(第21章),中国计量出版社。

5、孟紫强参编,2000《旅德追忆》(季羡林等主编,第40篇),商务印书馆。

6、孟紫强参编,1990《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论文集》(参编),上海医大出版社。

7、孟紫强,2003《环境毒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8、 《二氧化硫生物学:毒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孟紫强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12-05

9、《沙尘暴医学与毒理学》孟紫强张全喜 杨振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04 10、《环境毒理学基础》(第2版) (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孟紫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11、《生活方式与健康》孟紫强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06 12、《生态毒理学》孟紫强主编(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5 13、 《生态毒理学原理与方法》孟紫强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6-12 14、《环境毒理学基础电子教案》(国家级统编教材)孟紫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2

参考来源